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培训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
2019-11-29
(缺少单位,宁夏 753000)
一、安全意识的意义
安全意识是大脑对安全的认知而产生的各种思维想法,企业中安全意识主要是指从企业领导到全体员工对安全工作情况的认知。人、机和环境是不安全的交集点,而人又是这三者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唯一有思想的因素,是可以改变其他两者的主体。
煤矿职工安全意识的高低,与煤矿安全生产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事实证明,职工安全意识提高了,才能更加懂得安全生产的必要性,才能使全体员工真正懂得“安全在我心中、安全在我手中”的含义所在。现实工作中,矿工的安全意识非常低,井下工作条件恶劣,情况千变万化,但仍不能引起矿工的高度重视,特别是遇到工作条件好一些或者是生产任务繁重时,安全意识更加淡薄,甚至违章蛮干,普遍认为:井下生产不过是老生常谈,只图蒙混过关,比如经常出现的非常严重的违章行为近距离放炮、空顶作业、扒飞车等,抱着侥幸心理,总认为悲剧不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如果事事都要按安全规程操作,就无法掘进,无法挖煤了。对于规章制度形同虚设,“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假安全思想,惯性思维和惰性心理起主要作用,没有安全意识,这才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安全意识在安全防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对自己所处的工作场所和工作内容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有一定的认识。对于隐患的认识,这些意识会一直在人的大脑里漂浮,在进入工作场所后,这些意识就不断地提醒自己,排除人为的不安全隐患。员工的安全意识如何形成这是重中之重。只有矿工清晰地感知到井下的客观环境,意识到不安全隐患才能在行为上、技术上做到预防,及时消除不安全隐患,实现安全生产。安全意识可通过企业安全管理、安全教育和安全责任等建立和施加影响,并可通过相应的激励机制使之自我调节而一步一步地形成。
二、当前我国煤矿员工安全意识薄弱的原因
(一)创新模式当中缺失安全管理的考量
关于煤矿安全培训模式,从当前实际来说,表现就是过于看重创新,忽视了关于风险问题的考量。谋求创新的煤矿企业主要是通过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建设安全培训基础设施,以求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而并没有注意到创新安全培训模式缺少了安全管理的考量,会变得不那么“安全”。就比如说新的模式还是没有解决井下采矿所需要面临的危险因素问题,防火防爆、机械操作以及灰尘毒物等新的问题层出不穷,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没有做好安全管理的前提工作。所以创新培训模式后,一定要熟悉掌握相关的管理模式以及管理技术标准。
(二)培训内容跟不上发展节奏,安全培训的师资力量不够
随着工业水平的快速发展,培训教材逐渐老化、原有的内容与现代化的矿工作业产生了很大区别。培训的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符程度越来越大,并不能达到很好的培训效果。而且目前还有很多企业领导缺乏对煤矿安全培训的重视度,使得师资力量薄弱,无法达到培训的真正效果。事实上,及时的安全培训工作是企业顺利发展的一个重要保障。培训教师的薪资待遇过低,无法吸引更多有教学经验,安全培训技能及实践经验丰富的培训教师,导致培训人才的流失。
(三)培训考核主管部门
严格执行“考教分离”的制度,考核机构要切实保障安全培训的质量,杜绝低标准的假培训,严把培训质量关,对各类培训人员的安全培训内容、事故应急演练加强考核,切实做到考试不合格人员不得发证、不得上岗作业。安全培训机构应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电脑机考、全程监控、公平公正的考试氛围,切实提高煤矿安全培训效果。
三、煤矿企业安全培训创新模式建立的有效措施
(一)培训目标
让每个岗位员工能够做到“三个如数家珍”,“四个十分清楚”,真正使得岗位安全指南成为员工的“护身符”。即每个岗位员工都要对本岗位操作安全关键环节如数家珍,对岗位安全风险如数家珍,对岗位严重违章行为标准及后果如数家珍,对曾经发生在本岗位的事故案例要十分清楚,对工作区域可能遇到的主要风险、预控措施及避灾路线十分清楚,对主要灾害的征兆及应急避险知识十分清楚,对自救及互救知识十分清楚。
(二)建立多元化的学习培训渠道
多元化、丰富的培训渠道可以有效的起到安全培训的作用,首先可以采取的就是职工的技能培训。职工的技能培训需要充分的利用脱产或者业余的形式进行,针对于工种相同的岗位,以实际的操作和理论知识的普及作为主要手段进行,目的就是保障职工综合素质提高,这也是安全培训模式需要达到的创新效果。同时在职工的技能培训过程中,应当适当采取相应的培训竞赛活动,使得职工在比赛的过程中,更加多渠道的补足自身的缺陷,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然后,针对于刚到煤矿岗位工作的新人来说,可以使用“以老带新”的制度进行相关培训,规定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3天,老同志与新同志签订师徒约定,将该约定作为老同志的绩效考核评判标准,势必会加强老同志的责任心,经过一段时间的有效培训之后,煤矿企业领导层需要对新来的同志,进行全方位的考核评价,培训考核合格之后,才能进入岗位工作,对于考核没达标的同志,不予录用。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在最大程度上,把煤矿的培训模式提升到最科学、最安全、最创新的高度。
(三)优化培训工作、注重培训效果
为了更好的解决煤矿安全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应做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便培训工作的有效实施。优化培训工作、注重培训效果是首要任务。由于现在的培训教材的内容和教学方法与实际存在明显不同,结合实际的培训也显得极为重要。在开展培训工作的同时,应鼓励技术负责人等积极参与,从实际的工作角度为职工分析安全生产概况。在培训中应多加入一些实际案例,对于所列出的案例,应提前与企业沟通并征求相关领导意见,保证教学内容与实际的完美贴合。
(四)加强培养员工安全意识
采用个性鲜明的安全培训方式,能够增强员工的参与培训积极性,正确认识到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概念,同时也是提高员工安全意识的重要方法。所以应当有效调动员工对安全培训课程的参与积极性,可以采用群组讨论的方式,鼓励员工积极踊跃地参与到安全培训课程中,由被动式培训到主动探索和挖掘。由传统的粉笔加教科书的培训方式转换为PPT或者是现场模拟教学软件的培训,有助于增强员工的直观理解与认知水平。
(五)优化培训教师的知识水平,优化培训机构
为了满足实际的需要各级煤矿企业安全技术培训组织应聘用相应的高素质培训教师,组建专业的培训队伍。优先选用一些具备相应培训专业资格证书的教师,并对教师资格进行严格把关。在组建培训队伍时,也要注意人员的分工合作,注重师资搭配,既需要丰富经验的老教师,又需要具备先进知识水平的杰出青年教师参与。在讲解过程中还可以鼓励一些较为突出的工人代表配合讲解,让工人们更直观鲜活的了解煤矿安全知识。
(六)构建优化评估考核体系
煤矿企业在组织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时,应当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评估考核体系,通过优化评估方法,加强对培训效果的检查等,进一步规范培训结果。通过构建相对独立的考核体系,丰富考核内容,可以以员工为中心进行多元化考核,对考核成绩优秀的员工予以奖励,才能够确保安全培训工作持续进行。将每期的安全培训结果列入周期培训中,对培训中创新能力较强,工作突出的员工、部门予以奖励,对于表现较差的予以批评,从而起到良好的培训效果。
结 语
综上所述,我们根据大部分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经验看出,必须加强安全技术培训工作,才能够确保煤矿企业生产经济效益以及安全生产。所以企业在安全培训中必须进一步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使员工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念,学习必备的安全知识与技能,才能够打下夯实的安全生产基础,为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