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株洲市城区主要林下植物调查研究

2019-11-29宋晓娣

绿色科技 2019年13期
关键词:株洲市株洲群落

宋晓娣

(湖南省株洲市园林科学研究与技术指导中心,湖南 株洲 412000)

1 引言

随着株洲市创建国家生态城市,建设美丽家园,对城市绿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植物群落中,上层乔木长高长大,林下郁闭度逐渐提高,林下植物面临阳光、雨露不足等一系列的问题,对株洲市城区的主要林下植物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株洲市林下植物资源应用存在问题,并提出建议,为株洲市园林建设提供依据。

2 概况

株洲市气候四季分明,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17.6 ℃,1月均温5.5 ℃,7月均温29.5 ℃。夏季由于副热带高压的控制,地形封闭,夏季酷暑,并有持续期的高温期。年平均降水量1280 mm,年降水日145 d,是我国雨水丰盈的地区之一。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8%,年蒸发量为1250 mm,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常年基本保持湿润。风向,冬季多西北风,夏季以东南风为主。

3 调查内容及方法

本文选择株洲市城区城市道路和主要公园:中心广场、红旗广场、响石广场、长江广场、沿江风光带、建设路、新华路、红港路、云龙大道、荷塘大道、时代大道、长江路、黄河路、天台路、泰山路、株洲大道沿线绿地、神农公园、石峰公园、天鹅湖公园、流芳公园、文化园、神农城公园等为研究对象,对这些城市道路和公园的林下植物的种类、应用方式等进行调查。

4 结果与分析

4.1 林下植物的种类

根据调查统计,株洲市城区绿地中应用的林下植物共61种,隶属于32个科42个属。

4.2 林下植物株洲的应用现状

在株洲城区对部分具有代表性的绿地的林下植物生长状况进行了实地调查,选择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绿地类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4.2.1 株洲大道林下植物的应用

株洲大道是乔木、灌木和草本的多种类、多层组合,两侧绿化带用地较宽,有8~10 m,树种配植体现近自然群落的生命活动,采用乔木、灌木、草本、常绿和落叶的配植方式,表现不同季节的观叶特点,其中乐昌含笑,杨梅、石楠为常绿,马褂木、枫香、三角枫是秋色叶、鸡爪槭、红檵木是常色红叶树。春花有樱花、乐昌含笑,石楠、红檵木、夏花有马褂木,秋花有葱兰、鸢尾,冬季有茶花、茶梅,基本上表现了各季节的生命乐章。

4.2.2 市财政局门前绿地林下植物的运用

该绿地位于市财政局前坪,乔木为柚子、日本晚樱、桂花和樟树,上层植物枝叶繁密,树荫下光照强度为1100 lx,林缘边的光照强度为14000 lx,林下郁闭率较高,中下层的植物选了耐荫和半耐荫的植物,中层植物红檵木、花石榴、红枫和红叶李,在下层植物的配置中,最荫蔽的林下种植为麦冬、吉祥草和沿阶草等荫生植物,植物生长势好,林缘边则种植扶芳藤、红叶石楠、海栀子和杜鹃半耐荫的植物。植物配置做得到了因地制宜,合理配置,景观效果极佳。

4.2.3 株洲市建设中路(纺织路口至麻纺厂西侧)

群落上层为樟树,由于上层植物生长茂密,林下郁闭度高,位于中层的桃、红叶桃、日本晚樱生长不济。桃,花期开花数量明显减少,部分植株枯死。红叶桃,在该路段表现为展叶不佳,叶色返绿,未能展现出深红色最佳观赏效果,部份植株荫庇致死。日本晚樱,下部展叶较少,叶片因争夺阳光,集中于枝干。下层种植的锦绣杜鹃能勉强适应,山茶、茶梅、龟甲冬青和鸡爪槭有较强的耐荫性,在树荫下表现较好,在该路段表现较好。

