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2019-11-29王雷范洪梅李艳玲

商品与质量 2019年50期
关键词:监测技术环境监测智能化

王雷 范洪梅 李艳玲

1.青岛谱尼测试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000

2.泰和阳明(青岛)检测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000

在当前新形势下,环境污染形势仍十分严峻,环境监测工作任务艰巨,为了全面提高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需要在实际环境监测工作开展过程中要重视环境监测技术水平的提升,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的技术保障。

1 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

由于当前环境污染现象日益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开展环境监测,这也对环境监测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环境监测技术在环境监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提高环境监测技术水平,可以有效的保证环境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在当前环境监测中使用到的环境监测技术大致以采样技术、监测分析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等为主。这其中采样技术能够为环境监测工作开展提供重要的基础,通过样品采集来保证环境质量,并为后续监测技术的应用提供真实的信息依据。在环境监测工作中,监测分析技术作为核心,同时也是环境监测过程中需要谨慎处理的环节,否则会对监测结果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在监测分析技术具体应用过程中,通过应用科学仪器和相关设备来对样品进行采集,针对采集到的样品进行监测分析,整个过程中对于精度具有较高的要求,能够为数据处理环节提供重要的数据。监测的最终环节为数据处理环节,具体分析采集样品监测的结果,并对其进行系统整理和归类,将形成的数据向相关部门提供[1]。

2 环境监测技术应用现状

2.1 监测手段落后

现阶段,我国污染物采样和分析主要采用国际标准,国内污染物监测技术应用缺乏系统性,只能对广义的污染物进行监测。目前,国际监测方法正在不断完善,监测设备、采样工具、试剂等都趋向标准化、统一化,以便加强监测单位间的合作,降低监测成本。目前,我国缺少统一的监测标准,人力、物力等投入不足,所以许多环境指标无法进行有效监测,环境污染认识不够深入,制约了环境保护工作的进一步开展[2]。

2.2 监测指标不够科学

现阶段,我国的环境监测指标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经验制定的,和自身环境情况无法完全匹配,监测项目的针对性不足,容易对某些污染程度低的项目重复监测,忽略监测表征污染状况的有害参数。长期以来,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发展较慢,环境监测指标缺乏针对性,容易导致污染量化出现偏差,导致环境监测结果与实际相差甚远。

2.3 监测的要素过少

目前,国家主要对水、大气等环境要素进行监测,对土壤、固体废弃物等要素监测较少,甚至没有进行监测,这样就无法准确把握当前环境质量。

2.4 应急监测技术没能及时更新

当前,我国的应急监测技术不够成熟,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这与投入不足、没有及时引进先进技术有关。我国缺乏完善的应急监测系统,在面对突发污染事故时,现有的监测标准方法难以满足现场快速测定需求,成本较高,不利于监测工作的长期开展。现有环境监测系统配备的应急仪器、设备和发达国家相比远远不够,无法满足突发监测需求,加上不少监测数据只能进行定性或半定量分析,使得监测工作的开展受到极大限制。我国幅员辽阔,许多边远地区条件有限,监测单位只能在窘迫的条件下开展工作,效果可想而知。

3 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3.1 自动化监控

目前,我国的监控网络设备大部分由传统机械和少量的光学部件组成,这也就意味着监控网络的安全性能十分低下,并且需要相关人员进行操控与维护。随着结构单位组合概念的提出,我国开始尝试以“标准单元”构建“内置块”需求的网络监控模式,这一新模式具有极大的自主性与智能型,能够有效避免人力干涉产生的误差,同时,便携式设备的诞生使得工作人员能够极大地提高实验室分析环节中的工作效率。尤其是多参数水质检测器的诞生,使得BLE水质综合毒性测试的监测工作能够对残留农药、气候反馈等进行预测与监察[3]。

3.2 远程化监控

相关部门可以考虑结合遥感技术,建立短、中、长三个距离的远程化,设立短距离内的实时应急警报系统,将环境污染或剧变带来的损害,尤其是在公共安全环境下,该区域内空气成分或气候的突然剧变能够在短时间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与人身安全危害。

3.3 智能化监控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实行智能化监控,尤其是水质环境与山区地形等特殊区域中,人工无法长时间保持监测,为此,我国建立了监控网络,开启了智能化监控的新探索。随着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的发展,我国智能化监控体系逐渐囊括各种特殊环境,截止到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各类特殊环境下的智能化监测,并针对环境的不同,采集的相关数据也有所偏重。

3.4 大数据监控

大数据监控是指基于计算机技术实现的实时数据对比与数据监控,与前三种应用方式不同,大数据监控更类似于一种基础的环境监测功能,无论是智能化、自动化还是远程化,都是在大数据运算的基础上实现同一检测方式的不同表现形式。在大部分人的观念中,现代化监控网络具有实时、远程与反馈等优点,在这些优点的延伸上则是智能化应用与远程化应用的区别,但是,无论是哪一种应用都不能独立完成对环境的监测,因此,大数据监控作为支撑监控网络全方位发展的基础,被普遍运用于各种形式的环境监测工作中。

4 结语

环境监测技术对于环境监测工作至关重要。新时期,技术在实践应用中面对不少艰难险阻,我们要通过合理的技术手段和科学的管理措施来确保监测技术使用效果,为保护环境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监测技术环境监测智能化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关键设备在线监测技术的应用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UPS设备在线监测技术及应用
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
水资源监测技术的要点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站所初探
磨削加工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对环境监测数据造假必须零容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