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安全保密现状分析
2019-11-29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王丽丽邵磊
文/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 王丽丽 邵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信息化建设飞速发展,已经融入到国防科技工业领域的各个方面。随着军工系统的开放程度不断加大,涉密人员流动性加强,同时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迅猛发展与广泛应用,都使得国防科技工业安全保密工作面临新情况、新问题。为此,运用新理念、新举措引领保密工作新发展,需求迫切,意义深远。
1 国防科技工业安全保密工作面临的形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军工单位既面临间谍活动、恐怖主义等传统安全威胁,也面临信息安全等新型安全威胁。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作用,加大了军工单位安全保密工作的难度,以往相对封闭的军工单位正面临着许多新威胁和新挑战,安全保密形势更为严峻。
此外,随着更多的民口配套企业大量参与到国防科研生产中,为我国国防科技工业注入新兴力量和高新技术的同时,由于这些民口企业在保密管理水平和能力方面与国防科技工业安全保密要求存在着一定差距,易成为不安全因素向我国国防科技工业领域渗透的又一渠道。
2 国防科技工业安全保密工作现状
一是不断完善保密制度。各军工单位根据自身情况和工作需要,按照“业务工作谁主管,保密工作谁负责”原则,完善自身的安全保密管理组织架构和相关制度,按照不同的监管对象、环节,细化工作职责,以确保全面落实保密工作责任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保密工作体系。
二是准确定密。军工单位一般按照国防科技工业国家秘密范围目录,制定适用本单位的“国家秘密定密事项一览表”。各有关部门根据一览表范围,制定具体项目产(派)生秘密事项分解表,指定保密责任人,按照国家相关保密规定,对单位的涉密文件和信息进行统一确定密级、保密范围、保密期限,使定密工作有章可循。
三是涉密信息系统保密监管。军工单位严格按照保密管理要求,做到涉密信息系统与其它公共信息网络物理隔离,采取相应防范措施,严格执行各项保密管理规定,突出重点,切实抓好关键环节,配备安全保密产品,建立规章制度,保障涉密信息系统安全。严格实行“三员”相互监督机制,对日常工作信息进行严格监控和审查,确保做好涉密信息系统监督管理。
四是教育培训。通过持续不断、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员工的敌情意识、保密意识和综合防范意识,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变化,不断研究改进保密培训教育的内容和重点,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使保密宣传教育与时俱进。
五是日常保密检查。对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和人员进行不定期监督检查,及时发现保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隐患,并要求相关责任部门进行整改。
六是监督与考核。为切实做好安全保密管理工作,各军工单位不断完善和细化考核内容,将保密监督管理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同时实行保密工作“一票否决制”。对不按保密规定和要求开展监管工作或出现违规行为的,加大处罚力度,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如果发生严重违法违规的,还需追究部门领导甚至单位主管领导责任。
3 存在的问题
(一)安全保密制度执行力度不够
军工单位大多已建立明确的安全保密制度,但实际工作与保密规章制度存有脱节现象,制度执行力不够,有些制度形同虚设。比如在保密检查中发现,有的计算机杀毒软件能按时升级,但从查杀的日志来看,该计算机已有几个月未进行病毒查杀,或在病毒隔离区还存有待清除的病毒。
(二)个别人员安全保密意识淡薄
信息化时代,给我们工作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存在一定安全隐患,而军工单位个别员工还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思想。在保密检查中发现,许多信息系统的用户缺乏新形势下相关保密常识,对信息系统泄密的途径和方式不完全了解。
(三)泄密渠道增多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国家秘密除以声、光、电、磁等形式存在之外,数字化、网络化存储已成为一种新趋势。国家秘密处理方式也由人工为主转向以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处理,传递方式也由单一的人工传递为主向人工和通信网络、计算机信息系统等多种传输方式并存转化。国家秘密载体形式和流转渠道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泄密风险隐患正在不断加大。
与此同时,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集各种功能于一身的智能移动终端开始迅速进入大家的生活。个人、企业或政府机构在进行信息处理时,其终端设备已不再局限于传统PC或者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类智能移动终端日益成为用户进行各类网络活动的主要终端形态。它们时刻记录着个人的日常行为,保存了大量个人数据,如聊天记录、GPS地理位置信息、联系人列表、通话记录等。这些数据一旦被泄露或被利用,小则暴露个人隐私,大则危害国家安全。信息技术在这些领域的应用,一方面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但也在人们共享科技发展成果的同时,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4 结束语
新形势下的安全保密工作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实践,必须高度重视,多措并举。一方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复合型人才引进力度,既懂技术又善管理的人应是未来重点引进或培养方向。随着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的广泛应用,建议在人员背景审查时增加社交媒体信息发布情况审查,作为认定此人忠实可靠的新途径。另一方面,要根据形势变化及时修订单位保密制度,从而有效加强对网络、计算机、移动存储介质等信息设备及网站、自动化设备的管理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