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定探讨及净含量不合格原因分析
2019-11-29马丽波
马丽波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产品质量计量检测所 内蒙古乌兰察布 012000
定量包装商品依字面意思可理解为具有一定质量的且带有包装的产品,换句话说,定量包装产品属于一种可供销售的商品,并在包装袋上对此种商品各个方面都有详细且准确的标注,如:商品的净含量、商品的配料、商品的技术标注等。但实际上,当下仍旧存在许多影响消费者利益的虚假标注,解决这些问题刻不容缓,这既是对消费者的一种交代,又是维持社会和谐,民众生活稳定的一种解决办法。
1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定
(1)对即将受到检定的商品,确定其所属出厂批次;到现场进行检定时,不同出厂批次的同一种商品,它们包装外表上的标注一定相同,但对于一些黑心企业,往往会通过一批具有优良质量的商品来掩盖另一批偷工减料、欺诈消费者的商品,因此,在对部分定量包装商品进行检定时,需要对其出厂批次进行严格的分析推测以确保所得数据的准确无误[1]。在必要的时候,对其所属批次进行分组检定,并进行复检。
(2)对不同的定量包装商品进行计量检定时采取与之相对应、最适合的方法;当前最常见的检定方法主要使用的是抽样检定法,且在抽样检定法中最常使用的是简单随机抽样检定法,即从大量的多组定量包装商品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商品进行检定。
(3)对定量包装商品上所标注的净含量数据进行检定;第一,应先确定净含量标注在包装袋上的位置,要求清晰、显著并明确;第二,对净含量所标注的单位进行检查,要求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不能乱标、不标等;第三,对用来形容净含量标注的词语进行检查,要求不能出现如“大约”、“估计”等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词语。
(4)对定量包装商品进行净含量的计量检验;在进行相关检验时,不同环境下应有不同的检验方法,不同状态的物品应有与之对应最适合的检验方法,如:液体应考虑其流动程度并确定是百分之百的液体还是以固液并存的形式存在、固体应考虑其体积、冷冻物体应考虑其融化温度即凝固温度。
(5)对计量检定的结果进行系统且全面的分析;在对一种定量包装商品的净含量完成计量检验之后,应立即做一份相关数据报告且对所得报告进行分析,对数据的准确程度进行分析、对数据的合理程度进行分析、对数据的科学程度进行分析,确保报告精精准无误。
2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不合格的原因
(1)部分企业忽视相关法律法规,钻法律的空子;对于一些刚起步或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盈利往往是第一目的,因此,难免会对部分商品进行偷工减料从而直接影响消费者的利益。通过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分析”,使用“文字游戏”用以钻法律的空子以达到巨额盈利的目的。
(2)对所使用的计量仪器没有进行定期的维修保养;任何机械设备都需要人工定期细心的维护,尤其是对于一些经常用到且精度要求较高的仪器[2]。当下,因为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许多企业对收益的重视程度只增不减,而对于仪器的维护,往往是得过且过,一方面,维修仪器会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时间,而作为一个企业的领导人,倘若没有大局观,目光短浅,眼光仅局限于当下的利益,那忽视对仪器的维护保养便显得极为正常;另一方面,计量仪器的长期不维护,可以通过利用仪器的问题来为企业自己创造收益并能在出现问题时将所有的原因归咎于仪器的损坏。这都直接或间接的造成了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的检定不合格。
(3)相关工作人员缺少职业素养;第一,面对巨大的利益诱惑,自律性不强的向光人员很容易被吸引从而对商品净含量做出虚假的标注为达到从中赚取部分利润并将所得大量现金装进自己的口袋。第二,现在许多企业都缺少一套系统完整的的人员名单,即人员的流动性较强,这样虽然可以时刻为企业本身注入新鲜的血液,但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在得到好处的同时必定会有所损失,这就是最好的例子。当一个企业的人员流动性较大,那么部分在岗工作的工作人员必然会多多少少做出一点违规的事情并认为企业领导可能不会发现,抱有一定的侥幸心理,这便是没有责任心,对自己要求不严格的体现。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的检定结果做出了一定影响而为企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4)追求巨额利润,套取大量现金;随着社会上各方面所带来的压力,人们的一种病态心理也随之出现,即判断一个人是否成功,薪资的高低是很重要的标准。因此,为了努力在他人面前营造出一种自己过得很好,自己非常成功的样子,部分向光工作人员通过对商品包装计量数据的造价以及擅自修改而去从中牟取利益,如:对商品进行偷工减料但净含量标注仍旧是正常标注或将包装袋与真实商品质量一同算入净含量的数据中进行弄虚作假的工作[3]。
(5)对计量单位理解不到位,随意使用计量单位;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的计量标注不仅仅只有一种单位,而是对于不同的商品,计量单位也是不同的而一些企业对此没有做到认真学习理解,随意标注单位,影响质量或一味的追求与众不同,常常使用各种各样奇怪的标点符号即外国文字来对净含量进行解释,而往往弄巧成拙,令商品的净含量与实际标注出现差异,对商品本身造成影响。
3 结语
随着经济日益飞速的发展和市场越加的繁荣,越来越多的平民百姓对定量包装食品也越来越充满兴趣,然而,当下市面上销售的许多定量包装商品仍旧存在着净含量与实际不符等欺骗消费者的现象,所以,解决此类问题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