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风行业存在“三乱”
2019-11-28阮祥林
阮祥林
访台州市普瑞泰环境设备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光能
十年前新风对于大多数国人来说十分陌生,但近些年来新风系统已出现在许多普通家庭中。这缘于人们对新风的认识度越来越高和我国新风行业快速的发展。台州市普瑞泰环境设备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新风设备生产的公司之一,见证了我国新风行业的发展,作为行业资深从业者普瑞泰董事长王光能对于新风行业有着他自己独特认识,本刊记者采访了王光能董事长,请他分享他的新风理念。
记者:普瑞泰是国内较早的新风生产企业,您是因为什么想到要做新风?
王总:我大学毕业后最开始是做老师的,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国家进行了许多改革,其中之一就是允许停薪留职,允许个人离开单位寻找别的工作机会,当时我觉得如果继续做老师,可过下半生所过的日子能一眼望到头,我并不是很满意这种生活,于是便选择离开了学校。当时我们台州有一家从事冰箱蒸发器生产的企业正在招工,于是我便应聘了电工,我大学学的是物理专业,所以工厂里很多东西熟悉起来还是比较快的。
又因为做空调的缘故,我接触到一些中央空调的经销商,听闻一种与中央空调配套的换气的产品,当时我觉得这个产品应该会有较好的市场前景,于是2004年的时候,我与几个合伙人成立了新风公司,开始从事新风设备的研发与生产。当时我本来是欲意离开之前的空调公司,但空调公司一直挽留我,那时我在空调公司是负责整个生产和内部管理的副总经理,公司并不愿意我离开,所以新风的生产主要是交给我的合伙人负责,我只负责一些技术方面的问题。
记者:新风公司成立之后发展如何?
王总:刚开始新风公司发展非常不顺利,一年只有100多万的产值,一度连工资都发不出来,到2006年就已经撑不住了,于是公司几个股东商量决定提高我的占股比例,将公司交给我负责,在2006年我也是在屡次提出辞职申请后,终于得到了空调公司的同意,于是正式离开空调公司,注册了普瑞泰这个品牌,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新风行业。
记者:现在普瑞泰是行业中的佼佼者,您开始负责新风公司之后做了哪些举措?
王总:因为我之前在空调公司也积累了一些管理的经验,开始全权负责新风公司后也对原来的管理做了一些调整,把我之前在管理上的一些想法进行落实,比如实行严格层级管理制度,每个人只对自己的上级负责,不会被其他负责人随意的调派,这样才能保证每个人做好自己份内的事,再加上我本身对于工厂比较熟悉了,对于工厂现场的工作方式也进行更为合理的规划,将公司的整体运行效率提升了,慢慢的公司也逐渐有了起色。到了2010年之后,公司就表现出了不错的发展态势,当年公司的产值翻了一番,再到2015年我感觉公司进入到了一个全面提升时期,对产品关键性能起决定作用的风机、热交换芯体作了全面的分析研究,以试验数据作为切入点,提出了一整套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通过近三年的努力,确实从各个方面都极大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的效率,为产品的性价比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在风机的研发上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开始针对性的研制新风系统的风机,提高了风机的效率,降低了噪音,让它更适应我们新风系统的需要。
当你用心做产品之后,最后总会在市场上得到反映。目前我对我们的产品非常有信心,我觉得经过这些年磨练,我们的产品已经准备好了,在今年应该会取得更大的成果。
记者:看来您在公司的管理上做了不少努力。
王总:管理也需要不断进步,我们从去年开始在公司内部实施积分制管理,目的是为了解决人的工作积极性问题,管理的核心是让做出更多工作,做出更多贡献的人能够得到更多。我们给每项工作进行评估,设计一个分值,当工作完成时参与者便能获得相应的积分,比如在产品研发上,研发得越多的人将得到更多的积分,不做事的就没有积分,每个月会对所有人的积分进行一个排序,对积分高的进行表彰,年底对员工发奖金和下一年加薪时也会参考他的积分值。除了常规的管理外,积分制还非常灵活,比如我们有一个新的研发项目我们马上就可以定出积分值来,然后让人去落实;或者有谁一个新点子,如果作用明显,我们奖几千分都可以;就是捡个烟头我们都奖两分,这有利于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有的人天天看起来很忙的样子,却不一定真的在做事,积分制的好处是做没做事一目了然。
记者:刚开始的经营不顺,是否让您后悔放弃原来不错的工作?
