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业融合视野下高职语文课程改革实践探究

2019-11-29

活力 2019年11期
关键词:职业化语文课程高职

(湖南外贸职业学院,长沙 410201)

随着社会对于高职院校的重视程度的加强,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在教学方式方面做出了相应的改革,在对于高职语文的教学方面,学校逐渐地意识到应该将语文教育服务于对于学生的职业化教育,因此现阶段的高职教育正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专业融合是高职院校为适应社会发展的一种新的改革模式,这同样为高职语文的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高职语文课程对此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以适应该学校总体方面的变革。

一、高职语文教学的现状

(一)课程目标与专业脱节

现阶段高职语文教育的目标多是以对于学生进行文化教育的目的,忽视了对于其专业能力的培养,这是不符合高职语文的教学要求的。高职语文对于学生的教育,应该重视其在文学知识以及职业能力两方面的培养,而不能够使二者分离开来,因此对于高职语文课程目标的定位应该是基于学生们职业化能力培养的基础上的,应该是对于学生文化素质以及职业能力的综合培养,而现阶段将二者分离的教学模式,就很难适应专业融合模式下对于语文教育的需求。

(二)语文教学与职业脱钩

在对于语文课程的设置方面,同一所院校的不同专业之间往往采用的是相同的教学模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教学方式是不利于学生们的专业发展的,而是应当针对不同的专业,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语文课程的开设,使得学生们能够根据自己专业的不同学习不同方面的语文知识,这对于学生的职业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现阶段,不能够针对其专业的不同为其进行合适的语文教育,这就使得语文教育不能够在学生的职业化培训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不利于职业化教育的更好发展,同时也不能够更好的适应专业融合的发展趋势。

(三)教学模式单一化

教学模式方面,高职语文的课堂往往较为单一,只是老师对于教材知识的讲授,忽视了与学生们专业方面的联系,使得整个语文教学的模式显得空洞且单一。这种形式下的语文教学模式是不能够满足高职教育对于语文学科的要求的,同时也不能够使学生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得到相应的提升。因此在专业融合的背景下,对于高职语文的改革,必须要解决其教学模式单一化的问题,唯有此才能够激发学生们对于语文学习的热情。

二、如何在专业融合的背景下更好地进行语文课程的改革

(一)以人才培养为目标,重构课程体系

现阶段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对于其专业能力的看重方面,而是更加注重对于人才的综合方面的考量,对于其相应的文化素质以及沟通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这就使得高职院校在对于人才的培养方面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对于学生的文化素养的培养方面投入相应的精力,加强对于学生语文学习方面的关注度,同时还要使学生们意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在课程体系方面进行一定的改革,是使学生更好的学习文化知识,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对于学生的综合发展意义重大。

(二)以能力本位为原则,创新教学模式

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尤其注重对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使其能够通过对于语文的学习,在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写作能力方面能够有一定的提升。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当适当的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使学生们在课上能够获得更多的表现自己的机会,对于其思维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的锻炼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这些能力是学生日后能够在其自己的岗位上发展其专业能力的基础,必须对此给予应有的重视。

(三)以职业培养为宗旨,改革考核方式

对于学生的各方面的教育都应该是服务于其更好的职业能力培养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在对于学生语文方面的考核问题上,就可以适当的加入一些对于其专业知识的考核,使得能够将对于语文学科的教育更好的融入进相应的专业教学之中去,能够为提高学生们的专业能力贡献一份力量,同时能够适应专业融合为语文教学提出的全新的要求,也能够促进学生文学素养以及专业能力的共同提升,是对高职教育目标的更好践行。

结 语

在专业融合的视野下,对高职语文课堂进行改革,是对于高职语文课堂的一种很好的创新,同时能够促进高职教育的更好的发展。通过此种方式,使得高职语文的教育与学生的专业课程教育联系更加的紧密,有利于学生文化素养以及职业能力两方面的提高,对于学生的职业化发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同时该改革形式的实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高职教育的更多创新,以此推动高职教育的发展。

猜你喜欢

职业化语文课程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关于完善军代表职业化制度的思考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职业化建设解决村官带头乏力问题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中国篮球职业化发展探析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职业化院长尚无生存空间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