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储备林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以高望界林场为例
2019-11-29黄纯霞
黄纯霞
(湖南高望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湖南 古丈 416300)
1 高望界林场概述
1.1 地理位置、气候及土壤情况
高望界林场位于古丈县东北部,距县城27 km。地属东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明显,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年平均气温12.3 ℃。场境内全为沟谷交错的中低山地貌,母质母岩主要为板页岩、砂岩,形成了深厚肥沃疏松的山地黄壤为主,红壤次之,少量山地黄棕壤,土层厚度多为12 cm以下。境内植被繁茂,种类多,木本植物达101科864种。
1.2 林场面积及森林覆盖率
林场始建于1958年,总面积 10.1万亩,其中林业用地9.8万亩,占总面积的97.0%,森林覆盖率达88.9%。林场林地大部分处于酉水河南岸第一重山脊内,纳入生态公益林管理面积达7.5万亩。
1.3 林场储备林建设情况
林场总体规划国家储备林2.5万亩,2015年实施完成了国家战略储备林基地建设项目2400亩,2016、2017、2018年分别实施完成了1400亩、1200亩、1000亩,通过近几年的实施,林场已完成国家战略储备林建设项目共6000亩。
2 高望界林场国家储备林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实施面积大、布局分散、不便实施
高望界林场总体规划国家战略储备林2.5万亩,近几年共实施完成了6000亩,国家战略储备林规划的区域较为分散为,了及时完成计划,已在林场的岩坨、雄溪、兴无、菜坨4个工区全面铺开。在经营施工管理的时候,由于地块分散,施工步骤程序繁琐,林区的交通非常不便等因素存在,加之天气不利因素的影响,导致施工往后延迟,为了快速完成任务,往往不能按照技术标准进行营造工作,增加了国家储备林的建设难度。
2.2 建设投入资金不充足
高望界林场是事业单位公益性林场,资金来源主要靠财政拨款,而全县属于全国深度贫困县,财政拨款只能维持干部职工的正常工资和林场日常正常运转,没有资金进行投入建设。所以国家储备林建设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中央财政预算内投资,但是投资单价太低,中央财政对储备林建设投资按照500元/亩进行补助,现由于物价上涨,劳动力工资提高 ,储备林建设的造价资金也相应提高,而国家补助的资金只能进行前期投入建设,而后期管护和抚育支出投入更大,投入资金不足抑制了国家储备林项目的持续建设。
2.3 珍稀树种培育技术不成熟
国家储备林建设中新造和现有林改培涉及一般树种和珍稀树种,而高望界多年来林木采划后新造都是以杉木纯林为主,珍稀树种一般涉及很少,而珍稀树种的培育技术要求较高,尤其是珍稀树种引种、选育、栽培等方面技术要求特别高。高望界林场是2015年开始进行国家储备林建设,对国家储备林的建设、管理、发展和对珍稀树种的培育技术都处在摸索学习阶段,而国家储备林建设的特点是种植规模大、范围广、数量多,尤其是珍稀树种的培育上不管是在前期的林地树种选择上,还是后期管护方面都要求有相当高的培育、管理技术和经验。
2.4 后期管理工作不到位
(1)国家储备林建设实施过程中,由于地块和施工人员分散,管护人员难以组织有效的管理,跟踪监管不到位,营造施工及抚育技术措施也就跟不上,加大国家储备林建设质量的难度。
(2)国有林场改革后,整个林场在编人员减少,而护林人员也相对减少。储备林建设实施面积大,管护不到位,附近老百姓放牛羊时,牛羊直接进入林内把新栽幼苗吃掉,苗木损毁现象时有发生。更有甚者,附近老百姓为了生计,为了生活过得更好一点,经常上山在抚育间划项目地块偷伐树木,不利于储备林的建设。
2.5 森林防火存在隐患
前一段时间四川凉山发生重大森林火灾,救援人员在灭火的过程中由于风势突变,引发了爆燃的情况,直接吞噬了23位灭火人员的生命,森林火灾的发生直接影响着人民财产的安全。高望界国家储备林在建设的时候,特别是中幼林抚育间划项目地块,被割掉的灌木、藤条、杂草,还有抚育采伐林木留下的剩余枝条,都存在一定的火灾隐患,周边老百姓防火意识不强,在后期运营管理的时候,若是没有及时的进行防护工作,很容易引发森林火灾。
3 提高国家储备林工程建设质量的对策
3.1 科学合理规划、集中连片实施
