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建筑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措施探讨
2019-11-28王成磊
王成磊
(贵州建工集团第十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贵州 贵阳 550002)
质量和安全,作为一项工程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建筑施工的关键一环,如果不严加管控,会直接影响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财产和人身安全。一方面,在建造过程中,工人安全得不到保障,存在一定危险。另一方面,投入使用后,给居住人员的带来潜在风险。然而,事实上,大部分施工项目在这一方面的管理上都存在漏洞,或者说根本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更有甚者,有的项目工程还存在建造材料偷工减料的情况。下文将对这些现象做具体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措施,规避这些问题。
1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过程中的常见弊端
1.1 建造材料偷工减料,监管不到位
建造材料是一切建筑施工的基础,对建筑稳固性和安全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很多施工企业为了尽可能地扩大受益,会想方设法克扣投资成本,在建筑材料上“动手脚”。比较普遍的做法是,利用劣质材料来滥竽充数。这一行为直接损害建筑的质量和稳固性。同时,在管理方面,容易疏忽对材料的检查和监管。在质量检查时,投入的精力和成本不足,使不符合施工标准的材料流入施工过程中[1]。进而损害建筑质量和安全性。
1.2 管理者欠缺安全意识,监管方式陈旧
施工安全管理过程中,很多管理人员并非专业出身,受过严格的科班训练,而是半路出家,自身安全素养和管理知识不足。此外,行业内存在重经济收益,轻视安全管理工作的现象。对管理岗位人员恩多培养缺乏深度,流于表面[2]。最终未能建立起他们的安全意识,导致其业务能力不足。再者,建筑管理工作的进步滞后于建筑行业的整体发展,管理方式比较不落后,没能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和行业的脚步。管理方式普遍陈旧,管理方案的制定不注重从实际出发,未能充分考虑到建筑施工的个体化特性,与现实情况存在一定脱节。
1.3 建筑工人专业能力较差,施工素养有待提高
随着我国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和水平的提高,建筑行业进入一个蓬勃发展阶段。大量房屋建造项目投入施工,加大了对施工人员的需求,促使建筑工人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大量农民工脱离农村,开始在城市寻求工作机遇,其中很大一部分人都投入了建筑行业。但是受限于较低的文化水平,农民工普遍存在施工专业知识缺乏的问题,职业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施工造成了影响。一方面,对专业设备的操作不熟练,容易造成建筑资源的耗损,降低施工效率和质量。同时,也会增大施工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对施工安全缺乏认知和重视,对自己和他人的人身安全形成一定威胁,也会相应地增加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难度。
2 促进施工项目质量与安全管理水平提升的有效措施
2.1 源头把关:材料的引进要严加管控,加强质检
建筑施工材料的使用,数量上,需求庞大。类目上,种类复杂。可以说,一定程度上,所选材料的好坏对建筑的整体质量产生决定性作用。引而,要想对加强建筑工程的质量与安全管理,首先应该加大对材料筹备环节的监管和检测力度。做到从源头上加强对建筑质量的管控。首先,负责材料采购的工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建筑材料的相关知识,具备辨别材料优劣的能力,有效区分材料的好坏与真假。其次,在采购过程中,要认真负责,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对其进行质量审查。尤其在材料的型号、材质、质检证明等方面,更要严格检查,仔细把控。
2.2 管理把关:更新管理方案,健全监管与管理机制
企业要充分重视施工安全工作,缩小其与行业和时代发展的差距。唯经济效益马首是瞻,轻视施工安全的行为,结果往往导致建筑维护成本不断增长,得不偿失。因而,在管理模式上,不要一味照搬以前的方式,或者其他项目的管理方法。要充分依照现实情况,不断反思旧机制,并尝试创新,从而拟定出最优化的管理方案。首先,对安全员的培养要深刻全面,不要只是点到为止。要提高管理者的安全认知水平,着重培养他们的防护技能,从而推动其业务能力的提升。此外,还要形成施工现场的质量监管与安全管理机制。针对施工中碰到的质量或者安全相关难题,要及时处理,探索问题源头,并寻求解决方案。最后,要定期对施工建筑进行质量考核以及安全测评。做到阶段性工程符合预期后,再投入到下一个阶段的施工。从而确保整体的施工质量与安全。
2.3 技术把关:加强工人技能培训,提高专业度
加强施工质量,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必须重视对工人职业技能和素养培训。可以定期开展技能培训课程,帮助工人认识施工设备,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在反复练习的过程中,提升设备操作的熟练程度。以免在实际运用中出现失误,造成施工事故。此外,还可以组织安全意识宣讲会,向工人普及施工安全知识,展示相关案例,使他们明白不注重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会造成的严重后果。从而使工人们对施工安全引起足够重视。
3 结语
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质量与安全,不仅牵扯到建筑本身的使用年限、施工方的经济效益等问题,更重要的是,会影响到相关人员,包括施工工人和居住人员的人身安全。因而,必须重视建筑质量和施工安全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建筑拥有良好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