王总:没有,我做这个决定也是经过全面考量的。首先,我当时全权接手新风公司时就知道公司的经营情况,当时我也想得很透,就想搏一把,就算最后失败了,我当时也买了几套房了,实在不行就回老家收租过日子。
其次,我相信新风会是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早在2004年我到日本空调企业考察就注意到了日本的空调企业都有生产新风设备,当时觉得这种产品在日本还比较普及,而且也了解到发达国家在室内换气方面都有相应的标准,当时我们国家在这方面还比较落后,因为本身我们很多传统建筑的气密性就比较差,像我在老家的木头房子,住了几十年了,室内外的温度没有什么大的差别,所以也没有换气这种需求。现在我们中国的整个建筑质量提升了,特别是随着国家对于建筑节能要求的提高了,整个建筑的气密性有了非常大的进步,对于换气的需求也就凸显出来了。
记者:最初您对于新风产品在未来会有多大的市场总量有预估吗?
王总:这倒没有,我只是觉得新风会有一个良好的前景,至于多大的市场容量我也没想那么多。我只是单纯地觉得随着我们的经济发展,大家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改善,必然会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室内换气是关乎健康的,按照现有标准一个人一小时需要30立方的新风量。人在室内的时间长了,空气中会有各种污浊,二氧化碳是一种示踪的气体,我们可以通过二氧化碳的浓度来判断室内的空气质量,如果长期在二氧化碳浓度1000PPM以上的环境中工作,就认为是对健康有影响的。此外,像家庭装修可能会带甲醛等有害气体,如果不能排出,可能会诱发一些疾病,所以新风是十分有必要的。现在室外环境也不好,可能还需要给新风系统加装空气过滤器,减少PM2.5的进入。一个人在室内呆的时间要比室外多得多,因此新风将是未来建筑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我们有一个企业使命,便是“为人们创造健康的生活环境”。
记者:近些年越来越多的从业者进入到新风行业,您作为先行者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
王总:近些年做新风的很多,但做得成做不成关键不在早晚,而是在于有没有人才。我自认为在这个行业这么多年,对于新风这个产品的认识理解程度相对比较深,很多新进入的可能对新风产品的认知不够深刻。我觉得做制造企业,必须要在科研上有大的投入,在产品上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像我们普瑞泰的热交换芯,其效果并不比一些国际知名企业所生产的差,但因为我们的设计结构更为合理,所以使得我们的成本更低。我始终相信一个生产企业技术是最核心的,我也希望我们的技术一定在行业的前列,除了我们自己研发外,我们也与上海复旦大学有合作,希望未来能给我们带来一些高素质的人才。
记者:您提到一些国外的大企业,他们是否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竞争压力?
王总:我觉得没必要担心这些,行业的竞争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不过现在我们担心的问题是一些新进新风行业的大企业,他们的品牌可能有巨大影响力,很多对新风系统不了解的消费者往往会更注重于品牌,但这些大企业、老品牌下的新风能否让初次接触新风的消费者切实体会到新风的好处?如果这些企业只是单纯的拓宽市场,并没有拿出过硬的产品,消费者在使用他们产品后感觉并不好,可能从此对新风留下不好的印象,这对于新风这个新兴行业的发展非常不利。
虽然国内有些行业对于洋品牌有些偏爱,但我觉得只要我们国产的产品质量过硬是不用怕的。像空调行业,过去国产品牌与松下、三菱可能都没办法比,但是到了今天空调行业几乎全是我们国产品牌,比如格力、美的已经完全取得了消费者的认可,所以我觉得只要我们认真做产品是不用担心竞争问题的,时间会证明一切,我们一定要熬得住。
记者:就普瑞泰而言,我们的产品是针对住宅还是公共建筑?是通过哪种渠道销售?
