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项目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研究
2019-11-28孔维刚
孔维刚
沈阳市锐达公路工程处 辽宁沈阳 110141
交通网络建设中,路面的施工技术决定了公路建设工程的整体质量,是维护交通安全的基础保障。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提高公路工程施工水平,保证路面平整、提高路面使用稳定性、提升路面质量和强度,对于提升公路工程施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 施工技术影响因素
1.1 材料含水量
施工材料是支撑路基/面作业施工顺利开展的物料基础,含水量指标是影响压实工艺的重要因素。在压实操作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混合料内部水分含量指标超标,导致摩擦系数降低。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压实作业,会让路面施工阶段的干密度指标不合理,由此造成一系列的问题,如弹簧问题等。相对应的,如果水含量过少,也会给压实这项工艺带来一定的操作阻碍,严重影响压实效果。如果能有效控制这一指标,就会增加材料之间的摩擦程度,这对保障压实工艺质量是十分有益的。
1.2 施工设备
在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郭昌宗施工设备之间关系到整个施工过程的合理性。如果施工设备不能达到相关标准,就会直接影响到压实效果。导致路基压实不达标。所以,在路基路面压实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充分了解路基和路面的特性,选择适合的施工设备。然后严格根据相关操作流程进行施工[1]。
1.3 碾压方式
为了有效提高压实施工的施工效果,应该不断提高技术人员的操作技能,在工作过程中严格观察,保证工作人员的碾压方式,符合操作规范。通过实际监测观察发现,很多参与路面压实工作的技术人员缺乏规范性,导致整个工程质量不符合预期标准,影响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压实的速度也影响着路面压实效果,如果碾压节奏出现问题,就会导致路面不平整,致使施工质量不符合标准。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该严格控制碾压速度和碾压节奏,做到速度均匀,保证操作的连续性,遵守由低向高的原则。另外还要注意初压,复压以及终压各个步骤的操作质量,保证路面的施工质量符合标准[2]。
2 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的技术要点
2.1 控制原材料配比的均匀性
在道路路基路面压实施工过程中,应用到的材料通常经过严格鉴定。有要求的材料要应该详细对比,针对一些指定规格的数据要通过全面核对,从而保障作业施工的规范性。如,在道路工程压实的时候经常会出现道路虚涨的现象,主要是由于在压实过程中外渗剂对水分影响很大,在施工的过程中,外渗物料的比较比较大的时候就会引起路面虚涨的情况。所以,在道路路基压实的过程中要合理配置原材料。
2.2 控制材料含水量
路面也是公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在压实作业方面,具有高标准、严要求。而影响压实质量的因素主要集中在施工材料上,材料的含水量会给压实效果造成很大影响。因此,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针对材料准备和处理环节进行优化。借助先进的机械设备以及科学配比等有效的作业方法,从摩擦度、黏性等指标进行优化。当材料含水量这一具体的数量指标得到合理控制之后,就会为路面规范施工提供重要保障,也能够全面提高路面质量,增强整体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2.3 严格控制混合材料的搅拌工作
在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所需要的施工材料种类较多,而当运用混合材料时,应选择合理地搅拌方式进行充分的搅拌,以避免出现破坏材料结构的现象对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工作的施工进度、施工的安全性以及施工的质量造成影响。因此,路面压实的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严格的依据施工材料的用量、用法以及混合比值进行科学地、合理地调配、使用。另外,必须结合工程施工的实际需求、施工地区的地质环境,选择安全性、可靠性较高的搅拌设备[3]。
2.4 路基的填土压实施工技术
过湿土质是指施工时面对的土质过湿,在进行路基压实的过程中要根据施工标准对土体进行压实;黄土路基在施工中要注意保持土体水分扩散程度,进而保证土体的密度、加强压实效果。大量的施工实践表明为了保证路基含水量符合标准,冲压操作的遍数要达到30次以上;同时要加强对路面边沿压实操作的注意度,防止机械滑落,通过二次返压提高路面平整度。压实作业要设计合理路线,直线作业要坚持先压两边、后压中间的原则,保证路拱的中心位置;未超高弯道压实轨迹要重叠轮宽三分之一以上,由低端向高端进行碾压,确保无漏压;施工中大型机械设备无法触及的边角要采用人工或小型机械进行压实。
2.5 严密监控路面压实工作
无论是施工技术人员,或是监督、指导工程完成质量的监督人员,都必须对路面的压实工作进行实时监控、并结合相关仪器予以检测,确保公路每个节点的压实程度得到有效的保障,保障工程的高效开展。因此施工过程中,可根据工程实际开展情况,在施工路段建立多个检测点,对压实工作检测范围内的压实程度、压实厚度、压实材料的含水量、压实设备的运行性能以及压实技术与应用实时、科学系统的监控,确保公路路面的压实质量。同时,施工过程中,监督人员必须按照施工程实际要求与施工规范条件,逐步检查工程各节点的施工质量,一旦发现存在项目质量不合格,根据不合格的程度予以翻修或修缮,及时责令相关施工技术人员重新操作,同时对发现问题的过程、处理方式进行记录存档,作参考之用。同时,定期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施工质量较好的案例进行对比分析,进行经验的总结,促使整个施工团队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