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团队异质性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战略柔性和制度环境的作用
2019-11-28
在当代经济生活中,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创业已然成为最具活力的部分,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为创业者提供了无数的商业机会和价值创造空间。然而创业之路充满不确定性,创业者识别机会、整合资源等能力在企业未来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朱秀梅、刘月、李柯:《创业学习到创业能力:基于主体和过程视角的研究》,《外国经济与管理》2019年第2期,第30-43页。以往实践及研究结果均表明,越来越多的创业活动不再基于单独的创业个体,而是基于一个创业团队。(2)J.B. Kamm, J.C. Shuman, J.A. Seeger and A.J. Nurick, “Entrepreneurial Teams in New Venture Creation: A Research Agenda,”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 Practice, Vol.14, No.4, 1990, pp.7-17.这是因为,创业团队具有新创企业所需的多元化知识、多样性技能以及广泛的关系网络;(3)夏晗:《创业团队异质性对科技型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一个双调节模型》,《科技进步与对策》2018年第1期,第145-152页。在创新方法方面,团队成员互动所产生的创新性想法,能帮助新创企业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所带来的各类挑战。(4)邓晓、王颖:《外部环境动态性对创业团队创新影响及机制的理论探讨》,《科学管理研究》2019年第2期,第21-23页。因此,团队创业的绩效明显优于个体创业,团队创业比个体创业更有成功的可能性。从团队视角研究创业活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而其中,有关创业团队异质性的研究更是受到学界关注。
在新创企业的战略目标中,提升创新绩效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近十年来,主要通过两种视角来研究创业团队的异质性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问题。视角一是从创业团队的静态“个体特质”层面入手,即这类研究倾向于关注创业团队成员的人格特征、知识背景、行业经验、职能经验等特质及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但是,此类关系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有结论证明团队成员通过相互学习,可带来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5)Juan B. Roure, and Modesto A. Maidique, et al., “Linking Prefunding Factors and High-technology Venture Success: An Exploratory Study,”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Vol.1, No.3, 2006, pp.295-306.另有结论证明,异质性可能导致团队成员不愿意沟通,因而负向影响创新绩效。(6)Tae-Yeol Kim, Shung J. Shin, Jeong Yeon Lee, and Lin Bian, “Cognitive Team Diversity and Individual Team Member Creativity: A Cross-Level Interaction,”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Vol.55,No.,2012,pp.197-212.视角二是从创业团队的动态“个体行为”层面入手,即这类研究倾向于关注创业团队成员的行为特征、互动情况、关系程度及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7)G. L. Stewart, and M. R. Barrick, “Team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Assessing the Mediating Role of Intrateam Process and the Moderating Role of Task Typ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Vol.43, No.2, 2000, pp.135-148.研究结果表明,如果团队成员之间互动不利、沟通不畅,彼此信息和知识难以共享,成员之间容易产生破坏性冲突而使团队分崩离析。
