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苏浙沪皖就业质量评价研究*

2019-11-29朱晓莉蔡美菊

科技与创新 2019年16期
关键词:互联网+质量

朱晓莉,蔡美菊

“互联网+”背景下苏浙沪皖就业质量评价研究*

朱晓莉,蔡美菊

(合肥师范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0061)

运用文献分析法界定“互联网+”背景下区域就业质量内涵,分析区域就业质量影响因素;从就业环境、就业能力、就业激励、就业保障四个维度构建“互联网+”背景下区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江苏、浙江、上海、安徽四个省市2017年度就业质量综合水平。运用比较分析法,提出“互联网+”背景下苏浙沪皖四个省市的就业质量提升建议,助力劳动从业者高质量就业,增加劳动获得感。

“互联网+”;就业质量;就业收获;劳动供需匹配

互联网的普及与应用改变了就业信息的获取方式、工作模式,改变了从业劳动者的就业体验与情感认识。就业质量在“互联网+”背景下有了新的涵义。

1 “互联网+”背景下区域就业质量内涵界定

就业质量内涵的相关定义,研究主要集中在劳动个体方面。欧盟就业质量标准包括就业安全与规范、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与工作生活平衡度、工作稳定性及社会保障、协调谈判机制、技能培训、员工关系与工作动机等。中国学者小志(2013年)认为就业质量内涵包括五个核心要素:就业环境、就业结构与就业机会,劳动报酬与就业公平,就业能力与教育培训,就业稳定与社会保障,劳动关系与职业安全[1]。区域就业质量主要从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就业环境、就业保障、就业能力等角度进行衡量与界定。刘素华(2011年)认为就业质量内涵是该范围内劳动者整体的就业状况的优劣程度以及劳动力市场运行状况[2]。程蹊(2003年)将就业质量的内涵分为就业环境、生产效率、就业对经济生活的贡献程度三个层面,将劳动与就业环境联系在一起[3]。“互联网+”背景下区域就业质量的内涵,即互联网深入应用的就业活动中,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网络资源结合的劳动状态,劳动从业者的整体就业水平,劳动从业者的工作状态、劳动的和谐程度,劳动者获得的报酬激励程度,就业结构衍生的劳动需求的具体状况之优劣程度的综合范畴[4-7]。

2 区域就业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毛宇飞(2019年)认为使用互联网能够提高各类型就业的收入水平,并且对于标准就业和生存型创业而言,使用互联网可以减少工作时间,提高工作自主性,对就业质量产生明显影响[8]。随着移动用户的诚信体系的构建与应用,对雇佣双方的供求匹配、就业的兴趣选择、就业能力的提升、职业路径的选择等将产生明显的影响。社交应用商业模式不断成熟,劳动者将面对更广的空间实现商业收入。在互联网时代劳动者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水平,借助互联网平台进行有目的的劳动供需匹配,获取多维收获。在互联网时代下就业更加强调劳动者在从业过程中人力资本的积累、规划与提升。

在“互联网+”大背景下,网上支付方式电子化、智能识别化,支付场景不断延伸,境内境外支付更加便捷,为劳动供需双方的诚信支付提供了渠道。

在线政务能力方面,各级政府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移动终端的政务服务入口全面向基层,就业政策的宣传、执行力的监督、就业环境的规划等方面的信息将得到广泛关注,同时也会增加劳动者对政府的信任程度。其中微信政务服务中,城市热力图、学历查询、天气预报已经实现全国覆盖,社保查询、生活缴费等已覆盖89个城市。

地方政府对空气质量的干预行为和执行效率备受关注。在线教育移动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智能设备的快速普及、5G网络的应用为在线教育创造更多的机会。轻量化、碎片化、结构化的知识更适合移动端的学习场景。

