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服务前端的风险管控困惑与应对建议
2019-11-29罗少华
罗少华
(中国建设银行江门市分行,广东 江门 529000)
十九大报告中对全国金融工作提出“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的具体要求,为新时代商业银行发展指明了方向:回归本源,立足实体,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服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守牢底线,提升全面风险管理能力,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聚焦经济社会安全稳定大局,增强驾驭金融风险的本领,成为当前金融机构工作重点。
作为高风险行业,长期以来,金融机构对风险管控高度重视。随着经济、社会及科技的发展,金融创新与互联网技术、信息通信技术的不断融合,以及金融业的高度竞争,新的金融风险不断涌现,鉴于金融服务的中后端风险较为直观,相对能引起较高重视,而金融服务的前端风险则往往会令人忽视。
一、金融服务前端存在的风险
(一)金融服务渠道风险
金融服务渠道是金融产品和服务从金融机构向消费者转移的市场通道。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自助设备的普及及移动支付的兴盛,智能型无人网点和互联网金融打破金融机构传统物理网点的渠道壁垒限制,金融机构服务渠道迅速从物理网点向自助设备再到智能设备和互联网发展,新兴渠道的易入与受众的广泛致使金融机构的渠道竞争进入无序白热化状态,随之产生盲目投入、信用管理等风险。
(二)产品创新不当风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在当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格局的形势下,金融创新蓬勃发展。但是,金融机构间的白热化竞争、金融机构内部的考核压力和金融监管的滞后,刺激了部分寻找监管制度漏洞的短期行为,背离了金融创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方向,为违规行为套上“金融创新”的马甲,使金融市场产生各种乱象,对金融市场稳定造成重大不利影响,存在不当创新风险。
(三)不当销售风险
主要是金融机构面对激烈的竞争,对销售人员过于重视沟通能力和销售能力,忽视了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要求,致使销售人员因为业绩考核的压力或追求自身利益而产生的在销售中未向合格投资者销售、迷惑性诱导或夸大产品好处、违规销售不属于本机构发生或代销的产品等行为而导致的不当销售风险。
(四)金融科技应用风险
从互联网、移动计算,到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被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数字化转型,为金融业带来了巨大的技术创新,互联网和移动支付、网络融资、智能金融理财服务以及区块链技术等应运而生,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层出不穷,在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可能出现新的科技应用与风险控制无法匹配的风险。
二、风险管控的困惑
(一)如何完善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管理
互联网渠道对金融机构前端获客展业起到良好促进作用,但其虚拟网络化的特性以及社会信用体系的不完善也使得客户身份识别、交易真实性、资金来源审核及客户信用评价等信用风险管理手段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如何把握创新度
金融创新是金融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当前我国正处在市场化、国际化不断深入,经济增长正在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特定时期,在有效化解金融风险的主线上,如何平衡金融创新与风险防范,防止不当创新与过度创新。
(三)风险管控手段如何匹配高速发展的金融科技
科技的快速发展为金融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但与此同时,金融科技政策的模糊、法律的不健全、监管的滞后、金融科技对信息系统的依赖性、金融科技与传统金融的交叉与替代等等都对风险管控提出更高的要求。
(四)如何进一步完善风险评估体系
风险评估是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和基础,在当前复杂的经济环境下,如何健全科学的金融预警指标体系,更加科学、客观、完善的对风险进行测评估量,有效控制风险。
三、解决建议
(一)构建全面风险管控体系
一是在确定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总体经营战略目标的指引下,在金融机构企业文化中根植风险管理理念,发动全体员工共同参与构建相关预警机制,形成“风险管理 人人有责”的文化氛围。二是借鉴国外成型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根据实际情况,建立适合自身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包括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建立业务部门、风险管理部门与内部审计部门共同构建风险管理的三道防线等。三是健全风险管理制度体系,根据《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制定切合自身实际需要的全面风险管理制度、办法和操作规范。四是强化执行与监督,建立包含收益和风险在内的风险绩效考核体系,实现收益和风险平衡的经营目标。
(二)金融创新聚焦本质
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服务发展的本质要求,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金融创新更加要“脱虚向实”,回归金融本质,服务实体经济,要在金融监管框架内,在充分识别创新监管、政策、法律的前提下,加大先进制造业支持力度,加大普惠金融等支持力度,有效支撑国家战略领域,薄弱领域,满足居民与实体的多元需求。
(三)加强员工行为规范管理
在银监《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行为管理指引》的基础上制定符合自身需求的员工行为管理制度,明确员工行为细则,加强员工的日常教育与约束管理,树立正确行为规范与道德观念,制定与行为挂钩的绩效薪酬追索制度,使员工自觉抵制并严禁追求短期效益行为。
(四)加强金融科技监管
一是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严格身份识别,加强账户和资金流转监测,改善虚拟网络信息不对称现象。二是不断提升金融科技核心技术水平,建立并运行安全防范体系,积极防范系统故障、黑客攻击、病毒植入等技术风险,保证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确保数据安全性,避免信息泄漏。三是建立信用信息征集和应用系统,配合监管部门实现信息共享,有效防范洗钱风险。四是运用大数据挖掘、区块链等技术,建立信用评估体系和风险预警模型,提升风险管控手段。
(五)完善风险评估体系
根据匹配性、全覆盖、独立性、有效性原则,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有效识别、计量、评估、监测、报告、控制或缓释所承担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声誉风险以及其他风险,尤其重点关注当前国内经济政策及国际经济形势对企业造成的连带影响,有效控制企业信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