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专业认证为导向的化工安全教育改革探索

2019-11-29杨春燕李鹏飞

商品与质量 2019年50期
关键词:化工专业课程专业

杨春燕 李鹏飞

青岛中德安全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500

1 我国化工安全教育的基本现状

1.1 安全教育重视度不够

近几年,化工企业及高校化工类实验室经常会有安全事故的发生,但当这些事故频繁发生以后,却没有能够引起高校教育管理部门对安全管理的重视,同时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也同样没有加以重视。安全教育课程通常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存在,以形式主义的方式进入到学生们的课程教育和实验室中,学生只是对安全进行了简单及片面的了解,而不是进行系统的学习,对安全知识并没有进行具体的掌握。

1.2 安全教育方法、形式都比较单一

现阶段,大多数高校的化工类专业都增设了相应的安全教育课程,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虽然已将化工安全教育列入到教学计划中,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采取的方法、形式比较单一,主要是在学生进入到实验室以前,对其进行安全知识的简单介绍,或者是以集中授课、组织讲座的方式呈现。这样的教学模式,人们通常会称其为“填鸭式”教学,对于学生而言,这样的教学模式非常的刻板、生涩,学生对于安全知识的理解过于抽象化、概念化,取得的学习效果相对较差。

1.3 师资水平良莠不齐

由于安全教育课程并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所以在对教师的安排上,具有非常的随意性。一般情况下,是哪位教师没有课就去上,因而缺乏专职专任的教师。另一方面,高校教师大多数是理论性方面的人才,对安全教育没有办法进行实践性的授课,只是将理论知识进行简单的讲解而已。

1.4 考核方式简单化

现阶段,学校对于化工安全教育并没有做专业课程方面的设置及要求,所以课程设置大多以选修课的形式呈现。因此,在学期末或者课程结束以后,所采取的考核方式相对比较简单,通常是进行开卷考试,或者是撰写报告的形式进行考核,而应用这样简单的考核方式,没有办法达到预期想要的教学效果[1]。

2 以专业认证为导向的化工安全教育改革

围绕化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有关标准要求,结合学生毕业能力应达到行业所认可的既定质量标准要求,运用科学系统的方法和理论,将专业课程设置、师资团队力量、办学条件配备等优化设置作为化工安全教育改革核心任务而展开进行。与此同时使专业教育质量和专业教育活力在得到保障的前提条件下,对化工专业的安全教育考核机制进行持续改进,从而提升化工人才培养质量。根据上述的基本要求,化工安全教育进行改革主要是从以下几点进行:

2.1 化工安全教育课程的完善化设置

(1)将设置化工安全教育专业课程。由于化工类专业学生,在毕业以后大部分都将从事化工行业的生产、管理、技术等方面的工作。因此,化工类专业设置安全教育课程非常有必要,并且该课程是与化工企业实际生产联系非常紧密、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化工安全教育课程应进行有针对性的设置,丰富课程内容,如化工安全管理、化工安全技术、化工职业健康、危险化学品的运输与存储、防火防爆防中毒技术、压力容器与工业管道等有关方面的知识内容,将这些内容以专业课的形式进行呈现。通过对专业课程的不断学习,学生能够对化工安全生产以及相关的知识进行全面、清晰的掌握,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灵活分析和解决化工生产中存在的危险,初步掌握化工企业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原理,从而具备良好的安全素质,达到化工安全教育的目的[2]。

(2)将安全教育渗透到化工专业课程中。目前,化工专业课程教学所采取的方式,都是进行基础原理的讲解,在对化工工艺课程进行授课的过程中,教师主要是对化工工艺的基础知识进行讲解;对化工工艺设备的分类以及应用原理进行讲解。很少有教师将安全知识穿插到化工工艺课程中进行讲解。而将安全教育渗透到专业课程中,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习到与化工工艺课程相关的安全知识,还可以使学生对专业课程有更加深刻、具体的理解。如,当化工课程中对反应釜的类型和应用进行具体的讲解过程中,就可以将其中反应的具体特点,以及具体的安全操作知识进行讲解;当讲到高温、高压设备时,安全方面具体的安全操作需要对学生进行千叮万嘱[3]。教学过程中也可以穿插相应的事故案例分析讨论,让学生参与其中。教学方式的提升使学生在专业课的学习过程中,系统的学习了相应的安全知识,达到专业课程和安全教育课程同时开展的目的,从而使学生的安全意识及素养在无形中得到提升。更重要的是,化工专业的学生的知识储备能够更好的同市场人才需求相匹配。

2.2 将师资团队的建设不断的强化

现阶段,高校安全教育方面的师资力量没有及时进行完善及充实,学校的大部分教师都是知识性型和理论型教师,在安全教育方面并没有专职专任的教师,并且目前所应用的教材以及所讲解的内容,大部分情况都是与实际情况脱轨的。现实中,先进技术以及设备已经在企业中得到普及,但是在课堂上并没有相应安全教育知识的出现,这样就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学水平低下。学校在对学生安全教育硬件增加的过程中,同时也要将软件进行适当的增加,那就是师资团队的构建。现阶段中非常有效的方法是“外引内培”。“外引内培”顾名思义就是,将专业的人才引进,然后进行内部性的培养。

2.3 将教学条件进行优化

学校一般情况下是通过构建实训基地和虚拟工厂,来对化工安全教育进行不断的强化。实训基地是通过实物进行现场的教学,给学生最真切的认知,实训基地可以通过学校自行构建,也可以与企业进行合作的方式进行构建[4]。虚拟工厂是利用网络资源构建仿真生产场景,对存在的各种风险及安全隐患进行辨别,对事故的具体发生模式进行模拟,对其中的危害系数进行有效性分析。可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励学生自主创新,对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加以应用,提前熟悉化工岗位具体的生产环境,掌握相应的安全技术、管理知识。

3 结语

综上所述,以专业认证为导向的化工安全教育改革,需要将学校的硬件设施与软件设施进行不断的完善,将化工安全教育加以重视,将教学条件进行不断的优化,从而使化工安全教育效果得到明显的提升。

猜你喜欢

化工专业课程专业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例
专业降噪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