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2019-11-29
(哈尔滨市文昌小学,哈尔滨 150000)
教师不仅是文化火种的传播者,还是灵魂的塑造者和传承民族精神的使者。小学教师应努力让孩子们在小学时代,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世界观。将懵懂无知的孩子培养成具有健康人格、优良素质,能够断美丑,分善恶的少年,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
一、发挥榜样作用,弘扬爱国主义
小学生心理和生理都没有发育成熟,需要我们正确的引导,随着经济发展,国民的文化娱乐水平也在提高,但我们的道德素质教育没有跟上时代要求。小学生心里面英雄绝大多数是西方世界的动漫英雄,超人、蜘蛛侠、变形金刚等,崇尚暴力的个人英雄主义。那些为了国家利益,牺牲自我,精忠报国的英雄人物和事迹知之甚少,爱国情感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如何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发呢?笔者的方法是要抓住一切教育契机。如认真抓好每周的升国旗仪式及国旗下宣讲,高唱国歌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开展主题班会,聘请军队教官进行军训,鼓励学生收集材料,宣讲爱国故事,让学生认识到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英雄用鲜血换来的,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更要懂得感恩与回报。抓住突发爱国事件的新闻时效性,例如在班会里对今年三月末为扑灭四川凉山木里森林火灾牺牲的30名森林消防指战员烈士,开展读报纸、看视频为烈士默哀、敬礼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英雄的感人事迹,激发学生学英雄,爱英雄,敬英雄的情感。在清明节带领学生到东北烈士陵园,瞻仰烈士墓,学习烈士事迹,敬献花圈,在烈士公墓前,宣讲爱国誓言等活动,这些活动都大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热情。
二、感受中华文明,借助《弟子规》传承民族美德
现在社会发展较快,在教育上重视智育,忽视德育教育情况严重。市场经济造成家长的拜金主义思想,又传导给子女,促成小学生的道德缺失。教师应立足“以人为本,德育当先”原则,积极投身德育教育工作,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学生,让学生在人生的道路上飞的更高、更远。为了规范学生的言行,笔者和学生一起学习《弟子规》,在引导学生背诵时,让孩子知道应有的规矩,在孝顺父母、兄友弟恭中学会怎样与他人相处。其目的在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诚敬的态度,形成仁爱的品格。《弟子规》的语言风格简明并有深刻内涵。言语的疏导性强,让小学生认知道德理论知识,明白人生的道理,达到很好的道德启蒙作用。“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凡是人,皆须爱”,这些经典语言在早课前,先朗读,后背颂。为学生解读文章里的故事,让其逐渐领会文章要旨。开展《弟子规》知识竞赛,辩论会和表演《弟子规》中小故事等专题活动,观看《百家讲坛》关于《弟子规》的名家讲座,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们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三、加强自身道德修养,起到言传身教作用
教师应具备积极向上勤奋进取的精神,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开展行之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为朝夕相处的学生起到表率作用。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作为管理每一名学生的行为准则,坚持不懈地抓学生的日常道德行为规范教育,为学生们成为具有高尚品格的公民打造良好基础。
教师在日常教育生活中要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潜移默化,以润物细无声的精神,在学生面前做好道德文明表率。在这一方面笔者深有体会,这学期笔者新接个班,这个班存在乱丢纸屑、果皮杂物的坏习惯,虽多次强调,但收效甚微。一次午休后,笔者走进班级上课,看到地面上扔了许多纸屑还有喝过的饮料、奶瓶。笔者没有说教,默默地捡起垃圾,班级渐渐的安静下来,学生惊讶的看着笔者,然后也纷纷捡起身边的垃圾,放进垃圾桶里。地面一下子变得整洁了,笔者打开教室的窗户,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看着学生稚嫩的小脸,笔者说:“大家看我们的教室多干净整洁,坐在这里我们学习心情多愉快呀。以后我们自觉保持卫生,每星期选出一个卫生小标兵,在光荣榜上得一个大红花。”从此以后,学生们在笔者的引导教育下,都能很好约束自己,教室一直保持的很整洁,这就是以身作则产生的榜样力量。
四、学校家庭齐抓共管,因材施教
学生在学校期间,仅仅依靠老师的教育、宣传是不够的。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孩子呱呱坠地,朦胧睁眼,呀呀学语,蹒跚而行,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成为孩子的榜样,孩子在模仿家长的举止,家长的示范作用,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对孩子的品格和道德观念的塑造,起到决定性作用。加强同家长的沟通和交流,最大限度地争取学生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对于个别学生不道德行为,要及时和家长沟通,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向家长真实反映学生在校情况,也向家长了解孩子的校外表现。既要尊重家长,也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五、参加多样课外活动,促进道德教育
社会实践是个大平台,让道德教育走进现实生活,在生活中感受道德教育。传统道德教育是狭隘的课堂式说教,将施教的场所仅仅局限于教室,效果不甚理想。道德教育要以社会现实为基础,让学生以学校家庭生活为平台,亲身体验生活知识和技能,例如:参加学校组织的小交警活动,宣讲基本的交通规则,了解常见的交通标志,使学生在实践中树立遵章守纪的品德。假期随父母到大自然中去,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荣誉感,让学生对社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和对人生有更高的追求。
小学生的道德教育,是整个社会都应该关注的大事,直接关系到国家民族持续发展。社会、学校、家庭应该高度重视起来,全方位关心小学生成长,培养出符合时代道德标准的、能够实现中国梦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