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下的电力工程监理机制分析
2019-11-28陈永辉
陈永辉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建设公司,山东 济南 250022)
1 电力工程监理概述
所谓工程监理,指的是在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以及建设合同等的基础上,对工程施工的质量、进度、造价以及安全等方面进行的监督服务。在传统的电力工程监督管理中,由于对监理管控制度的认识不到位,加上制度的不健全,导致施工单位对于监理工作不够重视,同时相关的部门在配合存在问题,严重影响监理作用的发挥;另一方面,由于制度的不规范,在执行过程中效果大打折扣。而电力工程监理指的是针对电力工程进行的监督服务,主要是根据市场的需求变化,通过控制风险,改进管理水平,提高服务质量,促进电力企业更好地发展。
2 大数据下的电力工程监理机制
2.1 工程质量监理
电力工程的质量监理对于施工水平有直接影响,由于质量反应在整个施工过程,因此在大数据下电力工程质量监理可以包括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工程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管理,通过对比同类的施工项目,结合政策要求以及相应的法律法规,做好组织设计工作,在原料供应、成品检测以及人员负责等方面进行明确,从而编写出电力建设项目的施工标准。整个施工标准也将是电力工程施工监理的重要参考依据。多有的指标数据、施工设计图纸方案都应该依照施工标准执行。
第二,施工阶段的质量监理。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依据标准对现场进行定期的巡视、检查,并做好相关指标数据的记录工作,依靠计算机进行数据分析,从而对施工的进度和质量进行数据性描述,并形成阶段性施工报告。对于数据的采集应该及时做好与相似项目的对比分析,从而判断在施工过程中是否存在需要调整的项目内容。
第三,验收阶段的工程质量监理。在施工结束后,应该率先对单位工程和单项工程进行质量验收,并做好整体项目的调试工作,通过与同类项目的数据对比分析,参照评定办法,组织竣工验收。
第四,责任缺陷期内的质量监理,对于验收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需要结合同类工程,参照数据变化形成报告行文件,及时对相应的问题进行处理,从而保证总体的施工质量。
2.2 大数据下成本、安全监理
工程成本监理工作对于施工的总体效益有直接影响,由于大数据下的施工监理在数据的采集、人员的安排上成本有所提高,因此需要控制好各方因素,把握总体的施工效益。在预算阶段,应该通过对数据库内的相似项目进行分析,从而对施工使用到的原料成本进行最终,把握市场价格走势;其次在进行工程比较的过程中,就工程节点成本、预算成本以及实际成本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对成本进行系统控制,具体要做好成本预算、成本实时监控和预警以及成本核算三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需要加强监理人员安全意识的培养,使得监理人员意识到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提升工作的责任心。其次,需要让更多有经验的监管人员参与到风险管理工作中来,这样能够及时发现比较隐蔽的风险问题。最后,在进行风险管理工作的同时,不能够兼职其他岗位,需要保证风险管理工作的独立性,不能够让其他相关人员对风险管理工作的进行造成干扰,从而有效制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2.3 大数据下的工程进度监理
在对工程进度进行监理的过程中,需要参照行业数据库内的项目进行类比分析,从而对工程的实际实施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和数据分析,并及时将施工部门、材料的供应部门等进行列比,严格按照施工计划和施工标准对整个施工进度进行及时的督促和调整;具体包括阶段性施工计划的制定、技术组织、施工作业的检查以及工程工序完成的经验总结等方面。在工作流程上应该及时做好数据的采集工作、建设环境的实际情况、社会经济的变化情况、项目的进展与执行情况、外部的协调工作进展情况以及管理团队的建设情况等,还应该借助计算机技术及时做好信息传递工作,通过指标性数据的指导,横向对比专业数据与实际数据的差别,对整个工程的质量和施工进度进行准确的把握,分析整个施工计划是标准合理,一旦发现计划存在问题,应该及时进行处理。
2.4 大数据下的工程安全监理工作
对于电力工程施工而言,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因此需要做好施工的安全保障工作。除了施工单位对员工的安全教育以及技能培训等方面,对于施工监理部门也要做好安全监理工作。具体应该结合行业内的相似项目的安全监理数据,将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安全进行结合,从而规范监理的标准。对于施工区域的季节性因素、环境因素、地下管道分布情况、地质数据以及保护方案、施工设备等内容进行安全管理。同时还应该结合实时的成本数据、工程施工进度数据综合分析施工的安全状况,从事故预防、安全监管以及应急预警三个方面做好施工安全监理工作。
3 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对电力的需求量不断上涨,为做好电力保障工作,电力工程施工要不断提高对工程监理的重视程度借助数据分析和技术支持,改善施工水平,更好地满足市场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