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就业角度的我国校地、校企合作体系探究*

2019-11-29邢飞飞

科技与创新 2019年1期
关键词:高校教师校企企业

邢飞飞



基于就业角度的我国校地、校企合作体系探究*

邢飞飞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北京 100080)

以高校应届生作为高校与地方、教师与企业的技术转移和合作纽带,建立起基于就业角度的我国校地、校企合作体系,通过学生的就业,以学生为载体完成了技术从高校和教师向地方和企业的转移。

高校;技术转移;就业;校企合作

目前,我国技术转移行业发展方兴未艾。近年来,我国在技术转移及其相关领域内频频发布重大政策或指导意见,尤其在今年,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关于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在国家的长时间重点发展引导下,各级地方政府也公布或实施了部分具体的优惠政策及条件,以吸引各个科研机构及社会、高校的科研人员入住或帮助其企业技术攻关或转型发展等。但长时间以来,这些政策或条件并没有很好促进本地方的科技发展或产业更新换代等。这些政策和条件看似并没有太大问题,但微小的细节却导致其未能达到预想的目的或指标。

1 地方科技政策的现状

1.1 地缘性分离

高校的集聚性与企业的成本性之间的矛盾(此处特指工科院校)。我国的高校或校地技术转移基本上都存在空间差距,大部分的技术转移都是跨空间和地域的。高水平院校基本上集中于经济发达或人口集中的地区。

高校建立不受地理位置的约束,高校的建立只需要教师、场地和实验设备。因为教育主要是教师的知识、经验及研究向学生传承的过程,而对于高校来说这种过程并不涉及到具体的实施或生产,不需要大量具体操作或生产所需的场地、设备等。因此,在地理位置选择上就拥有很大的开放性。

高校需要便利的交通环境。基础教育是国策,所以是“处处都有”。而高等教育不是必须人人都要接受的教育,是培养高级人才的,那么就不需要做到“处处都有”。同时为了教育的公平化,所有地区的学生在同样能力或分数的要求下,应该受到同样的教育。就是说高等院校可以不是全国都有,但是需要面向全国招生。所以便利的交通环境将大大有助于高校的报考和发展。

高校需要人文环境。高校有文化传承的职责,就要建立起高校本身的文化氛围,而处于大中型城市的高校由于本城市的发展就拥有很长的文化历史或在经济上的优势吸引了拥有较高文化或教育水平的人士聚集,很利于高校在其中形成自己的文化及教学特色。

综上所述,无论高校在哪,只要保证了相关条件就不会影响其教学。但是由于生源的交通成本、人文环境及经济因素的考虑,高校及高校教师很难离开经济发达及人口稠密地区。而企业则不然,绝大多数企业都是行业性的,所以每个行业由于原材料、能源供给及政策引导等因素,在选址上都有成本性的考虑。尤其是生产制造型企业都是扎堆在某一地区或城市的。而生产加工型企业由于制造上的污染又使其远离人口稠密区,同时出于成本性的地皮、厂房等考虑,经济欠发达地区对于生产加工型企业反而比经济发达地区更加有吸引力。高校与企业的差异使其首先在空间上就产生了差异,高校在大城市而企业在生产制造地。

1.2 长效吸引机制并未建立

地方科技引入政策的通病在于并没有形成长效机制。翻看各个地方的优惠政策或条件中经常出现的几个词语,即减免、奖励、解决,三年、五年场地减免,设备或实验室帮助配备,一次性奖励现金若干,家庭随行人员解决等,发现很多政策是短效、一次性的,没有把政策放到科技人员的心里,对高校人员的时间和工作量没有要求。这就导致了很多院校和教师“打一竿子就跑”,地方政府和企业很难收到实效。

1.3 地方政府没有对项目进行需求支持和分类

现今我国很多地方政府的通病在于追求高、大、全。已经成熟的项目在前期的投入和管理规划上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想要留住这种项目的代价都是不菲的。而本文主要针对的地、县级城市都没有此类能力或只能接受一两个项目,后期的投入也是个大问题。

同时地方政府也喜欢搞政绩工程,项目越大越先进越好,片面追求数量和项目的先进性。对本地区已有的产业升级改造相对关注较少,当然其中也存在老工业错综复杂、产能低下等问题。但新生物、物联网等新兴行业的发展也是从制药和传感器等老产业中发展起来的。

