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万岁通天帖》,在大唐遇见王羲之

2019-11-27毛予菲

环球人物 2019年22期
关键词:王献之王羲之书法

毛予菲

《万岁通天帖》唐摹本,包括王羲之《姨母帖》《初月帖》,王薈《疖肿帖》《郭桂阳帖》,王徽之《新月帖》,王献之《廿九日帖》,王僧虔《太子舍人帖》,王慈《柏酒帖》《汝比帖》,王志《一日无申帖》。

每逢大乱,必有国宝的摧毁或流失。

1922年,困于故宫的末代皇帝溥仪,假借赏赐皇弟之名,从宫中偷偷运出大量字画古籍。这些精中取精的珍品,起初存放在醇王府内。1925年至1934年,在日本人协助下,这批国宝跟随溥仪一路辗转,先后被天津静园和长春伪满皇宫。1945年日本投降,溥仪仓皇逃出,国宝们被遗忘在一栋不起眼的小白楼里。伪满洲国兵乘虚而入,大肆抢夺洗劫,不少传世名作在混乱中被撕毁,身首异处。一时间,大量文物在长春街头以麻袋论价,有的被倒卖出国,再也无法收回;有的被送进灶坑,化为灰烬。

在这场文物浩劫中,王羲之家族书法临摹品《万岁通天帖》幸存下来。几经流转,这幅字作被掩埋在一堆部队用的作战地图和计划档案中。1954年,时任沈阳军区副政委的周桓发现了它,将之转交至当时的东北博物馆(现辽宁省博物馆)。自此,《万岁通天帖》终于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涯,成为辽宁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王羲之玩鹅图》,宋代马远绘。

近日,这幅名家法帖在“又见大唐”书画文物展中亮相,还登上了辽宁卫视《又见大唐》节目。“为什么在大唐文物展中,展出魏晋书法家的字帖合集?因为王羲之正是在唐朝时确立‘书圣地位,不少唐人都是王羲之的‘迷弟,而这一切,又都离不开唐太宗与武则天对他的推崇。”辽宁省博物馆学术研究部主任董宝厚告诉《环球人物》记者。

价值连城的临摹本

王羲之去世300年后的盛唐,太宗李世民可谓王羲之头号粉丝。“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心里仰慕的,手里模仿的,都是这位“书圣”。唐太宗倾尽全力搜求王羲之真迹,将得来的字作一一收藏内府,其中就包括《兰亭序》。对于这幅“天下第一行书”,唐太宗观赏了一生都觉得不够,还把它作为死后殉葬品,同其他书法珍品一起带入墓中。此后,王羲之鲜有存世真迹,流传至今的大多是欧阳询、诸遂良临摹的“唐本”。

万岁通天二年(697年),酷爱草书的武则天也开始四处搜寻王羲之字帖。王羲之的后人王方庆正是当朝宰相。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王方庆为武则天献出了其十一代祖王导,十代祖王羲之、王荟,九代祖王献之、王徽之、王洵,一直到他曾祖父王褒,王家一门28人的墨迹珍本10卷。武则天喜出望外,特别在明堂武成殿召集群臣,共赏王羲之真迹,还命中书令崔融作《宝章集》记录下这件大事。

虽然对真迹爱不释手,武则天却没有以帝王的权威将其占为己有。她命朝廷善书者,把纸蒙在真迹上,用淡墨细线勾出轮廓,再加以填墨,复制了摹本,收藏于内府;又把王方庆进呈的原件加以装裱,重新赐还给王家,还嘱咐王方庆:“这是祖先手迹,后代子孙应好好守护啊。”与唐太宗千方百计占有《兰亭序》相比,武则天心胸要开阔多了。

然而在后世流传中,王方庆没能守住先祖手迹,倒是武则天收藏的摹本流传至今。

《万岁通天帖》唐摹本的命运同样坎坷——先是到了明代收藏大家项元汴手中。项元汴精通鉴赏,藏品无人能及,却在《万岁通天帖》上栽了跟头。他花大价钱买下这幅字帖,发现居然是钩摹本,还有缺损,心疼不已。项元汴的哥哥项笃寿不忍心看到弟弟这副样子,便原价从弟弟手中买下《万岁通天帖》。他万没想到,这幅《万岁通天贴》正是当时最接近王羲之原作的摹本。

到了清代,《万岁通天帖》辗转到乾隆皇帝手中。和项元汴一样,乾隆也看不上这样一幅摹本。但也正因如此,《万岁通天帖》逃过了被“盖章狂魔”乾隆疯狂戳上印玺的劫难。

摹本在流传过程中慢慢残缺,还遭遇过两次大火——一次是明代华夏真赏斋大火,另一次是清乾隆年间乾清宫大火。如今,字帖仅存王羲之等7人、10通书翰,静静躺在辽宁博物馆的展柜中。

