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常见问题和对策
2019-11-28柳汝春窦雷锋
柳汝春 窦雷锋
(山东瑞欣金阳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山东 泰安 271400)
建筑企业成本管理问题严重,阻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经过笔者的分析,建筑企业成本管理依然存在问题,如若不解决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来开展成本管理,不断优化企业成本管理,加强成本管理队伍构建力度,对成本管理方法积极完善,通过上述对策来提高企业发展水平,为我国企业的发展助一臂之力,这对于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也大有裨益。
1 建筑工程成本管理的原则
建筑工程成本管理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最低成本原则,之所以进行成本管理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降低成本,这也是每一个施工企业都在努力的事情,达到了降低成本的目的也就意味着中标的可能。除此之外,建筑工程施工中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成本增加,这些因素都是必然存在的,这就需要施工单位采取有效的措施方法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实现安全、质量、进度各方面的协调发展。第二,动态控制原则,建筑工程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成本管理工作也应该是不断变化的,施工初期要做好工程预算与资金计划管理,并针对可能存在的问题做好提前的预防、控制。施工过程中充分考虑材料市场价格、设备租赁、人工成本、施工进度等多方面的影响,实现对整个工程全面动态控制,保证工程顺利完成。
2 工程建设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成本管理权力与责任划分不明确
在企业成本管理中应对管理责任与权力合理划分,项目经济作为工程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应对企业董事会负责,从现阶段情况来看,企业在高层管理中未对管理责任与权力明确划分,导致工程施工管理质量的发生,对建筑企业经济造成较大亏损,为工程后期埋下安全隐患。
2.2 缺少高素质的成本管理人员
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重点是成本管理人员的素质,但是企业的现实情况是企业成本管理人员对市场动态了解不清楚,不能依据市场的发展观念,对成本管理的相关知识进行学习,缺少必要的成本管理手段,成本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成本管理的工作效率。企业缺少专业的成本管理人才,很多成本管理人员都是由会计人员兼职,对待成本管理也只是记录账目、财务核算、报表审核等基础的成本工作。
2.3 企业缺少成本管理意识,对成本管理的认识不足
现代企业的发展受到传统的企业内部管理模式的影响,企业对成本管理的认识不足,企业经营的重点放在经济效益最大化上,忽视了成本管理对企业发展的作用。虽然企业成本管理的目的是降低成本,减少企业的损耗,企业的成本管理是有条件限制的,既不能一味缩减成本,也需要关注企业的经济利益。
3 工程建设企业成本管理有效措施
3.1 对成本管理工作加以优化
为提高工程建设企业成本管理水平,企业还应对成本管理工作不断优化,首先,对管理体系加以完善,以项目经理为核心实施成本管理工作,在成本管理当中企业工作人员应对管理责任与权利有效划分,将逐级落实方法运用其中,使成本控制力度逐渐加强,企业成本效率大大提升。在实际工作中,企业部门应加强对材料及设备的管理控制,确保成本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3.2 对成本管理方法予以完善
此外企业还应对成本管理方法有效完善,通过信息技术提高成本管理效果。利用数据平台将生产、采购、成品库相关数据集中在一起,对材料供应商进行确定,使企业支出充分降低。另外企业在成本管理中还可运用战略成本方法,对企业内外环境进行协调,充分发挥出企业优势。同时,建筑企业也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状况,制定出更加科学的成本管理方案,从而满足建筑企业发展需求,为建筑企业建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3.3 加强成本控制意识
不管是企业管理人员还是企业普通职工,都必须具备足够的成本意识,能够认识到成本管理对项目发展及经济效益目标实现所具有的重要性,加强成本控制意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加强各层次人员对成本管理的认识,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定期实施成本管理制度的考核,保证他们对成本管理有正确的认识,能够在工作中将成本效益放在一个重要位置上,鼓励他们具备良好的成本意识,从而保证效益目标的实现。第二,加强职工培训,对于成本管理来讲不仅要具备思想意识,还要能够落实,懂得如何去管理。
3.4 培养高素质的成本管理人才
企业成本管理制度的实施,需要成本管理人员的执行效果,所以企业应该在成本管理理念的基础上,采取措施,增强企业成本观念。对企业员工进行宣教,培养员工从成本意识,然后采取奖惩策略,强化员工责任意识的前提下,鼓励员工学习相关的成本知识,重视员工创新能力的培养。
4 结语
现代企业要想生存下去,必须要重视成本管理工作,因为不管是国内的市场经济,还是国外的市场经济发展,企业的发展需要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还有挑战,而传统的企业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企业的要求,所以成本管理的创新很重要。企业需要按照内部的实际经营情况,制定完善的成本管理制度,最终才能进一步促进我国企业的现代化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