4.2.4 建设北路绿地

本群落位于建设北路石峰公园侧,它是利用一个两级挡土墙进行立体绿化的一个典范。墙体上端是自然生香樟、构树。林下为夹竹桃,两级挡土墙中间墙顶为迎春、扶芳藤,已经把整个墙体覆盖,下层为建设北路人行道。本组是由乔木、灌木和藤本、地被多树种组合形成立面层次丰富而又不失简洁的道路绿化。同时考虑到季季有景可观,在耐荫林下树种选择上选取了春季开花的树种迎春、红继木、金叶女贞和扶芳藤,形成季相丰富、环境舒适的宜人景观。

5 林下植物的选择和应用建议

近年以来,株洲在城市绿化建设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实现了“满城皆绿”。在大量的群落中,如株洲大道、沿江风光带、神农城等,人工群落层次分明,上有古木参天的大树,下有耐荫的小乔木、灌木及草本耐荫,中层还有附生植物和藤本,密度相当大,但由于应用了较多的林下耐荫植物,所以群落内种间关系还能“和谐共处”,虽长势有强有弱,但各层仍均显得饱满。

5.1 加大对本地区野生耐荫植物的应用

野生林下植物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在生长过程中不会因气候及土壤条件而受到制约,野生林下植物种源丰富,引种便利,适应能力强,适合大面积种植。一些优良的野生林下植物,群落稳定植株整齐,能够迅速生长,丰富群落景观。因此,加大对株洲地区野生林下植物的应用有利于体现城市景观中的区域特色。野生林下植物的本土性决定了它必然带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当人们看到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植物景观时,就会潜意识地和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联系起来。大力挖掘并充分应用有区域特色的野生林下植物来营造城市独特的生态景观,将更有利于突出城市的景观特征和综合魅力,是实现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5.2 优化林下植物的应用配置

推广乔、灌、草复层混交群落配植,构建多层次、多季相、多色彩的立体生态景观,提升城市园林绿化质量和品位。在讨论花灌木的耐荫程度时,不能仅单因子考虑光照强度,还应综合考虑其它的生态因子,尤其是影响其生长的主导因子。此外,在重视复层绿化的同时,还应提倡垂直绿化。

5.3 提高管理养护水平

通过提高管理养护人员专业技能,使他们掌握正确的养护管理方法,提高林下植物的成活率,降低成本。另外,在管理人员在选择林下植物种类上,应在遵循经济实用美观的原则下,充分考虑生态原则,丰富林下植物,积极采用乡土林下植物、打造本土特色,使每处地方都有自己独特之处。

5.4 加强林下植物生物生态学特性、景观效果和生态效益研究

城市生态园林主体是植物群落,植物多样性只有在和谐、有序和稳定的群落中才能共存,达到最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目前对园林林下植物的研究还仅仅局限于单个或几个方面,对林下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生态学特性研究还不够深入,没有形成系统。同时也要开展林下植物混合配置效果和生态效益方面的研究。

6 结语

今年是株洲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开局之年,城市将构建“300 m见绿、500 m见园、2000 m见水”的美妙图景,打造一批城市亮点。为实现这一目标,植物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而林下植物是植物群落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要重视林下植物的选择,加大野生耐荫植物的选育,对林下植物进行合理的应用配置,营造良好的植物景观,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园林空间,为城市创建打造更和谐、更舒适宜人的生态环境。

猜你喜欢

株洲市株洲群落
江垭库区鱼类群落组成和资源量评估
论丝竹玩友——群落生态视野下的乐人群体考察(下)
大学生牙龈炎龈上菌斑的微生物群落
2020年株洲市复用餐饮具专项抽检结果分析与安全状况评价
株洲地域美食文化系列招贴设计
人教版生物必修3第4章第4节群落的演替教学设计
攸县学子摘冠航天知识竞赛
湖南攸县煤矿事故确认18人遇难
基于3D打印技术的家居装饰品市场推广——以株洲市场为例
童心画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