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吴谢宇涉嫌弑母案”中主流媒体报道倾向分析
2019-11-29龙容
龙 容
3年前北京大学学生吴谢宇涉嫌弑母一案中,北大的名校光环和缜密的作案手法,使得该案件一度成为舆论的焦点。随后该事件随着吴谢宇的人间蒸发而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今年4月,吴谢宇在重庆江北机场被警方抓获,一石激起千层浪,不仅3年前的报道重新被翻出,媒体对吴谢宇的报道更新增了一些耐人寻味的元素。本文针对《新京报》《成都商报》等传统媒体以及新浪网、网易新闻等门户网站对该事件的报道呈现,梳理相关媒体出在此次事件中所展现的姿态。
1 媒体报道存在的失范现象
拿《新京报》来说,比起三年前的一篇《北大男生情人节弑母藏尸家中》,有意突出“情人节”这个时间点,将一起严肃的犯罪案件引向了娱乐性的花边新闻,没有起到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在今年的报道中,《新京报》在报道中的措辞和立意方面克制了许多。在《涉嫌弑母的北大学子吴谢宇:“学神”与恶的距离》这篇报道中,该报强调:“就目前来说,吴谢宇仍是嫌疑人,而非罪犯。在法院判决其有罪之前,任何有罪推定都有失妥当。”这显示出了在争夺流量的网络时代,传统媒体在一片喧嚣中反思过后所沉淀出来的底线和坚守。
尽管如此,在整个网络中,在有关于“北大学子弑母案”的上万篇报道所建构出来媒介镜像中,仍然存在不少媒介失范的现象。
1.1 标签化当事人
“标签化”是指一种自发的认识归类方式,将某一个事件或者某个人物自发地归为一类事件或一类人物[1]。在吴谢宇弑母案中,“北大”是媒体给吴谢宇贴的第一个标签,如《北大学子弑母案嫌疑人被抓:3D还原案发前嫌犯半年生活轨迹》、《北大学子弑母续:老师说吴谢宇“天赋好却也不是中规中矩的孩子”》等报道,反复强调吴谢宇身上的“大学生”“精英”“名校”等标签,将舆论引向学历与良知不成正比、教育制度的失衡等一点就炸的敏感话题。
媒体给出的另一个标签是“夜场男模”。界面新闻直接推出《「特写」吴谢宇的男模人生》的报道,描写了吴谢宇逃匿的这三年白天当教师晚上当男模的生活,而央视网新闻在转载这篇文章的时候,还专门在文章前加上“北大学子,‘弑母’嫌疑人,重庆夜场男模”这样一句编者按。这些标签集中到一起,构成的是一则集血腥、色情、离奇等元素的爆炸性新闻,自然能够引起公众的高度关注和讨论。当一个人群被圈入到两三个字内,取其共性而忽略个体差异性,这样往往会使人提前预设立场,判断结果也会缺乏理性。
1.2 窥探当事人的私生活
在与案件有关的报道中,由于吴谢宇所过的生活太具戏剧性,媒体将视角对准了吴谢宇在逃匿的这三年所过的生活。类似于《吴谢宇逃亡路:白天教课晚上当男模,点一次500元》《吴谢宇酒吧同事:被捕时系去机场送经理,曾多次嫖娼》《北大吴谢宇的男模人生:长相中上 每晚都有客人点》的报道数不胜数,以上三篇文章分别来自新京报、成都商报的红星新闻以及界面新闻(同时央视新闻网全文转载)。文章用大篇幅描写了关于“男模”这个职业的相关情况,如:“男模对身材要求很高,必须要有肌肉,定时定点在DJ台上跳舞,身高达到1米75以上,价位都在400~600元之间。”澎湃新闻发布《吴谢宇隐匿重庆的日子》一文报道了吴谢宇化名为“小龙”时在重庆某夜总会的生活情况,描述夜总会如何营业、夜总会的晚上如何夜夜笙歌的猎奇新闻。如:“挂花走秀时,所有客人和男模都聚集到舞池,围绕着舞台,被点中的男模依次上台走秀。”“有时候,几万块钱一瞬间就挂在了某个男模身上。花环最多的人,被封为夜场里的王。纸醉金迷间,各取了所需。”
