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邢台市气象服务现状及应对措施

2019-11-29王小娟梁春旺

科技与创新 2019年4期
关键词:气象传统媒体用户

王小娟,梁春旺

(河北省邢台市气象局,河北 邢台 054000)

1 引言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以手机和互联网为基本代表的新媒体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它们更加方便了人们对信息的获取,提高了信息的传播效率,已成为人们获取和传播信息的主要载体。目前邢台地区气象服务主要还是以传统媒体为载体,在公众气象服务方面,通过电视、手机短信、12121声讯电话、气象服务热线、报纸、网络、电子显示屏等渠道向公众提供日常天气预报、灾害性天气预报、警报和预警信号、生活气象指数预报等气象服务信息;在专业气象服务方面,面向电力、交通、环保等多个行业开展了专业气象服务,但仍是以提供简单的天气预报信息服务为主。在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下的气象服务能力的局限性日益明显,已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服务需求。

2 新媒体简介

2.1 新媒体概念

新媒体是基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通过宽带无线、有线、卫星网络等各种现代化传播手段,传播数字化文字、声音、图像信息的媒体。新媒体主要依托数字化,是融合了多种传播形式的媒体。从广义上讲,新媒体不仅包括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还包括在传统媒体上经过技术升级换代的媒体;狭义的新媒体是与前一时代的代表性媒体相比,传播理念、技术、方式等方面都发生质的飞跃的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可以让任何人都能通过手机和互联网向外界传播信息,还能以接受者的身份接收信息。新媒体的代表首推互联网和手机,区别于报纸、广播、电视三个传统媒体,被称为“第四媒体”和“第五媒体”[1]。

2.2 新媒体优势

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媒体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内容丰富。涵盖了大量的信息,信息的使用不局限在某个区域,而是能够将所有的信息应用在新媒体支持下的网络中。②交互性强。新媒体用户在应用多媒体进行交流的时候掌握一定的控制权,由此信息的接收和发布呈现了一种双向的互动关系,使得人人都是传播者、人人都是接收者。③发布快捷。新媒体支持下的信息发布不会受到时间、地点和空间的限制,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接收和发布各种文字、声音、图片等信息。④个性化传播。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发布者可以把受众进行分类,为不同信息需求类别的受众进行定制化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3 邢台地区气象服务现状

3.1 传统气象服务仍然是主要服务方式

以电视天气预报、手机短信、声讯121、气象网站为代表的公众气象服务面临的形势日益严峻。天气预报视频内容单一,多年形式固定;手机短信内容缺乏新意,受短信字数限制,无法实现天气深度解读与细微服务,近几年,手机短信的用户下滑趋势明显;声讯121电话在内容改版、服务升级、加大宣传等一系列措施下,其拨打量仍逃离不了依赖季节和天气过程的模式;气象网站多是对天气预报信息的发布,多年来网站一直未改版,服务内容缺乏特色,不能满足特定用户需求,产品的页面设计和网站架构已不能紧跟新媒体背景下的交互性、个性化的服务需求。

3.2 专业气象服务产品不“专”

近年来虽然邢台气象部门加强了和电力、环保、交通等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专业气象服务,但是气象服务的内容还比较单一,主要还是以提供天气预报信息、气象预警、防灾减灾为主,针对特定的气象服务需求用户,专业气象服务产品应突出“专”字,产品应精加工、深加工,有别于常规预报产品,专业气象服务应是运用新的预报方法、手段、技术的服务,但当前的专业气象服务产品针对性不强,难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以预报产品代替专业气象服务产品,以公众气象服务代替专业气象服务的现象仍普遍存在。

3.3 新媒体技术没有有效融入气象业务,专业人才匮乏

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发展依赖一系列的互联网技术形式,包括云计算、4G技术,在智能手机和云计算的应用下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信息服务系统,促进了新媒体技术的发展。邢台市各级气象部门新媒体技术产品种类少,缺乏相关优秀专业人员,实际应用新媒体技术能力弱,气象服务技术更新慢,不能及时融入气象业务中,无法满足不断加大的气象服务市场需求。目前,邢台市局和各县局均没有专业的气象媒体运维人员,大部分为跨专业兼职负责新媒体气象服务,尤其是具有气象专业知识和新闻编辑能力的影视编导、网站采编和微信彩信采编复合型高级编辑人才匮乏,均为业务人员兼职负责编发微信图文产品,工作时间易发生冲突,缺乏工作积极性和投入度。