基于以往的研究和分析,仅仅关注创业团队的异质性特征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很难得出一致结论,因此还须进一步引入其他中介变量或调节变量,(8)江岩、张体勤:《高层管理团队特征与组织创新研究述评》,《山东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第139-142页。才能厘清创业团队的内在运行模式及其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根据投入产业过程(Input-Process-Output)理论可知,团队过程在团队输入变量和团队绩效之间直接起中介作用,即过程不同,相同的团队输入也可以导致不同的团队绩效。(9)S. D. Dionne, F. J. Yammarino, and L. E. Atwater, et al.,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and team performance,”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 Vol.17, No.2, 2004, pp.177-193.应该说,在二者之间起中介作用和调节作用的变量很多,比如:集体创新能力、(10)陈忠卫、常极:《高管团队异质性、集体创新能力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软科学》 2009年第9期,第78-83页。共同愿景、(11)蔡俊亚、党兴华:《创业导向与创新绩效:高管团队特征和市场动态性的影响》,《管理科学》2015年第5期,第42-53页。外部社会资本(12)侯楠、杨皎平:《团队异质性、外部社会资本对团队成员创新绩效影响的跨层次研究》,《管理学报》2016年第2期,第212-220页。等。本文通过文献梳理及现实考察,决定引入战略柔性和制度环境这一内一外两个重要组织变量。其中,关于组织内变量的选择,鉴于新创企业的战略具有拼凑性(Bricolage)和灵活性两个特征,(13)何一清、崔连广、张敬伟:《互动导向对创新过程的影响:创新能力的中介作用与资源拼凑的调节作用》,《南开管理评论》2015年第4期,第96-10页。战略的制定显得至关重要;此外,基于创业团队研究的微观视角,团队的异质性程度与新创企业战略灵活程度即战略柔性之间存在紧密关联,而战略柔性也会影响创新绩效。(14)范志刚、吴晓波:《动态环境下企业战略柔性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科研管理》2014年第1期,第1-8页。因此,我们认为战略柔性为研究创业团队影响创新绩效问题提供了一个重要视角。基于上述考虑,本文选择了战略柔性作为中介变量。关于组织外变量的选择,不同国家的创业热度有很大的差异,即使一国内部不同地区,创业热度也有不同。导致各种差异的原因,除了地理便利、人文环境、历史惯性等因素外,当地政府所出台的一系列制度对创业的影响也是非常明显的。由此,制度环境变化的影响和制约在创业团队异质性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中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15)Kamm, Shuman, Seeger, and Nurick, “Entrepreneurial Teams in New Venture Creation: A Research Agenda,” pp.7-17.据此,本文将加入制度环境作为调节变量。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分析不同的制度环境中,通过战略柔性来解析创业团队成员的年龄、专业、职业背景等多样性所带来的优势对创新绩效所带来的影响,以揭示创业团队异质性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具体转化路径及机制。
一、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一)创业团队异质性与创新绩效
新创企业是指创业者或创业团队通过整合内外部资金和资源而创立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实体,并通过提供产品和服务达到创造价值,取得收益的目的。(16)徐可、姚飞、孙涛:《创业导向转化为企业绩能的创新驱动过程》,《科学学研究》2018年第1期,第176-182页。创新绩效测评的是企业创新活动的效率和效果。Jackson认为团队异质性带来了多样化的技术、认知、信息等资源,可以增进团队成员之间协作以产生更有创意的想法和决策。(17)S. E. Jackson, “Recent Research on Team and Organizational Diversity: SWOT Analysis and Implications,” Journal of Management, Vol.29, No.6, 2003, pp.801-830.Timmermann等人指出,团队成员的年龄和价值观异质性使团队内部更具有活力,通过开展积极、开放和全方位的讨论,做出更有效的决策。(18)Gabriel Perez-Quiros, and A. Timmermann, “Firm Size and Cyclical Variations in Stock Returns,” The Journal of Finance, Vol.55, No.3, 2000, pp.34.杨俊等学者认为团队成员专业知识、教育背景和职业背景的异质性可以让成员相互学习,建立团队学习氛围,取长补短,最终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19)杨俊、田莉、张玉利:《创新还是模仿:创业团队经验异质性与冲突特征的角色》,《管理世界》2010年第3期,第84-96页。刘冰等学者认为,团队异质性带来的资源多样性可以帮助企业在创业遭遇困境时更为顺利地渡过难关,把危机转化为机会,提升绩效。(20)刘冰、蔺璇:《团队异质性对团队效能的影响研究——以领导行为作为调节变量》,《经济管理》2010年第11期,第74-80页。综上所述,创业团队的异质性越强,意味着团队成员在年龄、价值观念、专业知识、职业背景等方面的差异越大。从基础资源的观点出发,创业团队成员的异质性是一种资源互补,多样化的资源可以帮助团队成员在创业过程中加强沟通,整合资源,更有效地处理各种棘手问题,进而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
