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提高建筑的安全性
2019-11-28方文娟
方文娟
(九江石化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南昌分公司,江西 南昌 330000)
我国的建筑行业一直以来都是事故频发的行业,建筑工程危险系数大、难度高,如果发生安全事故不仅会带来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还会让施工单位在该领域内名誉扫地。对施工单位来说,安全生产是生命线,任何时候都要把生产安全放在首位。但是就目前来看,很多建筑企业还是存在不少的安全隐患,因为追逐利益最大化不惜牺牲安全成本,造成大量“豆腐渣工程”的出现。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手段的不断改进,人们对建筑工程的安全性提出了新要求,建筑结构设计要经过重重把关,直到达到一个相对安全的水平。新一轮的材料和工艺革命也给当代的建筑施工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要重新审视结构设计对建筑工程的重要性,积极引进先进技术,保证建筑质量的安全性。
1 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1.1 抵抗自然灾害强度不够
我国是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在自然灾害面前,尤其是强震,建筑物倒塌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在地震中,我们发现很多建筑物的抗震能力都达不到抗震指标,在强震的时候不能维持较好的稳定性。除了地震,还有南方地区多发的洪涝灾害,由于建筑结构设计和使用的建材不合规范,容易使建筑物在雨水浸泡中垮塌,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在设计建筑时要因地制宜,全面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使用科学合理的结构设计方法,使建筑物能够在天灾人祸中保持稳定性,减少不必要的生命财产损失。
1.2 建筑结构设计不合理
由于建筑结构设者在设计时缺乏经验或者考虑情况不全面,使建筑结构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一般较正规的建筑结构设计都要经过多方面的审核,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实用性,但是还是存在很多建筑设计公司因为追逐利益最大化,只考虑公司的造价成本和利润,不重视建筑的安全性等问题,也没有制定合理规范的建筑结构审核流程,让大量“豆腐渣”工程在社会中威胁人们的安全。作为建筑设计人员,不能只考虑建筑物设计是否美观,还要保证建筑物的质量和结构是否合理。
安全事故发生的常见原因之一是建筑结构设计者对建筑安全的风险评估存在偏差,任何一分一厘的误差都有可能会导致安全事故。建筑施工单位常常把重心放在项目的完成上,赶工期而忽视安全生产问题。安全管理部门机构和体制不完善,甚至有些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部门就是由几个人随意拼凑,没有严格的管理责任规定,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是良莠不齐。由于缺乏安全管理机制,对建筑的建筑结构、质量安全、潜在风险和责任追究没有明确的保障,不能很好地管控风险。
2 提高建筑结构设计中安全性的有效策略
实际上,虽然建筑结构设计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有很多,但是只要做好前期的设计规划、做好安全监管、有正确的设计方案和高素质的施工人员,基本上就能排除绝大多数的安全隐患。其主要内容如下:
2.1 了解建筑施工现场状况
建筑结构设计的顺利进行首先要对施工现场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做好各项探测和质量检查工作,并根据现场状况对工作人员进行严密的组织和安排,并做好各项工作需要的材料,针对施工的不同区域做好人员的分工,最终还要以书面形式,将施工计划和工作安排落实到具体的负责人。在这个期间,必须要做好人力和物力的统筹工作,协调好施工部门之间的关系,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紧急措施。
2.2 成立专业的安全风险管理小组
专业的建筑安全风险监管小组相对于建筑结构设计者自己检查建筑安全问题更具有科学性和专业性,他们能够通过科学合理的监管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加大安全监管力度,排除建筑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存在的安全管理盲区。对建筑设计步骤、施工材料和建筑机械进行全方位的检查,对建筑结构设计相关的物品和存在安全风险的环节进行全面的风险排查,并且做好相关的检测数据,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要及时提醒工作人员进行排除,有效提高对于建筑工程风险要素的控制能力。对安全风险管理小组人员的选拔必须要选取专业的建筑施工人员,有一定的从事建筑安全管理经验,能够以专业的灵敏度察觉存在的安全隐患,降低建筑工程在结构设计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2.3 提高建筑结构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
工作人员的素质直接决定工程的质量,虽然引进高质量人才是需要比较大的资金支持,但是从长远来看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工程的工作质量。企业要具有战略目光,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不仅要关注国内的科技发展情况,也要放眼世界,抓住一切发展高素质人才的机会。
3 结语
建筑建筑结构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设计部门不仅要了解自己所负责的环节的工作内容,还要及时了解其他部门的动态,部门之间相互协调,减少因为沟通不到位造成的问题。另外,企业要跟进时代的步伐,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专业的科技人才,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