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对国人幸福感的影响在降低?
2019-11-27刘彦华
刘彦华
“您感觉现在的生活幸福吗?”面对这道调查题目,15.7%的受访者直言“非常幸福”,48.7%的受访者表示“比较幸福”,二者合计64.4%。虽然还有一部分受访者用“一般”“不太幸福”或“不幸福”表达了对于目前自身的幸福感受,但谈及未来,78.5%的受访者相信未来的生活会比现在更幸福。
2019年10月,《小康》杂志社联合国家信息中心,并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对我国“幸福小康”进行了调查。经过对调查结果和国家有关部门的监测数据进行加权处理,得出2019年度中国幸福小康指数为92.7分,比上年提升3.9分。
2011年,《小康》杂志社首次进行“中国幸福小康指数”调查时,只有79.9分。转年调查的“2012中国幸福小康指数”突破了80分大关。此后,“中国幸福小康指数”依然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今年则突破了90分大关。
社保比婚姻更重要吗?
“中国幸福小康指数”的测评涉及身心状况满意度、家庭生活满意度、社会关系满意度、生活质量满意度、社会环境满意度五大方面。本年度,国人对这五大方面的满意度均有所提升,其中身心状况满意度和社会关系满意度双双突破90分大关,分别达到91.3分和93.2分,分别比上年增加了4.9分和3.3分;家庭生活满意度和生活质量满意度继续保持领先,分别为94.9分和94.8分,分别比上年增加了2.4分和2.8分;社会环境满意度虽然得分最低,但进步最大,达89.1分,比上年增加了5.9分。
哪些因素对国人的幸福感受影响较大?“2019中国幸福小康指数”调查结果显示,排在“影响国人幸福感的十大因素”排行榜首位的是健康,78.3%的受访者选择了该选项;其次是收入,64.7%的受访者选择了该选项;再次是家庭关系,选择此选项的受访者占比为62.1%。接下来依次是社会保障(59.5%)、婚姻(56%)、住房(43.7%)、社交(32.6%)、环境(22.1%)、职业(19.8%)、个人能力(17.5%)。
在历年的同题调查中,“健康”“收入”“家庭关系”一直都稳居前三,今年同样没有例外。本年度,“影响国人幸福感的十大因素”榜单中,变动较大的是“社会保障”,成功打败了盘踞该排行榜第四名多年的“婚姻”,由去年的第七名上升至第四名,选择该选项的受访者占比也出现了大幅增长,由去年的26.9%升至今年的59.5%,增加了32.6个百分点。并且,这也是该选项首次进入该榜单的前四名。
据国家统计局和民政部数据显示,从全国范围来看,2018年结婚率仅为7.2‰,创下了近10年来新低。结婚率持续走低的背后,折射出的是巨大的社会和经济变革带给人们爱情观、婚姻观的转变。近日当当网董事长兼CEO俞渝与李国庆离婚互撕一事持续发酵,引起一片哗然。合则聚,不合则散。离不离婚虽然是两人私事,但为人处世要有最基本的是非观念和道德底线,作为所谓的“精英人士”,更应注意言行,为全社会作出示范,当好表率。
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安,也是民生之福。近些年来,中央和地方高度重视民生改善,推出了一系列“幸福工程”和“民生工程”。但是,居民社会保障作为改善民生的重大工程,究竟多大程度上促进了居民幸福感的提升呢?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杨秀丽曾采用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对此进行了专项研究。结果发现,社会保障是提升居民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之一,医疗保险能提升城镇居民幸福感,但对农村居民效果不明显。参加养老保险,农村居民幸福感会提升9.1%,对城镇居民幸福感影响不显著。杨秀丽分析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城镇居民在退休后养老金与退休前工资相比较有所降低,生活质量和水平因此下降,幸福感降低。另外,许多私营企业、外企以及个体工商户的养老保险并不完善,这也导致他们退休后享受不到应有的待遇。
为此,她建议,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各级政府应关注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对居民幸福感影响的作用,制定完善相关政策,更好地提高居民幸福感。要继续建立健全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加大社会保障投入,扩大基本保障制度的覆盖宽度和深度。要注意缩小城镇与农村之间社会保障的差距,优化基本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提高参保率。
如何有效提升公众的幸福感?接受“2019中国幸福小康指数”调查的受访者亦表达了他们的意见:59.4%的受访者希望提高工资水平,48.3%的受访者建议提高医保水平,45.7%的受访者期待提高养老保障水平,41.5%的受访者将关注焦点放在了改善医疗卫生服务,另外还有35.2%的受访者认为应该加大教育投入、改善教育服务。