为什么一幅摹本也能成为国宝?“虽是临摹,但它忠于原作,甚至钩摹出原作的缺损。时间也赋予了它独特的印记,上面有唐代到清代收藏的记录,有岳珂、文征明等名家题跋,有两次火烧的痕迹。神形兼备的临摹功力和种种历史的机缘,共同造就了《万岁通天帖》的传世价值。”董宝厚告诉《环球人物》记者。

笔法中充满了最鲜活的人性

《万岁通天帖》又称唐摹《王羲之一门书翰》《王氏宝章集》,开卷两幅便是一代“书圣”王羲之的作品。“帖”指友人间的往来书信。作“帖”时的王羲之和写《兰亭序》时的王羲之大不相同。公元353年,王羲之与友人在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的兰亭饮酒赋诗,写下《兰亭序》。这是一篇完整的文章体例,有叙事,有写景,有思维上的逻辑连贯,有对人生现象的哲学议论。而王羲之的“帖”,更像面对面的诉说,用词干净简洁,情绪浓烈直接。

第一帖《姨母帖》,共6行42字,笔法端庄,笔锋圆浑。“十一月十三日,羲之顿首、顿首。顷遘姨母哀,哀痛摧剥,情不自胜。奈何、奈何!因反惨塞,不次。王羲之顿首、顿首。”——刚刚得知姨母死去的消息,悲伤哽咽,哀痛至极,不能自已。

第二贴《初月帖》是王羲之以草书书写的友人回信一封。“初月十二日,山阴羲之报。近欲遣此书,停行无人,不办。遣信昨至此。旦得去月十六日书,虽远为慰。过嘱,卿佳不?吾诸患殊劣殊劣!方涉道,忧悴。力不具。羲之报。”——昨天才到山阴,收到你上个月十六日的信,离这么远,收到信觉得安慰。你太牵挂我了。你好吗?我太多忧愁,真不好!真不好!行旅道中,心力交瘁。不想写了啊!

儒家的教养训练要求节制情感,喜怒哀乐不随意宣泄,但王羲之的“帖”,从来不遵守儒家的“励志”典范。面对诸多患难,他直接书写自己的真实心境,笔法中有墨痕牵挂,充满了最鲜活的人性。

王羲之的肆意恣情,颇有魏晋名士之风。他出身名门琅琊(今山东临沂)王氏,父亲王旷任淮南太守,伯父王导是辅佐东晋司马睿振兴山河、与其同坐御床“共天下”的丞相。“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中的“王”,指的正是王羲之的家族。

自小受到家学熏陶,王羲之极爱书法,7岁善书,12岁从父亲枕头下偷出《笔论》习读。有一年,东晋重臣郗鉴为女儿择婿,王府子弟听说郗太尉派人觅婿,都仔细打扮一番出来相见。唯东边书房靠东边墙的床上有位公子,袒腹躺着,摸着肚皮、若无其事。郗鉴知道后一拍桌子:“我要选的就是这样的人。”他来到王府,见此人既豁达又文雅,当场下了聘礼。“东床快婿”说的正是王羲之的故事,当时他16岁。

三四百年间书法风格的演变

《万岁通天帖》第三帖《疖肿帖》出自王羲之的堂弟王荟。王荟是王导的第六个儿子,也是最小的一个。可能因为年龄小,王荟备受父母宠爱,他的故事留下了更多人性的温暖。据《晋书》记载,王荟“恬虚守静,不竞荣利”。在饥荒年间,官至镇军将军的王荟以自家的米,熬粥赈济,救活了许多人。他的《疖肿帖》写了生活中一件“接地气”的小事——“吾疖肿”——哎呀,身上长了疖子,肿了,好疼啊。信中内容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蒋勋评价其字“笔法佻达、顾盼生姿”。

《万岁通天帖》里有王羲之第五子王徽之的《新月帖》。王徽之在“帖”中回复友人,其中一段是——“雨湿热,复何似?食不?吾牵劳并顿,勿复。”——春夏之交,南方梅雨湿热,郁闷滞塞。你吃了吗?旅途流浪中困顿劳累。不用回信了。信中问好简洁质朴,字也写得沉稳安静。

在书法史上,王徽之实在算不上有独创风格的大书法家,但也遵循了父亲的静穆雍容之风。关于王徽之,最为后世所知的是《世说新语》“任诞”“简傲”中的几则趣闻。传诵最广的一则故事是“雪夜访戴”——在山阴,一夜大雪,王徽之醒了,开窗,喝酒,屋外一片雪白。他开始吟诵左思的《招隐诗》,忽然想起住在另一地的戴安道,因此雇了小船,走了一整夜,天亮到了戴安道门前,却没进去,又坐船回到山阴。跟从的人不解,王徽之说:“乘兴而来,尽兴而返,何必见戴!”还有个故事也是大家熟悉的——王徽之借住别人的空屋,遍种竹子,别人提醒他这不是自己家,也住不久,不用这么麻烦,王徽之指着竹子说了一句千古名言:“何可一日无此君!”鲜明的个性呼之欲出。像其他魏晋名士一样,他追求思想自由,崇尚恣意生活。

