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脱贫攻坚实践路径探析
2019-11-28高立伟赵佳慧
高立伟 赵佳慧
[摘要]我国的脱贫攻坚战已经到了冲刺期,县一级政府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实施主体,面临的压力巨大。当前,县级脱贫攻坚工作面临着财政压力、返贫压力、非贫困村贫困群众脱贫压力以及脱贫办法不多等实际困难。因此,县一级政府要尽非常之力,聚焦精准,谋划在先,深化组织领导机制、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细化工作举措,构建政策落地见效、机制健全的脱贫攻坚实施路径,确保如期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
[关键词]脱贫攻坚;县级;路径
[中图分类号]F323.8[文献标识码]A
“十三五”期间脱贫攻坚战实施目标是,到2020年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即贫困县摘帽、贫困村出列、贫困人口脱贫。可以说,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冲刺加速的关键时期。因为,目前未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基本上都是难中之难、坚中之坚,其中大部分是因病、因残、因智力等原因致贫,还有一部分就是没有固定性资产的一批人,集体经济无法带动,传统帮扶方式无法实现,除了单纯的社会保障兜底,很难再想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1 当前县级脱贫攻坚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非贫困县财政压力过大
目前,国家、省、市对贫困县脱贫攻坚工作的补助力度较大,基本上能够满足贫困县县域内脱贫攻坚工作正常财政投入,而对于非贫困县的脱贫攻坚的专项资金列支的份额相对较少。目前,部分没有资源、没有企业、没有特点的非贫困县基本上都处在“吃饭财政”的状态,仅仅只能满足正常县域发展,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发放已经勉强,已无财力做扶贫工作,要完成县域内脱贫攻坚工作任务,如期打好打赢区域脱贫攻坚战,财政资金压力很大。。
1.2 部分脱贫群众返贫现象发生
目前,一部分县级脱贫攻坚工作的主要做法是項目带动,即贫困群众通过劳动力、资源入股等方式参与村级、镇级等集体产业项目,分红收益,进而摆脱贫困。但是这部分贫困群众一旦遇到项目无法实施、合作社解散等情况,就会立即返贫,另外还有一部分脱贫群众挣扎在贫困线以上,一旦遇到天灾、疾病等情况也会立即返贫。这些返贫群众是县级政府最为头疼的贫困户之一,因为这类群众已经脱贫,不再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其返贫到下一次贫困人口重新识别的这个阶段,很多政策是不能享受的,无法对其进行政策“帮扶”。
1.3 精神扶贫方法欠缺
“扶智扶志”是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实现自主脱贫的主要实施路径。但是,在县一级脱贫攻坚工作实际操作中,“扶智”基本上停留在解决贫困家庭子女入学的问题,对于贫困家庭重点——成人却是无计可施。其中,有的贫困家庭没有人识字,所以对于上墙的各类政策、表格根本看不懂,不了解,不参照、不享受。“扶志”更是缺乏行之有效的办法,很多地方仅仅停留在宣传条幅、表彰先进、入门宣讲等手段,这些方法对于一些贫困群众来说就如同“广告”一样,根本提振不了他们的“志气”。
1.4 非贫困村贫困人口脱贫难度较大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基本上建档立卡贫困村都已经建立起了生产经营性项目,拓展了贫困群众的脱贫路径。但是非贫困村的贫困人口脱贫路径却较少,其原因是一方面,非贫困村少有政府性政策福利。另一方面,非贫困村实施整村脱贫工作较难,扶贫力度较弱,“倒挂”现象明显。
1.5 缺乏奖励机制
当前脱贫攻坚工作责任重大,压力更大,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细化了脱贫攻坚方向性政策,但是随之而来的也是严格的验收标准,一系列的督查、检查、监察、“回头看”也随之而来,扶贫干部应接不暇,有一点问题就要被处理、就要纪委介入,致使扶贫干部心理压力巨大、战战兢兢,甚至有的一线干部有“‘不给严重警告就是脱贫后的最好结果”的认知。扶贫工作权利小、责任大、提干难、奖励少、处分多,这已经是一部分县级脱贫攻坚工作人员的实际境遇。
1.6 实施主体单一