王总:住宅和公共建筑都有,目前相对来说住宅会多一点,未来我们计划在公建上也要发力。销售方面现在与开发商做集采的也有,但主要还是做家装,通过经销商将产品直接卖给业主。此外我们的产品通过OEM的方式在欧洲也销售得不错,像德国、意大利、俄罗斯等一些国家,这些地区的销售也占到了我们总产量的一部分。
记者:目前国内市场上,是南方表现还是北方?
王总:目前就新风需求而言,北方的新风市场要大于南方,一是北方天气冷,开窗换气的时间更少,对于新风的需要也更强;二是近些年华北地区的空气污染问题,促成了新风系统的推广和销售。不过目前行业发展有一个误区,就是很多消费者认为有雾霾才需要通风,我们行业一些企业为了更好地推销产品往往也会强调雾霾的问题,但实际上有没有雾霾都应该有新风,新风的首要目的是改善室内环境。像我们2004年就开始做新风,那时候国内还没有这么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提出,根本就没有雾霾的概念,我们的新风过滤也只是过滤5微米以上的尘土,对于PM2.5的过滤效率是比较低的。
记者:看来目前国内消费者对于新风的认知还不足。
王总:是的,现在新风的推广有一个问题,就是已经装修好的家庭再装就比较麻烦,需要在墙上打洞,很多消费者就不愿意了。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这些年国内的柜式新风市场表现比较好,但柜式受限于产品本身原因,在换气量上与吊顶式新风机还是有一定差距。此外很多消费者可能就会选择使用净化器,但是净化器只能解决室内环境的表象问题,清除甲醛等有害物质,解决不了二氧化碳的问题,而且现在净化器市场也比较混乱,网络上很多几百块钱一台的净化器根本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我们希望有更多消费者享受到新风带来的好处,也希望借此体现我们的价值。我相信未来新风一定会成为标配,现在中国空调的市场有四、五千亿,新风与空调的装机量应该是1 : 1,未来市场至少应该有上千亿。目前新风的用户都是高收入家庭,未来新风一定会普及,普通家庭也会用,新风与人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像我一个朋友,过去没有装新风,睡觉会头痛,装了之后睡觉就舒服,某些特种人群对于空气质量非常敏感。
记者:您觉得目前新风行业有哪些问题?
王总:一是市场乱,一些企业标称的风量与实际风量严重不符,夸大自己的功效,造成市场上的不合理竞争;二是安装乱,不合理的安装不能让新风系统实现应有的效果,也给用户造成了不好的印象;三是宣传乱,本来消费者对于新风的接受度比较低,一些企业总想通过雾霾来卖产品,给消费者造成错误的认识。
记者:下一步公司有什么打算?
王总:我们目前营销方面比较弱,接下来我们计划全力提升我们的销售能力,我现在想引进更多的营销人才,没有人才的话一切都是空谈,此外我们还会加大经销商的返利,在工程上面也会有更多的投入。过去我们对于工程的重视程度不够,从2019年开始我也会去很多现场,人到现场的好处就是针对现场的具体问题可以当即拍板。
记者:目前房地产下滑对您加大工程的想法是否会有影响?
王总:房地产市场火热对我们的行业未必是一个好事,过高的房价其实挤压了我们的生存空间,比如现在很多一线城市都在限价,装新风和不装新风都一个价格,那开发商出于他利益最大化的考虑必然不会去装新风,对于消费者来说,高房价已经榨干了一切,他们已经没有能力再去考虑房子是否有新风的问题了。反而房地产不好,开发商们可能会为产品找卖点,这才有可能会给我们新风一些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