左图:王徽之《新月帖》。 右图:王献之《廿九日帖》。

黄公望《剡溪访戴图》,描绘了王徽之雪夜乘舟探访好友的情形。

王氏家族的笔墨变化,始于王献之。作为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一代“书圣”的下一代,王献之成功创立了自我风格,与父亲并称“二王”。《万岁通天帖》的《廿九日帖》,书风安静平和、平稳内敛。当时的王献之还没有摆脱父亲的影响,但他的后期作品,如《鸭头丸帖》《新妇地黄汤帖》以行书走向狂草,笔势变化更多,线条流走速度更快,完全不同于父亲的风格。魏晋人喜欢品评人物高下,王献之的书法就常被拿来与父亲比较。《世说新语》“品藻”一章中记载——与王羲之交好的太傅谢安曾问王献之:你的书法跟父亲比,哪一个好?王献之答:固当不同。谢安继续逼问:有人好像不这样看。王献之说:外人哪得知。

王献之后又过百年,时间流传至齐、梁之间,王羲之的第五代族孙王慈与王志也成为善书者。王慈的《柏酒帖》《汝比帖》、王志的《一日无申帖》在《万岁通天帖》卷尾呈现,他们都继承了王献之的外拓笔势,与先祖王羲之的内敛截然不同。到了盛唐,这种自由挥洒并没有得到唐太宗的赏识;但一到北宋时期,撒野浪漫的笔墨之风找到了真正的知音——米芾。

正如蒋勋评价《万岁通天帖》:“其价值不只在其中赫赫有名的王羲之墨宝,还有字帖呈现出的王氏家族从东晋通过宋、齐、梁、陈,隋直到入唐,三四百年间书法风格的演变。”

不曾中断的文化理想 

王氏一族,人才辈出。家族书法得以在数百年间传承,得益于不曾中断的文化理想。

东晋至隋唐统一,朝代更迭、烽烟四起、生灵涂炭,南北朝经历了300多年分裂。《万岁通天帖》的作者王氏家族,正是这段动荡历史的见证者和参与者。王羲之8岁前,在山东琅琊度过童年。在偏安的岁月中,以王羲之为代表的王氏子弟都受到了良好教育,吟诵诗书,与亲友书信往返,在文人中徜徉周旋。311年,西晋永嘉之乱,王氏家族遭遇国破家亡,随司马王室从北方向南逃难,房宅、田产,一切贵重之物都带不走。如此仓促的逃亡路上,家族长辈王导渡江时,袖子里还揣了一卷钟繇的《宣示帖》。对于王氏一族,《宣示帖》并不只是一卷书法名作,更是在乱世之中,胸怀文化信仰的象征。

永嘉之乱后,琅琊王司马睿在建康称帝,成为东晋的开国皇帝——晋元帝。王氏家族迁居会稽山阴,继续肩负辅佐君王、稳定政权的重任。随族人到南方不久,王羲之听说自家祖坟遭破坏,悲从中来,提笔而作《丧乱帖》——尸骸满街丢弃、祖坟被随意刨挖,他“痛贯心肝”,一发不可收拾地诉说自己的绝望无助。笔走龙蛇中,王羲之写的是时代的无奈,也是一个迁徙家族在战乱中的无常感。

东晋偏安南朝百年后,王氏家族也稳定下来,年轻一代的子侄有了富裕从容之态。他们潇洒自在、随心所欲,活出了自我,于是催生出更浪漫恣意的書法风格。

以王羲之为代表的王氏一族,影响了从古至今几乎每一代学书者。从孙过庭到米芾,再到赵孟頫、董其昌,甚至八大山人,每个名号响当当的书法家都曾将魏晋王氏当成标杆,暗自努力、勤学苦练,极大丰富了中国书法的表现形式。一卷残缺不全的《万岁通天帖》,折射出一部颠沛流离的魏晋南北朝史,流露出一个文化世家对思想流转传承的笃定信仰,更是中国恢弘书法历史的根源缩影。

王羲之(303年—361年)

东晋时期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山东琅琊人,后迁会稽山阴。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近日,王氏家族字作合集唐摹本《万岁通天帖》于辽宁省博物馆“又见大唐”书画展中展出。

猜你喜欢

王献之王羲之书法
王羲之送字
王献之依缸习字
大书法家王羲之
王献之卒年
王献之练字
诗书画苑
王献之的文艺范儿
书法等
图说书法(三十九)
书圣王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