当前县一级负责脱贫攻坚工作的部门多为扶贫办(脱贫办)。其中,一部分地区扶贫办仅为原来发改局或者其他地方经济发展部门的一个科室,随着工作量急剧增大,这个“新”部门根本没有形成成熟的实施规则和实施办法。甚至一些县级领导和县级部门认为只要是有扶贫字样的工作就是扶贫办的工作内容,致使扶贫办要推进危房改造、医疗扶贫的同时,还要时刻关注教育扶贫、旅游扶贫等扶贫模块的实施情况,而失去了扶贫办协调、推进、监督全县脱贫攻坚工作的主要职能,成为了县域内唯一的脱贫攻坚工作主体。
1.7 考查检查调研太过于频繁
近两年,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已经成为各地监督考核的重点,多头考核、搭车考核现象严重。无论是省市哪个部门只要到县级政府考核、调研,都要查看脱贫攻坚工作的进展情况。这种现象的出现一方面说明全国上下已经开始重视脱贫攻坚工作,但是在另一方面来看这种“跟风式”的考核、调研已经成为了基层工作人员应接不暇的噩梦,严重影响了一线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笔者曾经在一个县级扶贫部门工作过,曾亲身经历过这种“噩梦式”的考核,仅两个月期间纪委、人大、政协、督查、经济等各个部门来考查、检查、调研近二十余次,扶贫干部一大部分精力都在迎接检查。
1.8 包保工作推进不力
有的包保责任人缺少帮扶方法,对包保的贫困户没有采取任何帮扶措施。有的第一书记及驻村工作队工作不扎实,作风飘浮,工作不深不细,帮扶措施单一,群众满意度低。有的部门“一把手”对派出的第一书记及驻村工作队不闻不问,甚至还要求兼职完成本单位工作。有一些部门帮扶贫困村投入精力不足,办法不多,仅限于送点米面油、慰问金。少数驻村工作队沉不下去,驻不下来,派出部门在所驻村准备的生活用品成了摆设。
2 县级脱贫攻坚工作的实施策略
2.1 组织建设,深化组织领导机制
建立由县级党委牵头协调,政府具体执行监督的脱贫攻坚工作机制,扭住“党委主责、政府主抓、干部主帮、基层主推、社会主扶”这五个关键,实行“三级”责任制,县、乡、村逐层、逐级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县级做好顶层设计、统筹协调,负责目标确定、资金投放、组织动员、检查指导等工作。镇级做好上下衔接、域内协调、项目建设、资金管理、督促检查工作。村级做好识别、退出等基础性工作,层层传导压力,压实责任。同时,党政主要领导带头安排部署、带头驻点联系、带头调查研究、带头检查督查,发挥“指挥官”作用。深化强党建、促脱贫机制,细化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管理,配好配强贫困村基层领导班子特别是村支部书记,加强贫困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发挥“村三委”基层堡垒作用。
2.2 创新模式,以产业推动为抓手
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认真分析区位优势,切实发展符合区位实际的扶贫产业。全力谋划扶贫项目,确保每个乡镇都要有扶贫产业项目,实现项目全覆盖,进而解决非贫困村缺乏产业项目带动的尴尬境遇。大力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着力提升农村经济组织度、聚合度,实现村村有合作社,贫困户入社率力争达到80%左右,个别无法入社的,制定以劳动力、固定资产入社的便捷有效政策。
2.3 政策落地,因地制宜推动政策入户
实施教育扶贫。严格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因地制宜解决建档立卡貧困家庭子女水费、饭费、校服费等日常性开销,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生活无忧。实施医疗扶贫。落实“五提高、一降低、一增加、四减免”等国家相关医疗救助政策,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特困供养人员以及城乡低保对象实行倾斜性支付政策,大病保险起付标准逐步降低,进一步减轻贫困人口个人医疗费用负担。实施养老保障制度。建立贫困人口参保工作长效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深入推进基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补齐“双基”建设短板,危房改造、安全饮水等实际政策性工程实时跟进、实时解决,发现一户、解决一户。同时,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彻底改善农村交通、水利、农田等基础设施,解决贫困群众脱贫的硬件难题。
2.4 细化举措,强力推进脱贫攻坚的有效落实
