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杨凌“农科城”景点品质策略初探

2019-11-28王晓娟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17期
关键词:初探品质策略

王晓娟

[摘要]杨凌作为全国唯一农业示范区,肩负着农耕历史来杨凌的历史使命,然而在开发建设的主要景区(点)中品质有待提升,通过实地考察,分析各个景区(点)的不足,针对景区(点)品质提升给出相应策略,列表说明各策略的具体情况,以帮助景区(点)修整完善。

[关键词]农科城;品质;策略;初探

[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标识码]A

早在5000年以前,杨凌区域内已有先民繁衍生息。传说尧舜时代,居住着有邰氏氏族。有邰氏的女儿姜嫄,作了轩辕黄帝曾孙帝喾的正妃,姜嫄的儿子名弃,“教民稼穑”有功,被帝舜擢拔为主管农业的官员——后稷,封邰国,赐姓姬,为周族始祖。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农官后稷,就在杨凌一带“教民稼穑,树艺五谷”,遂使杨凌成为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之一。1997年7月被国务院批准建立杨凌示范区,总面积135km2,其中国务院批准的示范区规划面积22.12km2,目前城市建成区约17km2,成为中国的“农科城”。

1 杨凌“农科城”主要景区(点)现状介绍

杨凌是中华民族农耕文化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农耕文化是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以为农业服务和农民自身娱乐为中心。农耕文化集合了儒家文化,及各类宗教文化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文化内容和特征,但主体包括语言、戏剧、民歌、风俗及各类祭祀活动等,是中国存在最为广泛的文化类型。杨凌区内现有多个景区围绕农耕文化建设,选取3个景区进行项目研究。

1.1 教稼园

以农耕始祖——后稷生平为设计主线,从后稷母亲姜源因踩了巨人的脚印而受孕开始,大门口的巨人脚印带领游客进入园区,接下来是二十四节气的介绍,再往前走拾阶而上就到了后稷的巨型雕像,他面南站立,一手拿着谷物,一手拿着农具。景区内还有小游园和多种林木种植。该景区(点)总面积12000m2,以农耕文化为背景营建的具有现代休闲性的观光公园,告诉世人,在5000年前,后稷在这里“教民稼穑,树艺五谷”,该园的主要目的是宣传农耕文化历史,供游人休闲娱乐。

1.2 杨凌农林博览园

又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包括逸夫科技馆动物博物馆和昆虫博物馆、土壤博物馆、植物博物馆、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5个专业博物馆和蝴蝶园、植物分类园、树木园及多种种质资源圃等,是集教学、科研、科普于一体的重要学科基地。农林博览园是国内规模最大博物馆组群,园内拥有亚洲最大的昆虫博物馆,收藏国内外各类昆虫标本100万号,是人们学习了解纷繁多变昆虫世界的最好去处。

1.3 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景区建有工厂化育苗馆、梦幻花卉馆、无土栽培馆、现代农业创意馆、西部特色馆、超级菜园、南方果树馆(2个)等八个现代农业技术展馆和花卉林木种子资源圃、水生植物展示区(人工湖)、创新中心等现代农业展示区。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基地的无土栽培技术和智能化温室大棚,为现代高科技农业作了生动而形象的定义,展示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无穷魅力。

2 杨凌“农科城”主要景区(点)不足之处

杨凌是中华民族农耕文化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农耕始祖后稷活动的主要区域,国务院将杨凌划定为我国唯一一个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区,杨凌还有全国著名的985、211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们习惯称杨凌为“农科城”,可见,杨凌从远古到现在一直是以农为中心,以农为特色的区域。

2.1 区域内的主要景区(点) “农”字特色不浓, “农”字历史没有充分体现

以后稷生平为中心的教稼园,忽略了后稷教民稼穑的区域设计,未体现出后稷为群众的生活改善付出的努力,也没有体现出人们在后稷的带领下,种植五谷,收获粮食,过上五谷丰登的日子,缺少了后稷生活、工作的场景;农林博览园的设计中,农业的各个元素均有体现,但是没有“农”字特色,该涉及的元素都涉及了,但是全而不浓,全而不深,不容易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