在高望界国家储备林工程建设的时候,首先需要合理的规划年度实施范围,应尽量坚持集中连片、规模化、基地化、标准化经营,实施时便于统一管理,提高储备林工程建设的质量与效率。在储备林工程建设的时候,为了保障该储备林工程建设的质量,严格按照规划设计方案实施,林地清理、挖穴整地、定植等技术措施标准进行,才能使得有利于苗木快速生长。其次,加强管理人员和施工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指导,提高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通过高望界国家储备林的建设,形成储备林的示范林场,更好的发挥出全县储备林的模范带头作用,促进高望界国家储备林工程的稳步推进。
3.2 创新经营模式、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科学合理地发挥国家的各类扶持政策和有效地利用国家对项目的资金补助,积极努力吸引社会各界共同参与。一是可以在建设基地规划设计名贵树种认养种植区,鼓励社会人员投资认养终身管护植株制度。二是创新基地建设,鼓励创办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在林下发展果蔬、林药和野生动物训养繁殖等基地,形成较为有序的产业生物链,构建顶级生物生态群落,充分发挥林地空间的经济效益,构建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谐与共。
3.3 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推广科技 、科学培育
严格选择树种,选择适应高望界生长的珍稀树种,突出项目区的树种特性。积极推广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开展技术培训班,聘请专家开展讲座,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到外参观学习,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严格按照国家储备林管理技术规程,在选苗、整地、栽种、管护上高标准、高要求、高规格打造高望界国家储备林建设培育示范基地。一是科学合理选苗,选择适应高望界生长的珍稀名贵树种。二是精耕细作,严格按照栽植流程及要求进行挖穴、施肥、覆土、和栽种。三是栽植模式,根据高望界的气候条件和珍稀树种的特性,进行合理的树种搭配,采取行状混交、块状混交、星状混交等多种栽培模式。四是后期管理,严格遵循抚育规程,前三年每年抚育两次,并剪枝。
3.4 加强后期管理,推动储备林健康成长
(1)培育时需要对中幼林进行良好的抚育,提高林木的生长质量,在开展林木抚育工作的时候,需要严格执行国家储备林工程的建设标准要求,确保抚育工作的质量与安全。为了确保高望界国家储备林的整体建设质量,需要对现有的劣质林木进行处理,还有一些密度较大的林木区域、病虫害严重的林木区域等,都需要进行一定的处理,培育新的树种,保障国家储备林的整体建设质量。
(2)在高望界国家储备林工程建设的时候,为了后续资源得到有效保障,必须采取一定管理措施和制定严格的工作管理责任制度,管护人员将山头落实到人,可以对管护人员所管辖的地块进行年终绩效考核评估,最后将考核结果与工作人员的绩效进行挂钩,这样来推动和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动力。
(3)对于新造和补植苗木地块进行扎围栏防护措施及树立宣传牌,防止牛羊进入林内,管护人员要积极地做好国家储备林建设的宣传工作,解开当的群众的心结,使得当地群众深刻认识到植树造林的重大的作用与意义,这样群众就认识到我们的工作对子孙后代的好处,他们也积极地参与进来。再就是加强对森林保护工作的大力宣传,严厉打击破坏森林、乱砍乱伐以及偷盗树木的行为。进行全方面的宣传,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在培育国家储备林的宣传当中,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人民群众的思想,让人民群众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国家储备林建设工程当中
3.5 消除森林火灾隐患
(1)在储备林建设实施过程中,砍划留下的灌木、藤条、杂草及枯枝落叶容易引发森林火灾,这些引燃物必须及时清理干净。做好森林防火工作,首先,维修好项目区内的林道,保证交通便利;其次,组建林火扑救队伍,配备相关器具和设施,再次,建立和健全林火阻隔和扑救体系,保护和巩固建设成果。
(2)经常开展森林防火工作的宣传,特别是防火期间,多渠道、多方式进行防火宣传,提高当地人民群众的防火意识,让当地老百姓参与到森林防火行列当中来。
4 结语
在国家储备林管理建设的时候,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创新经营模式,拓宽资金投入渠道,需要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素养、制定有效的运营方案,提高国家储备林的建设工作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