2 改变目标人群,吸引高校科研

由于校、企之间的非同城性,地方政府要想留住高校教师是件很难的事情。教师的第一要务本身就是教学,国家也有相关规定,教师必须保证在每个学期达到一定的教学课时标准。那么想用一个实验室或者课题留住高校教师基本上属于“痴心妄想”。那么要想留住高校教师,使他们服务于本地方的发展,务必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2.1 从投平台向投项目转变

仅仅是搭平台、搞对接的粗狂式技术转移和校企、校地合作模式已不适用于现今的情况和需要。要以研以致用为原则,紧密依托本地方发展和既有基础。以高校科研落地必先有企业需求承接为导向,把各高校的相关项目引导到地方落地。实实在在先把本地企业需求和发展摸透,再辅以高校科研能力支撑,才能真正促进地方企业科研发展。

2.2 引进项目执行人员的概念

从上文可看出,高校教师是不可能把全部的身心都放到地方项目上的,那么技术的监管及修正人员就极其重要了。在校地、校企合作中,项目负责人往往会留下个项目组成员在地方负责本项目的实施,这些人员往往是年轻教师或高年级的博士、研究生,这类人员对于企业和地方的要求应付能力和表达能力都相对较弱。同时常年处于被教育或被命令的情况,会错误地把教师的形象嵌套到地方政府或企业身上,自主创新能力也较弱。但是此类人员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个:①对高校教师及落地项目的熟悉程度是其他人不能比拟的;②高校教师既然放心留下他,那么他的才能在导师的心里是受到认可和信任的;③相对较弱的科研能力可以通过向原项目负责人的询问和研讨进行弥补,地方政府在这个阶段只需通过企业对此类人员进行本土化、本企业化引导,就可留住高校学生。留住这些学生在本企业供职将会给企业带来长期的实惠,包括无衔接的项目引进,无偿的售后服务,促进技术改进等。

2.3 促进和引导高校的就业,实现校、地、企、生共赢

相对于高校来说,地方和企业优势在于长时间积累起来的行业基础和人才需求环境。但长时间来,科研人才的需求和供给仅仅只依靠市场来抉择。这就很容易出现不匹配和脱节的情况,而且这种情况在我国高等教育中极为明显。

现在我们通过技术转移的途径,直接把学生交到企业手里,同时还附带着项目和科研的精准配套。对于高校,这将大大促进高校应届生的就业率。对于企业,直接提供了定制人才和技术,减少了企业的培养成本、科研投入。对于教师,技术有了“自己人”进行改进和跟踪这就大大减少了教师在单个项目中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使其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科研和教学的主业中。对于学生,不光在高校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还在融入社会的过程中给社会和企业带来了一份礼物,使其可以在就业过程中站到更高的角度。

3 结束语

通过高校应届生就业完成的技术转移体系,给企业输送专业人才时又附带技术服务、校企合作中介人和简化本地人才培养等诸多好处。本地企业研发人员的身份转变还会通过更加专业的技术分析和行业预期,出现更多的技术需求,良性解决难题并形成良性技术更新的循环。同时,技术有普遍应用性,但企业的特性修改可以直接依靠本职工修正,使此项目或技术更加符合企业发展和实际情况,并解决就业和人才需求的两难问题。

通过学生和项目的“挽留”,使高校教师虽然不是常年或干脆不在地方,但企业和地方政府却留住了技术供给,并最终形成三者的转变:把高校的科研转变成企业的产品、把高校学生转变成企业技术骨干、把高校教师变成企业顾问。

[1]邢飞飞.基于高校技术转移体系的比较与分析[J].中国高校科技,2017(8):77-78.

[2]梅元红,孟宪飞.高校技术转移模式探析——清华大学技术转移的调研与思考[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 26(24):1-5.

邢飞飞(1982—),男,助工,项目主管,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校科研管理、技术转移、成果转化。

中央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助“关于高等院校技术转移评价体系的探究”(编号:20180305)

2095-6835(2019)01-0132-02

G311

A

10.15913/j.cnki.kjycx.2019.01.132

〔编辑:严丽琴〕

猜你喜欢

高校教师校企企业
百万扩招下高职校企合作演化稳定性分析
企业
企业
企业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综合指数法在高校教师教学水平评价中的应用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高校教师团队知识共享的保障机制研究——以南审国际贸易学专业团队为例
高校教师岗位聘任制改革问题与对策探讨
农学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