以上这些内容为人们详细描述了重庆人们夜间的娱乐场景,与此案件无直接相关。除了满足受众某方面的猎奇心,无益于了解嫌疑人的心理状况,对案件、对社会均无推动作用。但不出所料,涉及到色情、人性幽暗面的报道赢得了读者,网友热衷于对此发出评价了推测,出现了“就这长相还能在酒吧当男模?还点他一次500?”“龌龊的阴暗男”等评价。显然,媒体不准确的舆论导向推动了花边信息的传播与发酵,将网友的评论和关注点引向了猎奇、窥私等不良边界。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成都商报报道了《弑母嫌犯吴谢宇逃亡、隐匿与扭曲的个人生活》,新浪网在转载时将标题置换为《弑母嫌犯吴谢宇同事:他常去嫖娼,曾调戏女服务员》,封面新闻(四川)推出报道《落网后的207个小时,少了吴谢宇的好友微信群》,网易新闻在转载时标题变成了《吴谢宇好友:他从来不谈性,我们谈到他一定会脸红》。不难看出,媒体在进行信息传播时,力图在捕获最能撩动社会敏感神经的点,而不是考虑其传播价值和规训意义。当媒体在大篇幅描写血腥、色情、离奇等元素并不遗余力地挖掘它的娱乐价值时,注定相应地缩减严肃新闻的比例,导致媒体社会责任感降低、公信力下降。
1.3 强化高智商犯罪、逃匿
吴谢宇一案中,嫌疑人作案的手法、逃匿的方式也是网友津津乐道的热点。早在三年前案件发生的时候,《成都商报》《新京报》等媒体均详细报道了嫌疑人如何伪造母亲的辞职信,分批购买刀具、活性炭、防水布、塑料布、隔离服,用活性炭处理尸体异味,为防止意外在宿舍内安装了摄像头等作案细节,突出其悬疑性、刺激性的特点。在引发公众的不安情绪的同时,纰漏作案细节极易导致一些站在违法边缘的人进行模仿和学习,是一种易诱导犯罪的报道方式。
媒体反复报道“缜密的弑母手法”“躲避追捕逃匿三年”的充满悬疑的、令人称奇的细节,使人们讨论的焦点始终围绕“完美的作案逻辑”“冷静的反侦察能力”“嫌疑人逃匿过程中所体现的过人智商”。严肃的新闻被娱乐的手法加以软化而包装成娱乐信息,强化新闻事件的戏剧性悬念或煽情性刺激,新闻越来越故事化,文学化,这些现象将公众的情绪和注意力引向了不值得关注的领域,而此案件中应该被重视的青年心理问题、社会治理漏洞(如身份证交易)等问题则被淡化了。
1.4 过度挖掘与案情无关的人和事
关于吴谢宇涉嫌弑母一案,媒体和公众最大的疑惑是杀人动机。每个人都想知道一个成绩优异前途无量的高材生究竟因为什么要杀死自己的母亲。但案中关键的两个人吴谢宇和他的母亲谢天琴一个被抓,一个已经死亡。于是,各大媒体均围绕吴谢宇和谢天琴身边的人进行采访,试图通过亲友的言语,拼凑出大概的吴谢宇和谢天琴的形象。
在这个过程中有不少媒体长篇累牍地报道过于详细的嫌疑人身份背景以及吴谢宇身边人的信息。中国青年网推出的《迷雾中的吴谢宇弑母案:被遮蔽的和被放逐的》一文甚至追溯到了吴谢宇的爷爷这一辈的生活:“吴智(吴谢宇的爸爸)的父亲曾任生产队队长,吴智的母亲手很巧,她会唱地方古曲。夫妻俩生了5个孩子,4个女儿,一个儿子。”对于这些信息的挖掘,着实不知意义在何处。吴谢宇是犯罪嫌疑人,难道就应该将他的往上数三代人的故事都报道出来?
事实上,吴谢宇是否就是弑母者,倘若他就是杀害母亲的凶手,那么他为什么弑母等疑问,都有待警方披露和权威信源交代。而不是靠本身也处于不解状态中的亲朋好友的叙述来构建一个可能的人物性格或作案动机。
2 结束语
对于这样一起重大的社会事件,媒体有义务为社会大众提供当事人的基本观感,以便审查社会结构或人性教育中的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因此合理的采访是必要的。但在报道中,总有媒体剑走偏锋将报道的焦点指向了色情、暴力、悬疑等娱乐化范畴。犯罪事件中,媒体合理报道的边界在哪里?
“部分新闻媒体为了追求利润而忽视了其作为‘社会会器’的功能,把大量猎奇煽情当作卖点,丧失了媒体应有的严肃性和社会责任感,过分的娱乐化必将导致传媒公信力的下降。”[2]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传播者,应该控制报道的篇幅、数量和报道尺度,不过度渲染边缘的人性和离奇的故事再报道过程中尽量做到措辞节制、多方求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