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处理公路软基的应用研究
2019-11-27高源
高源
摘 要: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公路运输事业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公路修建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遇到不良地基问题,象软土地基含水量高、压缩性大且强度低,极易造成路基失稳,为了更好地解决路基稳定问题,必须做好路基加固处理。该文在分析了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加固软基变形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其加固机理。结合某公路工程,探讨了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处理公路软基的效果。经分析可得,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处理软基效果显著,且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可进一步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软土地基;加固机理
中图分类号:TU473 文献标志码:A
0 引言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作为一种常用的软基处理方法,加固效果良好,能够有效处理高填方地基稳定和工期问题,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公路施工技術、工艺更加先进、成熟,人们对加固机理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近年来,在公路建设中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应用越来越多,不仅在公路建设中得到了广泛使用,还在工民建、机场、港口等工程建设得以应用,在超软土地基中的大量使用更加凸显出了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的优越性。
1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加固软基变形特点
因抽真空的原因,真空预压过程中在地基内可形成一个“水力梯度”,将源源不断地抽出土体内的水、气体,同时真空度向地基深处持续传送。此时,在“水力梯度”作用下,孔隙水压力将向有效应力转化,并在该作用下,土体逐步固结、变形。以克拉伯龙定律为标准,当“水—气—土”形成的地基系统满足该标准时,地基系统的输出、输入系统将达到一个动态的平衡状态。这种情况下,向深处传送的真空度将逐步停止,地下水位下降速率减小并停止,从而稳定整个地基系统。
当稳定真空度之后,膜下真空度可均匀分布,相比堆载下的土压力,地基上压力相同的土压力分布更为均匀。由此可见,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的应用,可降低路堤轴线、路肩之间的差异沉降。
2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加固机理
真空预压法、堆载预压法是构成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且聚集了两者的所有优点。通过真空装置,可抽出铺设在软基上密封膜下的水、气,并由真空负压、水头差形成于膜下,在此作用上,从竖向、水平向排水通道土体内的孔隙水加速排出,从而实现软基加固及增强地基承载力的效果。在膜下真空度满足80 kPa,经一段时间稳压之后,即可在膜上做堆载加压操作,经加压可形成一定孔隙水压力,再次挤压、排出软基孔隙水。在真空负压的助力下,孔隙水排出速度将逐步加快,从而实现联合效果,并加速完成软基加固目标。
在整个过程中,不会改变总应力,仅利用减少孔隙水压力的作用,来提高有效应力。也就是说,在真空预压过程中,仅形成球应力,不会出现剪应力增量,属于一种等向固结。在这种固结作用下,地基土体强度增加,稳定性也会随之增加,不会产生失稳情况。
3 工程概况
该路段存在较厚软弱地基土层,为保证路基稳定,必须做好地基处理工作。据施工现场勘查,地质情况见表1。为解决软基问题,避免路基沉降,决定选择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进行加固处理。
4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处理软基施工流程
(1)施工前,先做好测量放线工作,将控制桩等放出,随后清理干净表层杂物,如耕植土、树叶等。因该路段存在鱼塘,要求先排干鱼塘内的水,将淤泥清理干净。根据设计要求,做好施工场地平整工作。
(2)第一层砂垫层铺筑时,厚度设在30 cm。完成铺设后,可打设塑料排水板,随后进行第二层砂垫层铺设,厚度为20 cm。随后进行真空管沟开挖及铺设主、支滤管,在此过程中,还要安装好抽真空设备,并在指定位置埋设真空度测头,便于监测。
(3)第一层土工布铺设完以后,即可进行密封膜铺设,一般为2层,出膜做真空泵系统联结,并进行密封沟回填处理。
(4)第二层土工布铺设完以后,需埋设各类沉降观测标示,便于后期监测,并对预压前的标高进行检测。随后进行第三层砂垫层铺设,在80 kPa真空度以上进行预压施工。最后填筑堆积土,做沉降观测。
5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处理软基监测分析