3 区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互联网+”背景下,对区域就业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时,将区域就业质量划分为以下四大模块:①就业环境。主要从政务能力(政府政策环境指数C1)、数字生活能力(数字生活互联网指数C2)、空气质量情况(空气质量指数C3)进行分析。②就业能力。从第三产业就业情况(第三产业就业占比C4)、就业效率C5、就业人口的教育水平情况(本科及以上就业人数占比C6)进行指标的确定。③就业激励。从网络支付能力(网络支付能力指数C7)、小时工资水平C8、就业培训投入C9等确定指标。④就业保障。从工资水平(工资总额占比C10)、居民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率C11)、社保参保(社保参保率C12)进行指标的确定。每一模块对应三个二级评价指标,同时结合《2017中国信息社会发展报告》的相关指标[9]来确定“互联网+”背景下区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4 苏浙沪皖就业质量评价实证分析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苏浙沪皖四个省市的就业质量进行综合评价,采用官方统计数据作为指标数据的来源,主要包括《中国统计年鉴2018》《2017全球,中国信息社会发展报告》《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18》《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18》《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状况发展统计报告》《上海市统计年鉴2018》《浙江省统计年鉴2018》《江苏省统计年鉴2018》《安徽省统计年鉴2018》选取了2017年的苏浙沪皖就业质量评价的四个维度12个二级指标的统计数据。

运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KMO和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得出KMO=0.903,适合进行主成分分析。

根据因子的累计贡献率大于85%的标准,按照特征值大于1的标准可以提取3个主成分因子,共同解释了原有指标变量总方差的89%,分别记为1,2,3,采用方差最大法进行旋转,得到旋转后得到方差贡献率依次分别为48.311%,28.268%,23.042%。

通过旋转成份矩阵可以看出,在第一个主成分中第三产业就业占比C4、本科及以上就业人数占比C6、小时工资率C8、工资总额占比C10上载荷较高,说明第一主成分基本反映了这些指标的信息;政府政策环境指数C1、R数字生活互联网指数C2、网络支付能力指数C7、社会保险参保人数占就业人数比C11在第二主成分中载荷较高,说明第二主成分基本反映了这些指标的信息;空气质量指数C3、就业效率C5、就业财政补助占培训经费投入比C9、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率C12在第三主成分中载荷较高,说明第三主成分基本反映了这些指标的信息。

根据因子得分和主成分得分计算苏浙沪皖四省市的创新绩效综合得分,如表1所示。

表1 2017年“互联网+”背景下苏浙沪皖就业质量成分综合得分表

省市F1F2F3Y 江苏﹣0.34 0.26 ﹣1.74 ﹣0.36 浙江﹣2.29 1.76 0.79 ﹣1.01 上海4.03 0.24 0.47 2.76 安徽﹣1.41 ﹣2.25 0.47 ﹣1.39

注:1、2、3为主成分得分;为就业质量综合得分。

通过上述实证分析得出的苏浙沪皖四省市的就业质量综合得分,“互联网+”背景下苏浙沪皖就业质量排序依次为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其中上海市的就业质量评价得分是正值,为2.76,其他三个省份的得分为负值,说明江苏、浙江、安徽三省的总体就业质量水平较低。就业环境的支持作用、就业能力水平、就业激励效果及就业保障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分析。

5 苏浙沪皖就业质量比较分析

上海市在数字生活互联网指数、第三产业就业占比、本科及以上就业人数占比、网络支付能力指数、小时工资率、工资总额占比、社会保险参保人数占就业人数比方面分值相比最高,说明上海的就业环境、就业能力、就业保障与激励水平在苏浙沪皖四省市中处于最高水平。但上海市的总体就业效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率较低,就业财政补助占培训经费投入比相比水平较低。

江苏省的就业质量位居第二,其在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处于最高水平,仅次于上海的有网络支付能力指数,说明江苏省就业保障水平、就业激励水平较好,但在就业环境方面处于较低水平,尤其是空气质量指数相比最低。本科及以上就业人数占比处于低水平,小时工资率激励有待提高,就业财政补助占培训经费投入比相比最低。

浙江省在政府政策环境指数、空气质量指数的就业环境方面较好,就业财政补助占培训经费投入比方面相比最高,就业能力中就业效率处于较高水平,但第三产业就业占比、本科及以上就业人数占比相比较低,同时小时工资率的激励效率较低。

安徽省的就业质量综合得分相比最低,其在就业环境方面,主要有政府政策环境指数、数字生活互联网指数;就业能力方面,主要有第三产业就业占比、本科及以上就业人数占比;就业激励方面,主要有网络支付能力指数、小时工资率;就业保障方面,主要有工资总额占比、社会保险参保人数占就业人数比等方面相比处于最低水平。

