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 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领域的应用研究
2019-11-28梁宝龙
梁宝龙
(山东现代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4)
目前,我国调整了经济和产业结构,为我国的生产力和生产水平带来了重大发展和进步。传统土木工程也通过将信息技术与传统建筑技术相结合,进一步优化土木工程的整体质量,进行了技术创新。将分析和解释BIM 技术在土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1 BIM 技术的应用优势
1.1 模型可视化
模型可视化主要体现在BIM 技术可以通过与工程类似的模型进行展现,以这种缩小比例的方式将工程项目完整地展现出来。我国部分土木工程建设施工还是停留在传统工程施工图纸上,虽然设计图纸能够让施工的开展有所依据,但是还是难以得到充分的表现。模型可视化主要是通过建立与实际的土木工程建设施工相同的情况模拟施工效果。技术人员可以开发各种建筑模型软件构建直观的三维图形,在工程建设施工可能产生问题时,对其进行针对性分析。模型的利用可以提高施工人员的感官体验,减少施工变更问题的产生[1]。
1.2 设计协同化
当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与设计单位等工作相互独立,而监理单位在执行监理任务时存在一定的难度。BIM 技术的应用能够使得各个单位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实现协同化效用,提高单位之间的沟通。参与土木工程建设施工的各个单位可以利用BIM 技术进行信息共享,还需要相互配合,保证工程项目信息的一致性。在实际开展工程建设施工的过程中,可能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导致工程建设施工被延误。BIM 技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使得与工程项目相关的核心数据可以在系统中呈现出来。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就可以立马被发现,进而对信息进行反馈与传递,结合多方面的人力对其进行解决[2]。
1.3 技术模拟性
技术模拟性主要表现在BIM 技术能够模拟土木工程建设施工的所有过程,对尚未完成建设的内容进行模拟,提前发现问题。在传统的土木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尽管设计人员选择了最优的施工方案,但是还是难免产生设计变更或者施工变更,影响施工效率。BIM 技术就能够对多方面的内容进行模拟,通过建立模型展现所有的施工情况。其不仅能够通过三维的实体模型展现出实际的施工情况,还能够开展4D、5D 甚至土木工程D 模拟。这对于工程招投标来说有重要的作用,可以对其中需要利用的资金进行预估,提高成本控制效用。
2 BIM 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领域的应用
2.1 成本核算
成本核算是土木工程工程建设施工的重要内容,可以为工程建设经济效益的产生提供可靠的依据。利用BIM 技术可以改善传统成本核算的缺点,工程造价师能够利用不同的方式构建与工程相关的信息,对其中需要耗费的成本项目进行估算。在开展这项内容的工作时,按照传统的方式,工作人员需要利用计算机如软件对图纸信息进行传递,然后再对其进行计算。传统的成本核算还可以通过人工计算的方式得出结果,其实际得出的结果难以保证准确性,并且计算过程相对来说比较复杂[3]。BIM 技术就可以这种弊端进行解除,提高成本核算效率。在开展成本核算的过程中,技术人员能够利用BIM 技术建立三维信息模型,对其进行集成。然后还可以应用对应的软件提高工程整体进度,让工程的规划符合资金流动情况。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率,使得成本核算方案进一步优化,防止产生不必要的问题。
2.2 工程管理
工程管理包括较多的内容,与工程建设施工相关的人员不仅需要做好质量监管,还需要在工程的安全、进度上做好相关的组织工作。在进行造价管理时,主要需要将造价信息传递到BIM 模型中,开展实际的估算活动。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主要是利用BIM 模型对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让施工人员明确其中的安全隐患与主要的施工控制点,稍加注意,提高施工安全性。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利用BIM 三维模型展示具体的工程情况,让施工人员对其中的重要项目进行标记,提高施工效率。管理人员还需要根据BIM呈现的具体情况开展施工控制工作,不仅需要做好分项目的控制,还需要根据其实际情况对整体工作内容进行整合。其可以利用BIM 的模拟性特点对施工场景进行模拟,做好局部控制工作[4]。
2.3 虚拟施工
虚拟施工就是通过BIM 模型的建立对土木工程建设施工进行模拟,强化技术效用。在对其进行应用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保证几何模型接近实际建筑物,还需要利用BIM图元组件,对工程内部结构进行排列,保证其尺寸、材质及数量等符合实际情况。在实际开展虚拟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创造仿真环境,对施工中需要利用的参数进行设置,使得工程建设施工更加直观。在这个过程中,其可以对工程施工情况进行动态控制,进一步研究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调整施工规划。
3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建筑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贡献较大的就是土木工程的建设,它不但可以促进行业的综合发展,还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运用BIM 技术的时候,技术人员应该完全了解BIM 的特性和运用方法,通过建立模型来进行虚拟施工,提高施工速度。管理人员必须加强每一项工作的管理,加强对人员的整体管理,促进技术发挥最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