面向自贸区的高职技能型人才 培养途径及策略研究
2019-11-29许英欧阳芳
许英 欧阳芳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104)
引言
中国自由贸易区是指在国境内关外设立的,以优惠税收和海关特殊监管政策为主要手段,以贸易自由化、便利化为主要目的的多功能经济性特区。中国自由贸易区是政府全力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最重要的举动。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把自由贸易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八大提出要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以周边为基础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高水平自贸区建设,是我国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新趋势、应对发达国家加快经贸规则重构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当前发展阶段以开放促改革,促进经济结构升级的内在要求。从2013年上海自贸区正式挂牌成立,到2015年广东、天津、福建三地位依托的第二批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成立,到2016年决定在辽宁、浙江、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七省设立第三批自贸区,我国自贸区形成了路海统筹、东西互济的新格局。
一、自贸区技能型人才需求分析
中国自贸区建设以制度政策创新为着力点,用开放促进新一轮改革。随着自贸区建设的深入开展,自贸区将实现金融业创新、投资贸易自由化、服务业扩大开放。境内外资本、技术、商品、服务、人才等生产要素加速流入,必将形成的新的产业聚集,也必将引发对人才需求的新趋势。自贸区内金融业、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急需技术技能型人才,如金融人才、国际化经营人才、国际化文化人才、市场营销类人才、港口航运物流人才等。目前企业大多采用自己内部培训,院校培养人才匹配较少,国外招聘相对困难,技能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却无法快速跟上自贸区的建设。
二、高职院校自贸区人才培养现状
高职院校主要培养能够在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发挥骨干作用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自贸区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支撑,高职院校是自贸区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从现状看,许多高职院校并未开设与自贸区需求相对应的某些专业,与自贸区建设密切相关的特色专业、品牌专业也相对缺乏。面对自贸区发展的人才需求,高职院校凸显出专业结构设置不尽合理,人才培养模式单一,评价体系陈旧,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因此,高职教育服务自贸区建设应依托自贸区建设定位和服务功能,搭建起多元化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立交桥。
三、高职自贸区技能人才培养途径与策略
(一)确定自贸区技能人才培养目标,重构专业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要形成培养适应自贸区区域产业发展需要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定位,在此基础上打造面向自贸区的特色专业体系和重点专业。为满足自贸区对金融服务、高端航运及文化贸易行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学校可通过调研等手段了解自贸区行业、企业岗位的设置情况,确定人才培养目规格、规模,改革重设专业,重建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构建要与自贸区典型岗位结合,构建相互融合的课程体系。针对自贸区国际化的特点,课程体系开发要采用国际职业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课程教学内容与岗位能力要求相结合,把“自贸区”的管理模式、生产、服务、管理流程、企业文化等内容引入课堂,以实现院校人才培养标准和企业用人标准的统一。课程专业模块的设置以学生综合能力培训为基础,以行业企业所需的 职业技能的培养为主线,以跨文化商务沟通和语言交际能力培养为侧重点。
(二)搭建产教融合平台,校企共育人才
校企共同搭建产教融合,资源共享的平台和实训资源库。按照产业发展需要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与行业企业主流技术同步,校企共同更新、开发实验实训设备。开发虚拟、仿真实训系统,满足学生和企业员工在线职业培训、技能鉴定和自主学习需要。开发与自贸区相关岗位匹配的微课、微视频等,丰富在线培训课程资源建设,建设新形态一体化课程和培训资源平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引进和开发自贸区企业直播课堂。将自贸区企业工作场景与校园信息终端无缝连接,实时互联互通,教师、学生与企业专家远程互动,模拟教学与真实场景互动切换,企业端人才培训与校园端人才教学融为一体。
(三)优化师资队伍,创新自贸区人才培养模式
优化教师队伍,一方面高职院校要与自贸区内相关行业和企业进行广泛的合作,聘请行业专家和企业技术能手,参与高职院校专业和课程建设。进入学校课堂与学生授课,传授企业工作实践的技能和经验。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到自贸区企业一线进行企业实践,了解企业最新的工作流程、系统和工作技能,拓宽视野,充实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与能力。此外,创新自贸区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探索多元化办学机制,推动职教集团化发展,鼓励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开展订单班、学徒制等多种工学结合模式。引进境外优质资源,职业标准,积极互访交流,学习先进办学经验和理念,为自贸区发展储备高技能人才。
自贸区建设对高职院校的技术技能积累、人才培养和智力支持提出了新要求。高职院校应主动对接和服务自贸区建设,以自贸区高技能人才需求为导向,深化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注重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打造专业特色品牌,为自贸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