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降低土地整治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2019-11-28刘自德

商品与质量 2019年51期
关键词:负面影响植被整治

刘自德

南京江地勘测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00

1 土地整治对生态环境构成的负面影响分析

1.1 对水资源构成的负面影响

土地整治对水资源造成的影响较大,易产生严重渗透情况,对地表径流构成危害。绝大多数地区水资源配置不均衡,所以无法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土地整治阶段对水文环境产生影响,而这也是致使水土流失、水流速度和河流流量发生变化的基本原因,如此一来必然会浪费大量水资源,对我国环境造成污染。

1.2 对土壤构成的负面影响

土地整治过程容易改变土壤的结构,使得土壤结构受到严重损害,如:某土地工程建设初期土地整治,改变土壤结构使土地种植更多植被,这时坡地开垦对土地地表、坡面构成的损害非常大,易引发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以及气候恶化等情况。除此之外,土地整治对土壤肥力造成的影响非常大,若仅通过提高土地产出率开垦荒地,必然会使土壤肥力、产力不同程度降低。如果土壤受到侵蚀,容易产生土壤养分过度流失的问题[1]。

1.3 对气候构成的负面影响

土地整治时对水资源、植被,以及土壤结构等构成的影响非常大,这时气候则会遭受直接的影响。地表受到影响后,空气中的颗粒物浓度发生变化,气候受到影响后直接关系到空气质量、环境质量。趋于该种条件下对人们的正常生活、生活影响较大。但科学、合理的实行土地整治有助于改善气候、城市环境,提高土壤防病虫害方面的能力,避免发生水土流失现象。

1.4 对植被构成的负面影响

土地整治时会降低植被数量、加大土地面积,使得植被覆盖率下降,所以容易发生自然植被数量减少、人工植被数量减少的状况。较多区域土地整治时,会影响到植被覆盖情况,长此以往不但无法保证植被的类型丰富,而且发生病虫害的概率加大。

2 降低土地整治对生态环境构成的负面影响对策研究

2.1 修建排水系统整治方法

部分土地需获取一定水资源、避免受到强降雨影响,这个阶段应该考虑到相关因素的影响,如果土地受到雨水浇灌产生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概率较大,因而应合理设置排水系统,加强对地形、地貌的观察,并构建相应的排水系统。降雨期间通过雨水过滤处理土壤中的盐分,确保地下水流向统一。一般情况下排水沟选用的为水平排水方法,构建明沟、暗沟使地下水位下降,促使土壤中的盐分充分排出,同时可通过竖井排水方法处理,降低占地面积的同时保证水量充足,建议有效调整地下水位,为日后维修工作提供良好的支持[2]。

2.2 土地工程生态重建方法

土地工程生态重建前,需要创设良好的植被生长土壤环境、地形地貌,联系具体情况重建地形地貌、对土地预测,各种类型土地均可采用相同工程技术实现生态重建的效果。同时应确保地形地貌的稳定性,以便严格控制水土流失问题。

2.3 保护耕作方法

地表为裸露的状态,土壤多为干燥、疏松的状态,因此容易产生较多灰尘,通过农作物秸秆对地表进行覆盖,旨在减少灰尘。大风天气下借助秸秆的作用能很好的阻挡灰尘,防止受到风对于土壤构成的危害,确保土壤存在足够水分,由此可见保护耕作能确保土地的正产效率、减少灰尘。

2.4 植被重建、景观重塑方法

土地生态环境恢复、重建,有助于植被恢复、重造景观结构,植被组成、结构,以及空间配置等,均需在生态学、土壤学、景观生态学等理论下,考虑植被生态、多样性、经济性等特点,结合区域气候、再造土壤的条件下合理应用本地物种、发芽率高、再生性强的植物,这个过程需正确看待生态过程恢复、生态功能恢复,中期植被恢复时作以植被结构观察、地表覆盖,以便保证植物的养分、水土功能,不断提高当地动植物生命力[3]。

2.5 废弃宅基地整治方法

废弃宅基地数量增加,复垦还耕利于填充土地,有效运用土地资源可避免发生资源浪费现象。土地整治阶段,一些农村地区进行合并制,利于对基础设施改进、合理运用限制的土地资源,使我国不同地区土地资源分配更加均衡、科学合理,从而有效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通过改善土地结构,加强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利用,从根本上处理生态环境问题,保证生态环境、土地整治为相协调的状态。

3 结语

土地整治期间对生态环境构成的影响较大,因此应将重点工作放置在降低对生态环境负面影响上。当前,我国土地资源减少,除了实行土地整治工作外需改善土地结构,加强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应用,从而为人们、动植物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使得土地资源的配置更加合理。

猜你喜欢

负面影响植被整治
基于高分遥感影像的路域植被生物量计算
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植被覆盖度变化遥感监测
“六乱”整治绘就宜居底色
沁水县端氏镇『六乱』整治不松劲
网络暴力对大学生思想的负面影响及其治理
追踪盗猎者
第一节 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 教学设计
网络语言对高中语文教学的负面影响与对策
福州市3年整治415个老旧小区 2020年计划再整治60个
由“媒介审判”困境带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