在测量创业团队异质的变量选择方面,有的研究单纯使用人口学变量进行测量(如国籍、性别或年龄、社会背景),(21)D. C. Hambrick, and C. M. J. Chen, “The Influence of Top Management Team Heterogeneity on Firms' Competitive Move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Vol.41, No.4, 1996, pp.659-684.有的研究利用团队的多样性进行测量(如教育背景、行业经验、职能背景和技能)。(22)M. D. Ensley, K. M. Hmieleski, and M. Bell, et al., “A Comparative Study of New Venture Top Management Team Composition, Dynamics and Performance between University-based and Independent Start-ups,” Research Policy, Vol.34, No.7, 2005,pp.1091-1105.而Zimmerman等人提出应将前两种测量结合起来使用才更加完备,(23)M. A. Zimmerman, and G. J. Zeitz, “Beyond Survival: Achieving New Venture Growth by Building Legitimacy,”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Vol.27, No.3, 2002, pp.414-431.因此本文选择使用Zimmerman等人的方法,即用年龄、专业背景和职业背景来测量创业团队异质性。据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1:创业团队异质性正向影响创新绩效
H1a:创业团队的年龄异质性正向影响创新绩效
H1b:创业团队的专业异质性正向影响创新绩效
H1c:创业团队的职业背景异质性正向影响创新绩效
(二)创业团队异质性与战略柔性
在创业过程中,面对持续变化的外部环境,新创企业需具备相应的应对能力,但是由于新创所带来的“新生弱性”,促使企业采取更为随机应变的拼凑战略。依据资源拼凑理论可知,在资源约束的情境下,拼凑作为一种实践经验的体现,可以有力支撑新创企业战略的灵活性亦即战略柔性,帮助新创企业快速适应市场机会与环境的变化,最终实现快速创新。(24)R. K. Wagner, “Practical Intelligence,” Practical Intelligence-Business Book Summaries, Vol.15, No.12, 2004, pp.380-395.战略柔性可以定义为“组织识别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并整合内部资源以适应外部变化环境的能力。”(25)王铁男、陈涛、贾镕霞:《战略柔性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管理学报》2011年 第3期,第388-395页。可见,战略柔性对企业准确、有效地应对环境变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新创企业在激烈竞争中获得优势提供了重要的保障。(26)J. Li, and Y. Tang, “CEO Hubris and Firm Risk Taking in China: The Moderating Role of Managerial Discret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Vol.53, No.1, 2010, pp.45-68.
创业团队异质性导致团队成员的认知基础存在差异,对问题可能得出不同的见解,由此可以激发团队成员的讨论意愿,形成有利于团队发展的认知冲突。(27)L. R. Hoffman, and N. R. F. Maier, “Quality and Acceptance of Problem Solutions by Members of Homogeneous and Heterogeneous Groups,” The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Vol.62, No.2, 1961, pp.401-407.认知冲突可以导致团队成员在讨论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发散思维,充分利用彼此观点和信息的差异,帮助团队更准确地识别并把握市场中稍纵即逝的机会。认知冲突还可以促进团队成员在讨论过程中进行头脑风暴,以更深入地了解本企业战略的目标及实现路径,并更清楚自己的资源如何与企业发展战略相匹配,以便更有效地调整自己的资源支撑组织战略。因此,创业团队异质性可以帮助团队成员更好地识别外部环境所带来的机会,并促使组织更为快速地进行资源与能力调整,从而提升企业战略柔性。由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2:创业团队异质性正向影响战略柔性
