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与课堂教学中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
2019-11-29
(惠水县岗度镇本底小学,黔南 550602)
引 言
小学班主任在实际的工作中,不仅仅要注重传授知识,还应重视多与学生交流,以消除隔阂,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使学生感受到班主任对自己的关心,学生在班主任的激励和引导下,改掉很多不好的习惯,从而懂文明、讲礼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班主任注重恰当的教育方式,能够消除学生抵触心理,使学生积极接受教导,逐渐改正自身不足之处,既促进学生不断进步,又构建互动、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多与学生交流
班主任要想与学生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课堂上预留几分钟时间与各组学生进行对话交流,引导学生依次表述,以了解全体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想法,并与学生相互交流见解,使学生感觉到班主任和蔼和亲、平易近人,从而消除紧张感,主动与班主任交流,使课堂氛围活跃起来,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更加积极举手发言,阐释自己的观点,班主任耐心倾听,充分尊重理解学生,使师生关系融洽,从而调动全体学生积极表述心声,如,最近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困惑,班主任了解到学生因成绩总是提高不上去,心情不好,积极性难以提高,对此,在与学生交流时,告诉学生应在多向身边优秀的同学学习,取长补短,逐渐完善自我,促进自我不断进步,成绩自然有所提高,同时告诉学生要以一颗平常心看待成绩,不能因一次成绩不理想而对学习失去信心,学习中遇到问题积极请教,解决心中疑惑,从而更深入地理解知识,这样才能扎实掌握知识点,使学生不仅懂得如何学习,还与班主任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二、公平对待全体学生
每个班级里都有优等生、学困生,班主任在管理学生时,要公平对待全体学生,尤其对于学困生,不能区别对待,应付出更多的耐心教育、引导学生,使学生感受到班主任对自己的用心良苦,为了不辜负班主任对自己的期望,端正学习态度,认真学习知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学困生转化,同时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如果班主任在实际的工作中不注重公平对待学生,将导致学困生内心不平衡,如,不主动与班主任沟通、课堂上经常与同学打闹,此种情况的存在不仅不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同时也会因为班级秩序混乱,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师生之间良好关系的建立,需要班主任公平对待班级里所有学生,使学生感到公平对待自己。如:两名学生同时迟到,对此,班主任一视同仁,共同教育两名学生,提醒学生准时到班级,不允许下次迟到,使学生积极约束自我,进而增强学生的时间观念。此外,学生在体会到班主任严格管理的同时,耐心、公平对待自己与其他同学,从而构建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
三、管理中多关心多鼓励学生
小学班主任在管理学生时,将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作为目标,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班主任应多关心学生,如,提醒学生天气转凉,应多穿衣服,提醒学生哪天有雨记得上学时戴上雨伞,从生活上关心学生。此外,班主任还应注重关注学生情绪上的变化,当发现学生情绪低落、不开心以及不认真听课时,班主任可以利用课下时间找学生谈心,了解到学生因为与同学吵架而影响情绪,对此,班主任应分析学生吵架的原因,之后告诉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要注重礼貌用语,不说脏话,不可随意拿别人的缺点开玩笑,相互尊重,这样才能增进友谊,使学生懂得人际交往,学生也能够感受到班主任对自己的关心,进而更加积极与班主任谈心。
四、管理中运用恰当教育方式
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犯错,对于犯错的学生,一味地指责,学生容易产生抵触心理,从而厌烦班主任教导,难以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因此,班主任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要注重运用恰当的教育方式,通过讲解事例渗透德育教育,改变说服教育的方式,创新了教育和管理方法,使学生在班主任教导下,积极承认错误,并主动改正,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时,学生感受到班主任对自己淳淳教诲,并且,非常关爱自己,从而更加积极改掉坏毛病,学习中也会做到举手发言,不扰乱课堂秩序。此外,学生也会积极找班主任表述内心的想法,促进师生关系更进一步,从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结 语
总之,小学班主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多与学生互动、沟通,并公平对待全体学生,以免学生内心不平衡,产生不良的学习情绪,从而不主动与班主任交流。因此,班主任要公平对待所有学生,同时端正教育态度,用温和的语气教导学生,时刻注意管理方式、教育方法,使学生乐于接受教育,与学生构建良好的关系,有利于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规范行为举止,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和生长,同时也实现小学班主任教育工作的有效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