6 苏浙沪皖就业质量提升路径建议

根据表1得出,苏浙沪皖四省市的就业质量影响因素水平情况。结合苏浙沪皖各自的因素具体情况,尝试提出“互联网+”背景下就业质量提升路径。

建议上海市通过增加就业培训经费投入,提供线上培训学习教育平台等公共就业服务[10],助力上海市从业者的人力资本积累与提升;进一步发展互联网产业与服务业,催生新的就业岗位;完善财产资本化要素市场提升就业人员的财产性收入比例,构建多方学历提升渠道,提高女性就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

江苏省需提升就业能力质量,加强学历深造、职业技能在线学习认证平台系统建设,提升就业者的学历水平或职业技能等级,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增设环保就业岗位[11];提升劳动标准和效率,增强小时工资率的激励作用;加大政府购买增设公共就业服务网点,提升公共就业服务项目,促进充分就业,同时将企业退休人员纳入社区管理,助力于公益事业。

浙江省首先要增设技工学校和就业训练中心,实行线上线下相辅助学历提升平台,提升就业者的技能熟练程度和等级水平[12];构建劳动三方协调网络平台巩固就业保障机制,逐步推出就业服务岗位并分级管理,提升工资效率。

安徽省首先要完善互联网建设,提升区域数字生活水平,引导劳动从业者树立正确的数字生活价值观;构建线上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城镇私营企业和个体就业率,完善职业分工与细化[13];其次构建激励性薪酬体系,增加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中的工资性收入,助力诚信体系的建设,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创业培训,从创业、就业多维度提升就业质量。

在“互联网+”背景下对苏浙沪皖四个省市的就业质量进行评价比较分析,相互借鉴相互提升,促进高质量的区域就业。

[1]小志.就业质量的内涵[J].中国就业,2013,25(10):13.

[2]刘素华,董凯静.再论就业质量[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1,34(1):38.

[3]程蹊,尹宁波.浅析农民工的就业质量与权益保护[J].农业经济,2003(11):37

[4]李南竹,程坤,刘爽.东北地区就业质量区域差异化研究——基于主成分分析法[J].商业经济,2016(4):38.

[5]孔微巍,李南竹.区域差异的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宏观质量研究,2016,12(4):122.

[6]刘妍衫.基于AHP的我国就业质量区域差异评价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商业大学,2016.

[7]朱火云,丁煜,王翻羽.中国就业质量及地区差异研究[J].西北人口,2014,35(2):92

[8]毛宇飞,曾湘泉,祝慧琳.互联网使用、就业决策与就业质量——基于CGSS数据的经验证据[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9(1):73.

[9]王宝成,马巧燕.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中国省域就业质量评价研究[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6(1):60.

[10]张爽.上海市残疾人就业推荐渠道效果及就业质量评估——基于分散按比例就业残疾人问卷调研[J].残疾人研究,2014(3):75.

[11]秦建国.江苏省就业质量评估及其提高策略研究[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5(3):108.

[12]陈长英.浙江省电商从业人员就业质量现状调查[J].电子商务,2014,34(12):75.

[13]钟梅,袁宏俊,张晓芳.基于主成分回归模型的安徽省就业影响因素分析[J].佳木斯大学学报,2016,34(1):150.

F249.2

A

10.15913/j.cnki.kjycx.2019.16.026

2095-6835(2019)16-0066-03

朱晓莉(1985—),女,安徽六安人,管理学硕士,合肥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师,经济与管理学院江淮城市群发展研究所成员,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经济与管理。蔡美菊(1984—),女,河南郑州人,管理学博士,合肥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师,经济与管理学院江淮城市群发展研究所成员,研究方向为管理信息系统、信息技术。

安徽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科科研项目(编号:SK2019A0606);合肥师范学院校级科研人文社科项目(编号:2017QN26)

〔编辑:严丽琴〕

猜你喜欢

互联网+质量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二年级下册期末质量检测(一)
提高审议质量 强化人大监督
睡个好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