(三)战略柔性与创新绩效
战略柔性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和提高创新绩效的关键要素,既体现为对稀缺资源的拥有和控制,还体现为有效分配和使用资源的能力。(28)李卫宁、占靖宇、吕源:《变革型领导行为、战略柔性与企业绩效》,《科研管理》2019年第3期,第94-103页。Barney根据动态能力理论,认为企业需拥有将自身资源转化为竞争优势的能力。(29)Jay B. Barney, “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 Journal of Management, Vol.17, 1991, pp.99-120.苏中锋等学者提出,有效的资源整合将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新的机遇,获得创新效益。(30)苏中锋、谢恩、孙永风:《环境的包容性和复杂性对战略柔性实施效果的影响硏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年第9期,第119-123页。Sanchez指出面对多变的市场环境,拥有强大战略柔性的企业可以通过挖掘现有资源或寻找新资源,将市场中隐藏的机会转化为创新和发展的能力。(31)R. Sanchez, “Preparing for an Uncertain Future: Managing Organizations for Strategic Flexibility,” International Studies of Management & Organization, Vol.27, No.2, 1997, pp.1-94.综上所述,战略柔性可以提高新创企业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促使企业快速整合自身资源推进新产品开发并抢占市场先机,进而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由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3:战略柔性正向影响创新绩效
(四)战略柔性的中介作用
面对急剧变化的经营环境,静态资源基础观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基于此,本文将以动态能力观为基础,探寻创业团队如何通过运用组织的动态能力来提升创新绩效。其中,作为组织动态能力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本文引入战略柔性作为中介变量,以进一步揭示创业团队异质性与创新绩效之间的转化路径及机制。由于创业团队成员在年龄、价值观念、专业知识、职业背景等方面的差异,促使创业团队能够深度整合诸如技能、经验、社会网络等多样化资源,以便在创业过程中更为高效且灵活应对各种挑战。(32)吕逸婧、陈守明、邵婉玲:《高管团队交互记忆系统与组织绩效:战略柔性的中介作用》,《南开管理评论》 2018年第1期,第216-224页。可见,创业团队的异质性能增进组织的战略柔性。此外,由于战略柔性把灵活性与多样性集于一身,使得新创企业可以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通过自身敏锐的观察力和适应力,整合资源抢抓市场先机,获取竞争优势,提升创新绩效。因此,把战略柔性作为团队异质性和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变量就成为题中应有之义。由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4:战略柔性在创业团队异质性与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是正向关系
(五)制度环境的调节作用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认为,鼓励创业的相关制度能有效激发创业活动。本文试图探究制度环境对“创业团队异质性-战略柔性-创新绩效”这一过程是否产生调节作用。相对于成熟的大企业,创业企业面临更为不确定的环境,经营更具风险性。“特质论”和行为过程理论由于其内涵相对固化且忽略了外部情境要素,故而在新创企业研究领域的解释效度相当有限。正因如此,学界研究视野由之前的以内为主逐步延伸至内外结合,近年来有关创业的制度环境研究逐渐引起学者们注意。根据以往文献,创业制度环境是个人或组织在创新和创业过程中必须面对并能够利用的因素之一,(33)蒋春燕、赵曙明:《公司企业家精神制度环境的地区差异——15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企业的实证研究》,《经济科学》2015年第6期,第101-114页。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创新和创业活动方面所制定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制度,包括法治水平、金融发展、政府管制与地区腐败等方面。(34)陈怡安、赵雪苹:《制度环境与企业家精神:机制、效应及政策研究》,《科研管理》2019年第5期,第90-100页。应该说,制度环境大到影响一地区新创企业的数量、发展速度和规模,小到影响个体和团队是否选择从事创业活动。在宽松有利的制度环境下,新创企业的团队成员能心无旁骛地从事经营活动,团队成员的异质性促使其充分发挥思维创造,更有利于增进企业战略创新性和柔性来适应市场变化,进而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然而,不利的制度环境下,企业的“新生弱性”更为突显,企业发展更为艰难,战略制定上更偏于保守,缺乏弹性和灵活性,进而阻碍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由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图1 理论模型
