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北地区对俄农业贸易产业模式研究
2019-11-28常文瑄
常文瑄
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哈尔滨 150030
中国东北地区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粮食储备的“压舱石”。中俄毗邻,两国作为全球重要战略合作伙伴,一直以来不断拓宽合作领域,深化双边合作。而东三省农业资源丰厚,地理优势突出,应着力完善产业链建设及与俄罗斯的农业贸易合作模式,以求推进跨国电商发展和中俄农业贸易合作。
1 对俄农业贸易产业模式现状
1.1 中俄双边农业合作进程
农业生产合作:2019年7月,“中国大豆”在俄罗斯喜获丰收,俄罗斯多个部门表示,愿继续向中国投资者提供至少118万公顷的土地以发展农业。中国东北地区在地域与气候的优势下,加上独特的黑土地资源,配合现代化的农耕技术,可生产出优质的经济作物[1]。
农业劳务合作:俄罗斯远东地区人口较少、地广人稀,一直以来东北地区对俄罗斯的劳动力输出都存在许多问题:劳务输出管理不规范且阻力较大;市面上无资质的中介机构和个人的违规派出较多;出国劳务人员的安全和权益难以保障,且劳务人员未经过外派培训,其法律意识薄弱、扰乱市场秩序。
农业科研合作: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许多地区在土壤生态条件以及农作物类型上比较相近,且地缘相近,在农业科研合作方面,双方持续在气候治理、土壤资源、病虫害防治、农作物高效育种等方面进行交流合作。
1.2 东北地区对俄农贸效益分析
俄罗斯远东地区与中国东北地区山水相连,双边农业贸易在经济、社会、生态等多个领域为两国带来了红利。俄罗斯远东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人口密度低,俄罗斯正重点展现远东地区的经济活力,希望通过其独特的生态环境吸引其他国家与其展开开发合作[2]。这一条件也为中国东北地区发展农贸交易、缓解就业压力 及科研合作等问题提供了解决途径。
2 东北地区对俄农贸产业模式存在的问题
2.1 对俄农产品贸易初级化、利润空间低
农业产业链缺陷、农产品质量差:中国的出口农产品具有品种多、供给量大的优势,但中国农产品的质量曾多次遭受到国际社会的质疑。在粗放的生产背景下,我国农业产业链存在一定缺陷,整个农产品出口市场处于欠发达阶段[3]。而农产品生产过程机械化程度不高、农户生产力低、生产技术落后,以及生产工序缺乏标准规范,是导致农产品质量不高的主因。俄方出台的食品安全法对通关农产品的要求趋于高标准化,而现阶段我国出口农产品的质量良莠不齐,限制了对俄农贸流出。
出口结构不合理、农产品流通性差:东北地区农作物种类虽然丰富,但多数的农产品以其初级形态流入了俄罗斯市场,无附加产值的农产品存储时间少、价值低,在往来的经济中表现为利润低、销售渠道窄、延伸浅。此外,俄罗斯人口多集中于欧洲地区,远东地区的购买力无法与其相比,而运输至欧洲部分路途远,成本高,耗时长,且流程性被削弱。
2.2 信息技术发展建设落后、人才匮乏
双边合作中科技的辅助作用不明显,技术水平落后。此外,我国农业生产者普遍文化程度偏低,观念落后,对生产技术掌握程度较低。由于不平衡的区域经济发展,东北地区还出现了严重的人才外流现象,加之农业的特殊性,掌握农业科技的人才更是少之又少。
2.3 宏观经济环境导致两国贸易受阻
当今贸易体系发生了一些明显变化,这些变化让许多国家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种或毁掉现行贸易体系的变化对俄罗斯、中国以及其他一些国家均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如:中俄贸易易受国际市场的影响,近年来油价下跌就极大地压缩了两国贸易额。而且,中俄合作以政府为主导,这一合作模式的优势在于可集中力量办大事,用短的时间完成大项目,但其没有充分挖掘不同形态的市场主体,特别是私营企业、中小企业没有在其中发挥积极推动作用[4]。
3 北地区对俄农贸产业模式建设与完善可行性建议
3.1 推进国家级产业园建设,完善产业链
东北地区应当着力创设国家级产业园,整合生产、科学研究和检验检疫功能,并依靠科技、标准和品牌继续提高中国农产品品质和竞争力,保持中俄农产品贸易间的高端优势。
打造以双边园区建设为载体的农业产业链。在境外对沿边的重点水陆口岸和远东相关地区进行产业区建设的专项调研,再完善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建设,加强双方交流,增加与俄相关州区方面的磋商,以期形成“同步规划、同步运作、同步建设”的合作共建模式。在境内建立针对俄罗斯进出口贸易的农业企业区,鼓励在适当的地区建设外贸型食品加工产业园区,此类运作不仅有利于推动食品加工企业达到大市场份额、大产业潜力、大发展速率的水准,还能够推动整个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及产业质量向高精、绿色、安全的方向发展。
3.2 引进“共享农业”侧重科技战略,建设科技化智慧农业
东北地区可以引进“共享农业”,着重发展农业科学技术,加速完善农业生产设施、提高务农人员综合素质、加快土地规模化经营。另外需要大力推动智慧农业覆盖,选址设立重点农产业特色互联网小镇、智农小镇等,并以此为载体、以农业大数据全产业链平台为核心,推进农业全产业链的信息化,便于中俄间农业贸易的信息交换。
3.3 完善农产品流通制度,打造“互联网+”信息平台
早在2017年,中国就有“农业大脑·精准农业平台”等相关网络平台对农业产业链建设提供研究方向。东北地区应打造从种子到加工到分销物流、品牌推广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借助数据的可视化操作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5]。同时,应设置并完善配套管理制度,借助平台来优化对俄农贸中的农产品监管、运输、储存、销售、结算等合作项目。在发展过程中政府也应重视强调农业信息的特殊性和时限性,鼓励引导农民及农业从业者运用由政府构建的信息平台系统来提高农业效益。
3.4 建立东北地区农业物联网(大数据)示范及标准的创新体系
要发展对俄农贸中的农产品加工与流通,就要走可持续化、信息化、生态化的发展道路,就必须有先进的农业物联网传感器。对此,可以借助以色列世界领先的便携微型光谱传感器技术,来实现中、以、俄联合创新,建立以纳米电路传感器检测化学农残、污染物、新鲜程度的大型数据平台。建立东北地区农业物联网(大数据)的创新体系示范基地。首先由农委提供所检测的物理参数对拟参加的企业提供传感器样品和工作参数,定点由专业高温、低温检测耐受力的实验室进行标号检验。对于不符合技术参数或数据漂移问题大的产品不能进入示范范围。通过高低温实验验证的设备,经过财政采购走单来源采购,严把传感器质量关。
4 结语
本文为对俄农业贸易产业模式提供可行性建议,目的在于为双方合作建立上下游一体化产业模式,打通农业生产闭环、打破市场壁垒、挖掘仓储资源,并推动东北地区农业产业化进程,在东北振兴爬坡过坎的关键节点上有进一步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