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构建家园关系的方法与策略

2019-11-29厦门市思明区艺术幼儿园吴艳艳

科技创新与品牌 2019年8期
关键词:家园亲子爸爸

文/厦门市思明区艺术幼儿园 吴艳艳

苏联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可见二者之间需紧密配合、相互联系。为此,笔者所在幼儿园从营造良好的家园关系入手,在实践过程中尝试利用多种方法营造平等、文明、和谐的家园关系。

一、强化教师意识,共建平等的家园关系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家长工作理念要求幼儿教师将以往“教育家长”的重心转变为“家园平等合作”。

众所周知,家长是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资源,要实现家园平等合作,就应该确认家长是支持者、参与者、合作者,二者用心磨合、用情沟通,才能共同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1. 关注细节,掌握与家长沟通的艺术

美国NAEYC《高质量早期教育标准》里提到:“要单独记录每一个儿童的发展情况,从而有助于组织适宜的学习活动,促进每个幼儿最佳的发展以及与家长的交流”。

笔者主要从两方面开展工作,一是以照片为出发点,在日常活动中,收集幼儿的精彩瞬间,如第一次自己穿脱衣服、第一次交朋友、第一次帮助同伴等等,并将它们独立打包,在每一次家长会上分享,让家长感受到教师的用心,从而愿意与教师沟通。二是以小故事为切入点,在与幼儿交往中,收集他们的童言语录,用事例与细节来推动家校沟通,往往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投入情感,提升与家长交流的经验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只要能够感受到教师对孩子的真心,家长还是很愿意配合幼儿园工作的。以乐乐为例,每每放学时她都很不开心,通过观察发现,原来她的父母工作忙无暇顾及,乐乐每天都最后一个离园。为了帮助乐乐,教师主动约她的家长入园沟通。先请家长参观乐乐的手工艺术品,再分享孩子在园的表现,让家长感受到教师对乐乐的真情实感。之后再向家长提出孩子希望父母早点来园的“小要求”,同时强调幼儿年龄小,需要更多的关心与爱护,最后成功得到家长的真正尊重与积极响应。

由此可见,积极地情感投入是教师与家长之间和谐交流的基础,它能够将教师、家长、幼儿的心连接在一起。

二、加强联动合作,共筑文明的家园关系

《纲要》指出:幼儿教育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幼儿阶段是人一生的启蒙期,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会受益终生。

1. 借助亲子活动,夯实幼儿日常行为规范

《指南》强调,要重视家园共育,倡导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创设平等、温馨的家庭环境,注重家长对孩子的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单靠短短的在园时间是不够的,应该家园共同携手,开展一些相关的亲子活动。

笔者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也非常注意这一点。比如我们开展了“行为规范养成”亲子手抄报,组织幼儿与家长进行亲子手抄报制作,将幼儿的良好表现、进步之处,以照片、绘画、文字等形式记录下来,制作成手抄报。又如开展“垃圾分类我能行”亲子大比拼,组织家长在家与幼儿相互督促,进行垃圾分类行为大比拼,以家庭为单位每天打卡争做环保卫士。

家园互动让幼儿在家在园的学习经验更具有连续性、互补性,有助于幼儿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

2. 借用社区活动,助力幼儿文明习惯养成

《纲要》在总则第三条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我园组织了亲子志愿者团队,利用社区学雷锋、环保日、敬老日等活动,带领幼儿参观参与,让幼儿亲身实践、体验,引导幼儿观察社区中的好人好事并随时交流,帮助其理解,并学以致用,从而使幼儿对“文明”有更具体的认识和领悟,促进其文明思想与习惯的养成。

三、优化沟通渠道,共享和谐的家园关系

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曾经说过:“幼儿教育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须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发挥充分的功效”。

1. 请进来,增强家园联系

《纲要》赋予了家园关系建设以新的内涵和特征:服务性、指导性、针对性、丰富性、参与性、幼儿园主导性。这为实现开放的幼儿教育提供了基础,同时也对家园关系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家园关系的和谐构建主要来自于家长、教师的共同目标——促进幼儿的发展。为此我园成立了欢乐俱乐部,按班级主题、节庆等开展一系列周末亲子活动,主动请家长到园,增加沟通机会。

运动会是我园每年都会组织的园内活动,教师挖掘家长资源联系场地,提前组织幼儿与家长进行赛前热身,按小组及游戏内容进行练习并比赛,提升了班级凝聚力。又如在“119消防日”时,请有资源的家长邀请消防员叔叔入园为幼儿讲述安全常识,演示灭火器的使用,也可利用周末组织户外安全演练,通过互动性的活动促进家长幼儿教师三者间的交流。而和谐的家园关系,也在一次次活动中得以构建。

2. 找不足,弥补教育缺失

家长是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伙伴。作为教师,要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让不同职业与背景的家长参与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或者在活动中担任助教、组织者,紧密家园关系。

在幼儿的成长中,父亲的角色不可或缺,但多年实践下来却发现,少有爸爸参与活动。爸爸是家庭的主心骨,更是孩子健康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一员,应在幼儿期多多参与、陪伴,为其后继学习与终身发展奠基。为此,教师设计、组织搭建平台,让爸爸们融入亲子活动。比如开展“爸爸故事会”活动,通过让爸爸走进园为孩子说故事,爸爸在家陪孩子讲故事,与孩子一起编故事、演故事等多种有效手段,共同促进亲子阅读习惯的养成,增加爸爸的高质量陪伴时间。

家园关系就如同一车两轮,只有同向运转,才能共同促进幼儿健康发展。平等的家园沟通提高了沟通的有效性,文明的亲子关系推动亲子间的互动,和谐的家园共育促进幼儿健康活泼成长。构建良好的家园关系,是每一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应以家庭教育为圆心,以幼儿园教育为半径,大事着眼、小事入手,与家长一起为儿童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家园亲子爸爸
将大自然带进室内的家园
家园
寻找失落的家园
绿家园
我和爸爸
爸爸
爸爸冷不冷
可怜的爸爸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