建立扶贫组织推动机制。县级部门要按照国家机构改革的具体要求,以及各省市的实际情况,单独设立脱贫攻坚工作部门,彻底划清扶贫机构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权利,不能“分管一大片、办事一条线”,要厘清扶贫部门的推动、协调机制,行业部门确定专人负责扶贫工作,确保攻坚任务达到专人、专职、专责“三专”要求。全面落实贫困户帮扶“五个一”全覆盖要求,每个贫困村一名联系领导、一个帮扶单位、一个驻村工作队、一名第一书记,一批帮扶责任人。要建立容错纠错及奖惩机制,保护好扶贫干部,提拔好扶贫干部,让扶贫干部工作有“后台”,有拼劲、有闯劲、有干劲。兑现优先提拔机制,不能让优先提拔成为一纸空文、一个口号。强化县级各部门“一把手”工作责任制,不能“一推三六五”,让“一把手”重视才是真的重视,只有“一把手”推进,扶贫措施才能实现预期效果,扶贫政策才能真正落地见效。
2.5 扶志扶智,增强脱贫内生动力
推动技能扶贫。针对贫困群众文化程度低、劳动能力弱、技术水平差的“素质贫困”问题,推动技能扶贫,根据贫困户需求、培训意愿,开展免费技能培训。推动科技扶贫,推广“田间课堂”,让贫困群众在田间地头就能学到技能。开展“科技特派员下乡”活动,实现科技进村、入户、到田。持续推进文化扶贫。常态化、持续性、全覆盖开展脱贫政策宣传、文明新风树立、习惯养成、自主脱贫、感恩奋进教育,深入开展孝老敬亲、忠厚诚信、勤劳致富、创业自立、庭院洁美评比,提振贫困群众精神面貌,推动促进思想上的根本转变。不断创新宣传教育方法,以“唠家常、坐炕头”等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开展工作,以群众喜欢的讲脱贫故事、演脱贫典型、唱脱贫政策等形式进行宣传,达到入脑入心的宣传效果。
2.6 凝聚力量,构建社会帮扶机制
充分地凝聚人心、凝聚力量,为脱贫攻坚提供强大、持久、广泛的力量支持。动员民营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参与扶贫,组织实施“民企帮扶脱贫攻坚光彩行动”等活动。深入推进“互联网+扶贫”、网络微公益等创新型活动,广泛争取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和参与。鼓励支持县内外企业到贫困村设立分厂,投资开发各类扶贫项目,采取“公司+农户”的合作方式带动贫困户发展各类脱贫产业,充分带动周边贫困户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
3 县级脱贫攻坚工作的实际意义
县级作为脱贫攻坚工作是实施和贯彻主体,责任重大,国家的所有脱贫攻坚政策和要求都要落实到县一级,所以说县级脱贫攻坚工作的成效是国家脱贫攻坚战打赢打好的决定性因素。
当前,脱贫攻坚战已经接近尾声,正是攻城拔寨的关键时期,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关键实施阶段。更是由找准帮扶对象向精准帮扶稳定脱贫转变,由关注脱贫速度向保证脱贫质量转变,由开发式扶贫为主向开发式扶贫与保障式扶贫并重转变的最重要阶段。所以,此时作为脱贫攻坚工作实施主体的县级政府责任重大、压力重大、使命艰巨。因此,此时县一级政府脱贫攻坚工作要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要求,以贫困村退出、贫困人口脱贫为工作中心,进一步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发展壮大贫困村集体经济,有效落实医疗、教育、金融等扶贫政策,做好社会保障兜底,努力解决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不断创新脱贫攻坚推进机制,积极推动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的大扶贫格局,全力推进贫困群众脱贫步伐。只有基层脱贫了,全国才能脱贫。只有县一级政府将决策、政策落实到位、实施到位,才能真正实现脱贫攻坚工作大踏步前进。
总之,县一级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主体单位,要强化实施路径,确保政策落地、推进有力、实施有效,确保打好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J].求是,2019(11).
[2] 唐绮等,南充市脱贫攻坚工作经验的探讨[J].四川农业与农机,2018(03):25-28.
[10] 李淑萍,积极发挥统一战线在助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J].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02):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