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2019-11-28房锡成
房锡成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金口镇人民政府 山东青岛 266213
1 生态农业的概念和重要作用
1.1 概念
生态农业是以经济学和生态学原理为依托,对农业生产优势进行总结,运用现代化生产技术进行高效农业生产的形式,以使农业生产获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我国是农业大国,倡导的生态农业主要是在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上,通过自然植物与生物依赖关系的利用,在农业生产基础上对自然资源进行保护,以使已有的环境污染得到改善,以形成农业生产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1.2 重要作用
生态农业是在总结外国农业生产经验,吸收我国传统农业生产经验精华,根据我国农业生产实际,探讨出的适合农业生产与环境发展双赢的生产模式。生态农业有效提升了农业生产水平,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基础[1]。
生态农业在生产过程能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能改善目前的环境污染现状。生态农业对自然资源的有效应用,对增殖农业资源的保护,避免了掠夺式生产现象,能使生态农业在生产过程中自然资源的利用价值增加,以形成良性的农业生态生产模式,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生态农业使土地利用率、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等得到大幅度提高,进而提升了经济效益。生态农业能够对自然资源进行有效利用,使物质得到重复利用,以形成良性循环,在满足农产品生产数量和质量的同时,彰显生态效益,以促进农业经济稳定发展。
2 生态农业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2.1 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要想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相关农业管理部门需要高度重视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明确农业产业中存在的优势和不足,采取相关措施来有效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在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可以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市场实际情况,采取适合该区域的农业生产方式,及时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生态农业,充分利用所有资源,获得最大化农业生产利益[2]。
2.2 有效协调生态环境、发展农村旅游
近年来,我国发展农村旅游实现精准扶贫,加快了农村旅游业的发展。而生态农业的发展增加了形式多样的农家乐项目,让农村旅游更加原始生态,充满了原始自然的气息,能让人们亲近自然,忘却城市的烦恼。因此,在我国生态农业发展中,增加了许多像农家乐等形式的绿色环保旅游项目,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发展农村旅游不仅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还能利用农村现有的生态景观为当地带来经济效益。近年来,我国农村旅游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正在逐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3]。
2.3 发展农产品国际贸易
发展生态农业以来,各种农副产品的数量和种类都在不断增加,要想实现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农副产品的销售非常重要。但是,目前我国农产品市场几乎趋近饱和,只靠国内市场的销售,非常难以提高农村经济效益,发展农产品国际贸易是改善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现状的重要举措。在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来宣传我国的农产品,利用其有机绿色、环保健康的优势增大国际销售量,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
3 生态农业的发展举措
3.1 农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农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环境的支持,生态环境的保护离不开农业生产的促进。优质的生态环境能有效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对产品的高要求。在促进农业经济稳定发展的同时,要加强对环境的保护,以使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产品质量提高的保障,高质量的农产品是农业经济效益的保障。对于已经破坏的生态环境,要进行修补和改善,对于未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要进行有效保护,以使农业经济的发展处于健康可持续的阵列中。
3.2 全面推进生态农业,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要全面推进生态农业发展的进程,加强生态农业知识的宣传,以帮助农民掌握生态农业的发展规律,以使农民在农业生产时可以有效开发和利用资源,加强对环境的保护。生态农业的发展要因地制宜,要根据区域生产条件进行生产结构的调整,以使区域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以环境承载能力为界限,实现生态农业生产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促进农业经济快速稳定发展,提升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支撑作用。
3.3 完善生态农业生产服务体系
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完善农业生产服务体系,加强服务人才的培养,以通过优惠政策等鼓励生态农业生产的产品出口,以拓展海外市场,以保证生态农业产品在市场上具有强大的竞争力。要进行农业经济的集约型发展,推广生态农业生产技术,以使农民掌握生态农业生产技术,以促进农业经济健康发展。
4 结语
生态农业是一种农业发展模式,是有效结合传统农业优点、先进农业科学技术和手段的重要成果,能协调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经济发展。生态农业在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基础上为农业生产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也为农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要重视生态农业的发展,并基于生态农业促进农业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