4 新媒体时代下气象服务应对措施

4.1 优化传统媒体服务形式,打造传统服务品牌

传统媒体的重要载体包括手机短信、声讯121、气象网络服务站等。经过多年的发展,传统媒体在气象服务发展中充分发挥出了自身的作用。但受新媒体技术形式的冲击,传统媒体无法更有效支持气象服务发展,也因此流失了一些支持者。所以要树立邢台气象服务品牌,增强核心竞争力品牌是服务核心竞争力,必须重视品牌服务建设与创新,树立邢台气象在群众心中形象,内容推陈出新,大力发展气象影视资讯、科普类等节目,增强节目可视性和丰富性,技术上要扩大气象预报范围和精度,增进时效性。未来要针对不同用户对气象服务定制,与用户多交流多互动,只有了解需求,才能贴近民生。

4.2 实现微信、微博与传统媒体服务的互动发展

传统媒体支持下的气象服务发展存在传播形式单项的局限,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气象服务信息服务发送和用户接收之间的有效交流。气象服务部门往往是将自己认为重要的气象信息借助传统媒介进行传播,没有考虑到用户对气象服务信息的需要,也无法在真正意义上发挥出气象服务系统的重要作用。为此,在新媒体层出不穷的情况下,更需要有关人员加强传统媒体和微信、微博之间的连接互动,根据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提供更有效的气象服务信息。

4.3 开发以用户为核心的智慧气象手机端平台

手机客户端是现阶段能够及时发布气象信息的重要服务产品,近几年发展快速的手机客户端主要有墨迹天气、中国天气通、彩云天气等。目前市面上的气象服务客户端大多还是模式化的,同一种客户端对不同人群提供的是相同的服务,没有考虑到不同人群、不同行业的需求,这与移动互联时代消费习惯是不相容的。发展智慧气象服务,必须强化以“用户为核心”的互联网服务理念,借助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深化气象端级服务的应用开发。要以手机APP、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的端级服务应用开发为契机,强化气象大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应用,重点在用户需求感知、用户体验度提升以及用户交互反馈机制完善等方面寻求一些新的突破。

4.4 通过合作发展形成气象服务发展的合力

多年来,气象服务重视的是与通讯运营商的合作共赢,在新媒体时代,气象服务应拓宽思路,加强与政府部门的合作,争取政府购买气象服务,力争受众端服务免费化,实现服务信息进村入户的全覆盖实时发布,让公益服务覆盖面更广。深化与主流媒体的合作,发挥媒体优势,做好气象科普宣传工作的同时,针对极端灾害和异常天气,及时为媒体提供新闻素材,气象信息权威、及时发布,让公益服务传播力度更大。在气象服务信息体制深化改革发展下,气象服务部门朝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为了充分发挥新媒体在气象服务发展中的作用,有关人员需要积极引进社会力量,充分利用各种社会信息资源,进一步促进新媒体时代下气象服务向精细化管理发展。

4.5 加强新媒体支持下气象服务人才建设和培养

气象服务的有效发展需要涉及多个行业的内容,要求相关人员具有良好的管理能力、丰富的知识储备。在新媒体时代下,气象服务人员还要通过实践总结学习形成自己的专业素养,能够根据受众的需要对新媒体支持下的气象服务内容进行包装,将复杂化的气象信息简单化处理,加强人们对气象信息的了解气象服务是面向多行业、多部门的,气象服务人员不仅需要具备较强的气象知识技术能力,还需具备能够融合多元化知识和技术的能力。在新媒体时代,气象服务人员还要培养洞察力和创新意识,不断发掘气象服务的新的切入点,开拓服务领域,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协作意识,还要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应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将技术攻关和人才培养相结合。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利用外部的技术资源,推进骨干人才培养,另外,还要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壮大气象服务人才队伍。

5 小结

在新媒体时代,以手机短信、声讯121、气象网站为代表的传统媒体下的公众气象服务和专业气象服务已无法满足社会需求,气象服务面对新媒体时代的机遇和挑战,应采取积极优化和联动传统媒体服务,开发新媒体下的用户便利化、智能化的服务产品,加强外部合作,形成新媒体下气象服务发展合力,加强技术研究能力和人才队伍建设等多方面措施,对接新媒体时代的气象服务需求,此外,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是一种发展趋势,会逐步深入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气象服务的发展需要新媒体技术的支撑,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是气象服务更加深入的必由之路。

猜你喜欢

气象传统媒体用户
气象树
《内蒙古气象》征稿简则
气象战士之歌
大国气象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关注用户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