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探析
2019-11-28刘建辉
刘建辉
(山东南兴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014)
1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常见问题及注意事项
在日常的建筑工程活动中,混凝土工程浇筑技术贯穿于项目施工各方面,一般而言,这种大型项目中使用的混凝土的用量较大,使用钢筋量较大,相应的密度也大,由于体积和厚度的增加,带来的相应的施工难度也随之加大,对于项目施工要求也水涨船高。对于这种大型的混凝土项目,由于施工操作难度的增加,项目管理的难度也有显著提升,稍有不慎,就会对主体建筑的质量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例如混凝土裂缝等严重的工程质量问题。
针对这种大型混凝土项目工程,其主要的施工难度集中体现在,浇筑技术难以适应建筑项目的高度与广度,随着建筑主体高度的增加,浇筑的混凝土承受的重量不断增大,从而增加了混凝土变形的可能,与此同时,随着高度的增加,施工活动的空间却是越来越受限。这些不利因素会进一步的影响混凝土浇筑项目的质量。除此之外,为了避免施工操作难度较大的大型的混凝土项目出现可能的种种工程质量问题,施工方必须在施工过程上采用更好的施工手段和技术,以此来避免由于施工难度增加来带来的工程质量的风险,以此来提高企业的整体工程质量。
2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技术
2.1 浇筑技术的要点分析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管理工作中,应注意混凝土材料的事先搅拌和科学配比,将均匀的混凝土成品材料直接运送到施工现场,以节省施工时间,缩短工期。按照国家关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的标准,大体积混凝土材料的初次凝固过程中不可以用水稀释,等待时间为3h。将成品混凝土物料运送到施工现场后,应结合建筑工程项目的特殊情况和条件要求,合理为混凝土材料加入膨胀剂、减水剂等外加剂,以提升混凝土材料的性能质量。为了确保混凝土材料的密实性能与品质,应严格遵守现场施工规范流程及管理秩序,在构件没有凝固之前完成浇筑施工和快速抹压,以防止发生断裂质量问题。
混凝土浇筑施工应保持连续性作业,防止浇筑施工中断形成裂缝。为了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应制定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案并分析可能影响浇筑施工的各项因素,制定应对措施。在混凝土浇筑施工结束后,施工部门应安排人员定时观察浇筑表面的状况,记录内外温度差等数值变化,保证施工质量。
2.2 浇筑施工的策略制定
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的施工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它们分别为:
1) 全部分层浇筑的施工策略。该种混凝土浇筑施工策略,适合用于小规模的建筑工程项目中,依据自下而上的分层原则,逐步完成混凝土浇筑施工;2) 分段分层浇筑的施工策略。该种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适合在平面面积小、厚度数值中间水平的建筑工程项目中使用,受到施工现场状况和设备机械的影响制约,不适合用于工程量较大的大规模建筑工程项目。结合不同工程项目具体情况,灵活设计浇筑施工方案,通常依照由建筑底层至顶层的顺序,逐步实施浇筑。3) 余面分层浇筑的施工策略。平面面积大、厚度数值为国家规范标准数值三倍以上的大体积混凝土建筑工程项目中,经常采用该种浇筑施工技术。施工管理人员应在顶部位置安放异型性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形成高距数值比为1∶3 的自然混凝土斜坡。施工管理人员应严密监测施工过程,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澆筑质量,防止裂缝或者断裂等质量问题的产生,并对可能影响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质量的相关因素做好全面细致地分析,提前制定应对、防范、解决的施工技术管理预案,与其他施工部门密切配合,沟通合作,共同完成浇筑施工作业。
2.3 其他施工注意事项
为了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施工管理者应重视对混凝土的后期养护和管理。首先,施工管理者应做好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管理工作,安排负责人员观察并记录浇筑混凝土的外部温度和内部温度数值,避免形成过大的内外温度差,产生混凝土裂缝。其次,施工管理者应做好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施工管理,防止混凝土干燥形成表面裂缝,应按时洒水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举例说明,当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后硬度大、弹性高,则应当马上洒水养护;当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后弹性低、硬度小,则应当等待十二个小时以后,再洒水养护。作为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部门和施工负责人,应结合工程项目条件与情况,制定混凝土养护的施工管理方案和时间任务表,将养护施工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身上。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常见于大型建筑工程项目当中,表现为钢筋密度高、配筋数量多,混凝土厚度大、体积大、用量多,浇筑施工难度高,因此应加强质量管理,确保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恰当使用。
3 结语
总而言之,伴随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与国际市场的贸易合作增多,国内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建筑工程项目数量越来越多,如何保证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成为施工管理人员及施工企业需认真思考解决的问题。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是建筑工程项目整体性能与质量的基础,施工负责人应从实践中分析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常见问题,提出改进应对的策略,保证工程项目安全与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