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嘉在《演艺科技》十五周年庆典上的讲话
2019-11-29原中国演艺设备技术协会理事长演艺科技社长兼主编张永嘉
原中国演艺设备技术协会理事长、原《演艺科技》社长兼主编 张永嘉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庆祝《演艺科技》杂志成立十五周年,这是一个隆重的庆典,也是一次友谊的聚会,会场气氛热烈,其乐融融。我离开中国演艺设备技术协会已经八年多了,对行业、企业的情况不了解,我今天主要围绕《演艺科技》杂志说两点,一是成绩,二是未来。我们说成绩,就是要鼓舞士气,增强信心;说未来,就是要创新发展,与时俱进。
首先来谈成绩。杂志创刊15年来,在大家的参与、支持和帮助下,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得到了行业的认可,受到了大家的欢迎。我从传播、凝聚、推动、提升四个方面概括地说一下杂志所取得的成绩。
第一,传播。《演艺科技》通过杂志和专业技术书刊的编辑和发行,向行业和社会传播专业技术与知识、先进的理论和理念、优秀工程案例、国内外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有效地推动了企业的技术进步,推动了行业的技术发展,实现了协会创办杂志的初衷。
第二,凝聚。杂志在创办发行过程中,邀请了很多行业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参加写稿、编译、编辑、审稿,参与协会和杂志社举办的各项技术活动,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结合的专业技术队伍。他们中间有德高望重、知识渊博、经验丰富的老专家,有年富力强、掌握了现代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的中青年专家学者,更有在企业从事研发、设计、制造工作的具有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这支队伍是行业技术领域的中坚力量,是行业技术发展的支撑者和推动者。他们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功不可没;他们品德高尚,德技双馨,可尊可敬。
第三,推动。杂志推动了行业、协会技术工作的开展。协会最初成立的十年中,工作比较单一,在计划经济时期,主要是开展了演出物资订货会,后来的市场经济时期发展为国际展览会,这都是为了提供产品展示交流的平台,疏通产经销渠道。21世纪初开始,由于杂志的创立,协会逐步在大家的支持和关注下开展了许多技术性的工作。比如,举办国际论坛、讲座,开展对企业综合技术能力的等级评定,制定技术标准与规范,开展技术交流、技术培训、技术咨询工作,开展了对一些问题的调查研究和一些重大课题的论证研究。开展这些工作适应了时代的要求,也适应了行业技术发展的需要,同时增强了协会工作的技术含量,发挥了协会在行业中的技术引领作用。因此,我认为,杂志的创立,是协会发展过程中重要的里程碑。
第四,提升。杂志以不凡的成绩提升自身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杂志是协会的一个宣传窗口,也是协会的形象代表,为协会提升了声誉、扩大了知名度。
以上成绩的取得归功于参与杂志工作的所有人员,这是他们长期坚持、不懈奋斗的成果,是无数个日日夜夜的辛劳、智慧和汗水的凝聚,我们要深深地感谢他们。希望大家不要忘记刊物创始人,是他们在艰苦年代登高望远的创业精神和克服困难的勇气,才有今天的杂志;万事开头难,饮水不忘挖井人,我们要特别感谢他们。当然,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肯定还有做得不够的地方,需要大家共同总结、提高。
展望未来,我们要创新发展,与时俱进。如何创新,我在《演艺科技》十周年庆典活动上说了四个方面,理念、方法、机制和人才,当然,这还不够完整。我认为,杂志的创新,乃至协会工作的创新,都要做到“上接天,下接地,吃透两头,联系实际”。
天,就是国家提出的奋斗目标和方针政策。比如两个100年的奋斗目标;创新驱动,掌握核心技术的发展战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补短板、降成本的发展方针等,要吃透这些精神,结合实际,贯彻到我们的工作中。地,就是企业,就是基层。我们的工作一定要接地气,要掌握企业、行业的现状、动态、矛盾和需求,实事求是地有针对性地来开展工作。企业的生产要满足市场的需求,协会的工作要符合企业的需要,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做出成效。我想,只要我们做到吃透两头、天地融合、联系实际、不懈追求,我们的工作就一定能在创新发展的道路上开辟一片广阔的新天地。
当然,就杂志本身而言,还应该尽可能地做到提高与普及相结合,理论与应用相结合,技术与艺术交融,做到在内容上理论与实践并重,在形式上现代与传统完美结合,以适应更多读者的需要。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我们的杂志一定会越办越好。
猪年的春节即将来临,我先给大家拜个早年,祝大家在新的一年中,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事业顺利,心态平安,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