H5:制度环境正向调节创业团队异质性对战略柔性的影响,即在有利的制度环境下,创业团队异质性对战略柔性的正向影响更为显著
综上,本文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本文关注不同的制度环境背景下,通过战略柔性来解析团队成员的年龄、专业、教育背景的多样性所蕴含的优势,以揭示创业团队异质性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影响机制。
二、研究方法
(一)变量及测量
1.创业团队异质性
本文的解释变量是创业团队异质性,根据Zimmerman的方法,选择了包括年龄异质性、专业异质性和职业背景异质性在内的三个维度。对于年龄异质性一般使用标准差系数法和HHI两种方法,由于问卷采取年龄阶段进行访问(20~30岁、31~40岁、41~50岁、51~60岁、61岁以上),不是连续变量,不能使用标准差系数法,因此采用HHI进行计算。本文将专业异质性划分为理工类、经管类、艺术类、人文类、法律类及其他。专业变量是类别型变量,因而沿用HHI来进行测量,该指数越大说明职业背景差异程度越高。本文将团队成员的职业背景划分为生产制造、研发、金融财会、市场营销(包括贸易、进出口)、法律、行政管理及其他。(35)吴晓波、隋易宏、程晓鑫:《中国企业高管团队异质性与企业国际化程度——基于中国A股主板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研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第1-8页。职业背景变量是类别型变量,因而沿用HHI来进行测量,其公式为:
Pi表示在团队中第i类成员占总人数的比重。H值通常被用于衡量团队的类别型变量的异质性水平,例如专业背景、教育背景、职业背景等,H的取值范围介于0~1之间,如值趋近于1,则表明异质性水平越高。
2.创新绩效
本文的被解释变量是创新绩效,基于内涵和外延的多样化划分维度,有关创新绩效的测量方式有很多种,具体测量方式和指标选取则根据研究框架来决定。本文利用主观测量法,以最终的创新成果——产品/服务创新所获得的非财务指标来测量,主要借鉴 Lovelace、(36)K. Lovelace, D. L. Shapiro, and L. R. Weingart, “Maximizing Cross-functional New Product Teams' Innovativeness and Constraint Adherence: A Conflict Communications Perspectiv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Vol.44, No.4, 2001, pp.779-793.蔡俊亚等人(37)蔡俊亚、党兴华:《创业导向与创新绩效:高管团队特征和市场动态性的影响》,《管理科学》2015年第5期,第42-53页。的研究,包括5个题项,示例问题如:“近三年内,与同行业的主要竞争对手相比,我们常常推出很多新产品/服务”等。
3.战略柔性
本文的中介变量是战略柔性。战略柔性的本质决定了企业要依据自身的内部结构特征和外部环境,有针对性地采取增强本企业的战略柔性的方式。(38)侯玉莲:《战略柔性的增强途径》,《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第136-138页。根据Sanchez、(39)R. Sanchez, “Preparing for an Uncertain Future: Managing Organizations for Strategic Flexibility,” International Studies of Management & Organization, Vol.27, No.2, 1997, pp.1-94.祝爱民(40)祝爱民、王宏博:《企业战略柔性评价要素分析》,《企业研究》2006年第12期,第65-66页。等人的研究及量表,本文测量战略柔性的量表包含7个题项,示例问题如:“团队能够发现未来机会,比现有及潜在竞争对手更快做出反应”等。
4.制度环境
本文的调节变量是制度环境。制度环境是指通过企业员工对制度环境的感知,进而影响企业的决策和行为,(41)尚航标、黄培伦:《新制度主义对战略管理的理论意义》,《管理学报》2011年第3期,第396-402页。因此,制度环境通过主观评价来测量也是合适的。Busenitz等人从规制、规范和认知三个维度来定义制度环境,(42)J. Tang, K. M. Kacmar, and L. Busenitz, “Entrepreneurial Alertness in the Pursuit of New Opportunities,”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Vol.27, No.1, 2012, pp.0-94.该量表在中国情景的适用性也得到了验证。(43)蒋春燕、赵曙明:《公司企业家精神制度环境的地区差异——15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企业的实证研究》,《经济科学》2015年第6期,第101-114页。因此,本文用此量表来测量制度环境,包括13个题项,由于第2和第4题项的相关系数小于0.5,因此对量表进行修正,删除这两个题项后共11个题项,示例问题如:“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积极鼓励创新和创业”等。