2.2 区域内的主要景区(点)农耕文化的实物载体太少,以“农”为主的体验区不足

在教稼园内的农耕文化以参观游览、休闲放松为主,游客对农耕文化的了解,只是看到了后稷雕像,了解后稷的生平故事,知道这里曾是农耕的始祖,游客對后稷开创的农耕文化停留在了解层面,没有深入的体验,该景区(点)未涉及游客的体验区域。一边看一边走,整个园区1个小时就可以游览结束,游客的逗留时间短,少有的生活需求产生,游客未对附近区域产生二次消费,该景区(点)未对周边经济起到带动作用,再有该景区(点)属于免费游览区,没有经济收入,连物业和景区(点)的基础清洁和维护都是政府划拨经费。

2.3 区域内的主要景区(点)在农耕文化的体现中未做整体规划

在农业耕种元素中,各个景区(点)都有体现,都是划拨出一片空地,旁边竖上牌子“农耕体验区”,空地里有的是管理员种植的生活蔬菜,有的地一直空着,杂草丛生。农耕文化的其他载体没有以实物形式体现,出现空缺,这些景区(点)需要在农耕文化的展现方面做一个系统的规划。

3 提升景区(点)品质策略初探

杨凌是国家旅游局命名的首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区内旅游资源独具特色。杨凌示范区旅游景区主打“农”字招牌,突出农耕历史、农业科技、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等。践行示范农业看杨凌,农耕历史来杨凌的历史使命。 杨凌的各个景区(点)位于“农科城”,以在农言农的宗旨,在“农”字内涵上深入挖掘,目前以“农”为特色的地区,比较成熟的做法可以借鉴。以杨凌3个景区(点)为例,深化“农”字内涵,提升景区(点)的策略如下。

3.1 基于体验价值的农耕场景设计需要完善

体验价值区域的设计,更能深刻宣传后稷时期的农耕生活,需要在“农耕场景”中深化认识,从了解认识层面向体验感知层面过渡。认识层面的提升,不仅游客的体验升级,游客的逗留时间会大幅度延长,时间的延长,消费需要会产生,进而会有二次消费、三次消费,景区(点)的管理方有了经济收入,投入更多资金进行更多项目的体验,提升游客满意度,景区(点)管理方收入提升,地区的税收提高,这样形成了游客—景区—

地方政府三方收益的良性模式,规划建设以农耕文化为主题的重大文化旅游项目,通过农田景观、主题住宿、主题餐饮、农耕体验、农学知识、农产品、特色工艺品等一系列内容展示,将带有农耕文化的原色、建筑、产品、思想等聚合呈现,强化体验式消费场景下的文化传承与发展。

3.2 基于认识范畴的农耕文化应多元化

农耕文化的认识领域需要有多元化,对于农耕文化多数人停留在“耕种”层面,是一种“俗”文化,不登高雅殿堂,似乎农耕就是土、俗、脏的代名词,认识层面的局限,设计范围的限制就会影响农耕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深入挖掘与农耕相关的艺术、体育、饮食、居住、娱乐等文化内容,借助赛事、节庆、动漫、游戏、影视、文学、演艺等载体,打造内容优质、特色鲜明、形式百变、意味深远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项目,为美好生活提质增量。

杨凌有农耕始祖的足迹,有知名农业高校,有国家农业示范区的平台,倡导示范农业看杨凌,杨凌的主要景区(点)需要再次挖掘“农”字文化,鼓励原创,搭建农耕特色的文学、美术、音乐、舞蹈等创作与交流平台,为农耕文化感兴趣者提供一个内容丰富、交流畅通、体验便利的文化艺术空间。

[参考文献]

[1] 段海霞.中国农耕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三个建议[N].经济日报,2018-01-25.

[2] 王本忠.传承农耕文化的重要性[EB/OL].中国乡村发现,2015-06-17.

[3] 王晶.我国现代乡村绿色住区规划与设计初探[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

猜你喜欢

初探品质策略
烟基项目管护模式初探
分层、过滤、循环教学法初探*
浅谈民生新闻栏目特色的挖掘
工商联副主席潘刚:让中国企业成为“品质”代名词
尾矿库排洪系统封堵技术初探
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