5.1 表面沉降观测
在软基沉降分析中,表面沉降是最基础的部分,在公路路堤施工进度控制中,表面沉降变化对其影响较大,其一项重要的指标。该文以三阶段对土地加固过程中的变化进行分析。
5.1.1 真空预压阶段
经监测可知,在真空度由0 kPa~80 kPa升高过程中,日均沉降量为30 mm左右,最大日沉降量为53 mm,随着真空度的不断增加,沉降速率逐步减缓,日均沉降量也随之降低,最终降至11mm,则表明,在整个加固阶段,土体主固结变化速率属于一个逐步减缓过程,基本类似于堆载预压。
5.1.2 真空—堆载预压阶段
在此阶段,每一次堆载的同时,均会出现沉降加速,整体来讲,随着加载次数、堆载高度的增加,沉降加速过程将被延长,但沉降速率却呈下降趋势。该工程共设沉降板29块,分3次堆载,具体沉降量见表2。
5.1.3 联合预压阶段
通过观测,所有断面累计沉降量变化趋势具有一致性,呈现为前期阶段沉降速率大,中、后期逐步趋于稳定。相比其他超载预压,该阶段沉降速率收敛速度更大,可有效缩短联合预压时间。检测可知,该阶段开始阶段最大沉降速率为33 mm/d,结束阶段最小沉降速率为2.5 mm/d。整体来讲,在软基处理中,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加固效果良好,可降低工后沉降,并减少整个施工时间,相比一般10 mm/d堆载预压法,沉降速率更快。
5.2 水平位移观测
在公路路堤稳定性判别中土体侧向位移速率起决定作用。通过监测土体水平位移变化,可了解各个阶段土体侧向变形特点。
5.2.1 真空预压阶段
经观测,在砂垫层铺设之后,所有测斜管都出现了向外挤出变形情况,为20 mm水平位移量。在抽真空过程中,所有测斜管都出现了向加固区域收缩变形的现象,其中接近鱼塘的2号管最为突出,经30 d观测,水平位移为300 mm,这种情况下,在距离加固区域4 m沿线处出现了裂缝现象,这表明这种加固方法,可防止土体出现剪切破坏,相比超載预压加固法,加固效果更好。
5.2.2 真空—堆载预压阶段
每一次堆载的同时,都会出现挤出位移现象,通常在堆载1、2天后即可达最大值,并随着收缩位移,在3d、4d后即可达到稳定状态。在堆载过程中,向外位移最大的为第一堆载环节,以1~3号测斜管观测,见表3。第二、三次堆载时,向外挤出位移越来越小,呈降低趋势,最后达到20 mm以内。
5.2.3 联合预压阶段
此阶段,所有测斜管整体位移均向内改变,在预压时间增长的过程中,向内变化速度将越来越缓慢,最终达到稳定状态。1~3号测斜管整体向内位移量分别为18.7 mm、8.6 mm、24.5 mm。上述3根测斜管内,开始阶段存在最大日位移量,即2.0 mm,结束阶段为最小日位移量,仅有0.4 mm。因所有测斜管均出现向内变化,则表明在该环节真空荷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促使土体不断向内收缩变形。
6 结语
综上所述,在公路工程建设规模逐步扩大的今天,越来越公路修建在软土地基上,为保证路基稳定性,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路基加固处理。象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的应用,可有效提升工程质量,通过上述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
(1)为了更好地了解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的应用效果,该文对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加固软基变形特点及加固机理进行了阐述,从而确定该加固技术可达到提高路基稳定性的目的。
(2)依托某公路工程,该工程软土层深厚,在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基础上,经商议,决定选择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通过规范施工流程,可提高施工质量。
(3)施工后,通过表面沉降观测、水平位移观测监测软基沉降情况,由此得出,加固后可有效控制沉降量,可达到良好施工效果。
参考文献
[1]吴念一,陈伟东,刘嘉,等.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技术加固超软弱地基的试验研究[J].水运工程,2010(10):113-118.
[2]陈新建,赵法锁,张发明,等.真空预压软土路基沉降预测[C]. 2010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178-181.
[3]赵爱群.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技术在现代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0(9):108.
[4]赵振平.深厚软土地基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加固效果评价[J].公路,2014,59(4):38-43.
[5]张福海,陈雷,郭帅杰,等. 底部抽真空预压法砂井地基固结解析解[J]. 岩土力学,2014(10):2787-2793.
[6]何忠意,杨雄.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在横琴能源站地基处理中的应用[J].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116-121,128.
作者地址:河南省洛阳市西工区九都路6号院2栋1门3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