本文在控制了创业企业成立年限、团队规模、团队成员平均年龄、团队成员平均学历等因素的条件下,采用Likert5级量表来测量创业团队异质性如何通过战略柔性影响企业的创新绩效,以及测量制度环境如何发挥其调节作用。
(二)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主要来自于四川、重庆、贵州、广东等地区各类新创企业团队,每个创业团队选取一至两名团队成员参与答卷,参与问卷填写的成员需在企业成立前两年就加入并直接参与新创企业战略决策。由于担心信息外泄,新创企业通常不太愿意给陌生人提供信息,因而导致问卷回收率偏低,或随意作答导致回收数据质量不高。鉴于此,为了提高问卷回收率及数据质量,本文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问卷星制作网页版调查问卷,通过亲朋好友介绍愿意参与调查的创业团队,通过现场访谈、电子邮件、微信等多种方式发放问卷;同时,对参与调查的人员特别强调数据的保密性,以便他们在填写过程中愿意根据实际情况作答,保证了所收集数据的有效性和真实性。
本文数据调查时间为2018年3—10月,共收回问卷321份。剔除掉21份缺失较多的问卷,有效问卷30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3%。参与本次调查的受访对象中,男性占65.29%,女性34.71%;创业团队成员的专业占比分别为理工类(32.56%)、经管类(29.31%)、艺术类(5.35%)、人文类(22.26%)、法律类(10.52%)。创业团队成员的职业背景占比分别为生产制造(28.76%)、研发(26.52%)、金融财会(14.13%)、市场营销(12.12%)、法律(5.13%)、行政管理及其他(13.34%)。从企业成立年限看,大部分企业处于创业期(成立3年以内,62.89%),3—5年的占22.71%, 5—10年的企业占7.33%,10年以上的企业占7.07%;团队创业人员数量2人及以下占3.51%,3~4人占40.38%,5~6人占48.53%,6人以上占7.58%。综上,样本基本满足正态分布,可以进行实证分析。
(三)信度与效度分析
本文采用Cronbach内部一致性系数作为检验量表信度的指标,结果显示所有Cronbach's α值均大于0.7,其中创业团队异质性量表的Cronbach's α值为0.952,创新绩效量表的Cronbach's α值为0.964,战略柔性量表的Cronbach's α值为0.785,制度环境量表的Cronbach's α值为0.801,证明4个量表的模型构建信度较好。
接着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来检验量表模型建构效度。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见表1,结果显示,4个量表的KMO值均大于0.6,表明所有量表题项均存在共同因素,即4个量表具有良好建构效度。AMOS24.0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见表2,均符合建议值。总体来说,模型建构效度良好。
表1 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
表2 验证性因子检验结果
(四)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
本文采用SPSS23.0对创业团队异质性、制度环境、战略柔性、创新绩效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创新绩效与团队异质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37,p<0.05),与战略柔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359,p<0.01),与制度环境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369,p<0.05)。相关统计结果为验证创业团队异质性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以及战略柔性的中介作用、制度环境的调节效应提供了前提条件。
表3 各变量均值、标准差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续表3
注:*表示显著性水平p<0.05,**表示显著性水平p<0.01,***表示显著性水平p<0.001
(五)回归分析与假设检验
本文在控制了创业企业成立年限、团队规模、团队成员平均年龄、团队成员平均学历等因素的条件下,以团队异质性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见表4。
表4 创业团队异质性、制度环境、战略柔性、创新绩效回归模型系数和显著性
续表4
注:*表示显著性水平p<0.05,**表示显著性水平p<0.01,***表示显著性水平p<0.001
1.主效应检验。因变量创新绩效与自变量团队异质性的相关系数值为0.343(p<0.05),故H1成立。因变量创新绩效与年龄异质性的相关系数值为0.388(p<0.001),与专业异质性的相关系数值为0.148(p<0.001),与职业异质性的相关系数值为0.111(p<0.05)故H1a-H1c均成立。中介变量战略柔性与自变量团队异质性的相关系数值为5.378(p<0.001),故H2成立。因变量创新绩效与中介变量战略柔性的相关系数值为0.388(p<0.001),故H3成立。
2.战略柔性的中介效应检验。首先,我们将创业企业成立年限、团队规模、团队成员平均年龄、团队成员平均学历作为控制变量,对因变量创新绩效做回归分析;其次,再以控制变量为基础,将团队异质性作为自变量,对因变量创新绩效做回归分析;再次,以控制变量和团队异质性为基础,加入中介变量战略柔性对因变量创新绩效做回归分析。结果所示,当加入中介变量战略柔性时,回归系数为0.0412(p<0.10),且自变量团队异质性对因变量创新绩效的影响依旧显著(相关系数值由0.343变为0.334),所以战略柔性在团队异质性与创新绩效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故H4成立。
3.制度环境的调节效应检验。根据温忠麟等人的研究方法,(44)温忠麟、张雷、侯杰泰:《有中介的调节变量和有调节的中介变量》,《心理学报》2006年第31期,第448-452页。首先,做因变量创新绩效对团队异质性、制度环境、团队异质性与制度环境交互项的回归,交互项的回归系数为1.440(p<0.001),这一步说明制度环境对团队异质性和创新绩效的调节效应显著。其次,做中介变量战略柔性对团队异质性、制度环境、团队异质性与制度环境交互项的回归,交互项的回归系数为0.0198(p<0.10);最后,做因变量创新绩效对团队异质性、制度环境、团队异质性与制度环境交互项和战略柔性的回归,战略柔性的回归系数为0.0255(p<0.05),证明本文的调节效应是有中介的调节效应,故H5成立。
三、研究结论与讨论
(一)研究结论与管理启示
1.创业团队异质性对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实证研究证明这种正向积极影响主要是由创业团队的年龄、专业和职业背景等异质性引起。创业团队成员利用年龄覆盖区间大、专业知识涉及领域广以及工作经历差异等优势,能整合更多的资源与信息,更有效地应对创业风险与挑战,提升新创企业应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因此,在创业团队建设中,应充分考虑如何确保团队的异质性,积极创造条件,从更多元渠道吸引人才加入团队参与创业。其中,在异质性的搭配中,各级地方政府可以搭建创业类人才互通平台,帮助创业团队打破专业限制、区域限制,实现跨学校、跨区域的创业团队人才整合,帮助创业团队更好地实现异质性匹配。
2.战略柔性在创业团队异质性与创新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检验结果揭示了创业团队可以通过战略柔性对创新绩效产生间接影响。为有效克服“新生弱性”,创业者应该高度重视战略柔性对新创企业的重要性,充分利用战略柔性,以拼凑思维更有效地整合各种资源,顺应环境变化,最终提升企业创新绩效。
3.制度环境正向调节创业团队异质性对战略柔性的影响。有利于创业的制度环境可以激发创业行为,通过资源的充分利用和优化配置,快速识别和抓住机遇,克服困难和挑战,提高企业创新绩效。各级地方政府应不断完善市场机制、提高治理水平,为新创企业有效运营提供更有利的保障。
(二)研究局限
本文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第一,收集团队数据时采用了便利抽样的方法,团队研究的样本容量虽然保证了研究结果的有效性和可信性,但样本容量还不够大,使理论的普遍性和结果稳健性受到一定的影响。第二,本文在问卷设计时,尽管参考和吸收了国内外相关学者的成熟量表,在使用国外量表时,也采用了回译的方法,尽量使得问卷表达准确。但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或许还会存在一定的歧义,对结论的可靠性产生一定的影响。第三,由于条件限制,本文采用的是横截面数据,而横截面数据反映的是所研究的变量在某一时刻的关系和状态,他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并未得到很好地解释。根据国内外相关理论,创业团队异质性对创新绩效的影响需要一个动态的长期过程。本文由于设置的滞后期还不够长,可能会给实证结果带来一定偏差。
(三)研究展望
本文的后续研究可在以下方向进一步展开:第一,本文选取创业团队的年龄、专业和职业背景作为异质性的测量维度,虽比较普遍,但创业团队的异质性客观特征还有很多种,例如,国外学者在研究团队异质性时,还关注了种族、宗教、国籍等属性。中国学者也可以参考外国学者的研究方法,中国有辽阔的地域特征,以及多样化的民族特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异质性属性。在后续研究中,可以尝试探讨一些较新颖的创业团队异质性客观特征对创业行为的影响,使团队异质性研究更加本土化。第二,近年来,创业团队研究领域的定量研究文献逐渐增多,但多是静态研究,动态反映创业团队异质性与创新绩效关系的研究还不多。由于新创企业处于激烈的竞争环境中,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很多,用静态数据来研究创业团队异质性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具有局限性。后续研究可以通过动态纵向跟踪方法,考察创业团队异质性在更长时间区间跨度中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更好地探索其中的因果关系,更系统地分析创业团队异质性影响创新绩效的规律性及其动态作用机理,使结论更具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