除了钱,还要“自我”
职场理应是一个人实现自我价值、自我抱负的地方,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抱怨甚至责难。国人职场幸福感偏低这一点在“2019中国幸福小康指数”调查中亦有体现。按照惯例,“2019中国幸福小康指数”再次请受访者从孩子不听话、身体不好、缺乏母爱或父爱、成为剩女或剩男、失恋等近30个选项中评选出了“最让国人感到不幸福的十件事”,结果显示,排在首位的是身体不好,钱不够花位列第二,干不喜欢的工作排名第三,位列第四至第十位的依次是:家庭不和睦、婚姻不幸福、没有朋友、工作太累、成为剩女或剩男、睡眠不好、孩子不听话。
“最让国人感到不幸福的十件事”中,与工作相关的不仅占了两席,而且“干不喜欢的工作”选项首次进入了前三名。
“2019中国幸福小康指数”调查结果显示,影响国人工作幸福感的十大因素中,排在首位的是收入,83.4%的受访者选择了该选项;排在第二位的是单位实力,56.1%的受访者对此表示關注;排在第三位的是个人发展空间,55.7%的受访者受此影响;排在第四至十位的依次是:福利(43.9%)、个人兴趣的实现(28.5%)、个人能力的体现(18.3%)、工作为自己带来的社会声望(15.9%)、单位名气(12.3%)、职位高低(12%)、领导对自己的看法(9.6%)。
与此相对应的是,在目前的工作中令受访者感到最不幸福的前五位分别是:待遇低(68.2%)、累(45%)、领导不公(37.1%)、没有前途(33.6%)和领导无能(21%)。
不同的历史阶段,随着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影响工作幸福感的因素也在不断变化。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虽然收入依然是影响国人工作幸福感的首要原因,但个人发展空间、个人兴趣的实现、个人能力的体现等因素的影响日渐凸显。
这与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商学院院长陈春花的研究发现不谋而合。
陈春花是我国著名的管理学大师,在过去几年时间里,她陆续走访了华为、美的、腾讯、滴滴出行、阿里巴巴等众多知名企业,通过一系列调研,她发现,互联网蓬勃兴起给中国企业的组织形态和发展路径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其中最需要关注的一个变化便是“个体价值崛起”,由此,个人服从组织目标的“服从关系”转变为了个人与组织的“共生关系”。重视共生组织成员的个体价值是共生型组织改变的基础,其背后是“无我”的领导者带来的“组织下沉”,组织的权利和地位得到沉淀,每个成员被赋能,价值创造的主角变成了共生组织的每一个成员。在她看来,共生型组织管理是一种基于互助成长的新模式,“无我”的领导者帮助组织成员看到未来,强调组织成员的成长,在组织成员心中播种自我超越的“种子”,从而影响组织成员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让组织成员有能力创造未来。
那么,在国人眼中,究竟哪些职业称得上“最具幸福感”呢?“2019中国幸福小康指数”调查请受访者从近30个职业中评选出了“国人眼中最具职业幸福感的十大职业”。结果显示,排在首位的是艺术工作者,其次是自由职业者,再次是教师,位列第四至第十位的分别是政府官员、普通公务员、作家、农民、民营企业家、健身教练、导游。这也是艺术工作者首次击败自由职业者,荣登该榜榜首。
幸福城市,杭州继续领跑
幸福是人类的永恒追求。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幸福一词也逐渐与城市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建设幸福城市、促进居民幸福,正在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
2014年,《小康》杂志社联合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以及新浪网,并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在全国范围内的200个城市中开展了“你的幸福城市在哪里”万人大调查。由此归纳总结出了“幸福城市”的九大资本:第一是生活舒适、宜居;第二是生态美、环境优;第三是给市民以安全感;第四是拥有较高的公共服务水平;第五是有能为人民办实事的领导班子;第六是能为市民提供成长、发展的机会;第七是让市民实现居住梦;第八是有休闲的空间;第九是有活力、有个性。
那么,本年度,哪里成为了国人理想的“幸福之城”呢?按照惯例,“2019中国幸福小康指数”调查再度请受访者根据所见、所闻、所感选出了自己眼中最具幸福感的十大城市。结果显示,杭州排名第一,仍然保持着领跑态势。成都排名第二,上海排名第三,昆明、北京、天津、海口、重庆、西安、武汉分列第四至第十位。
(感谢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吕庆喆提供的支持。)
2005—2019年度中国幸福小康指数
小康榜
影響国人幸福感十大因素
国人眼中最具幸福感的十种职业
1 艺术工作者
2 自由职业者
3 教师
4 政府官员
5 普通公务员
6 作家
7 农民
8 民营企业家
9 健身教练
10 导游
国人眼中最具幸福感的十座城市
1 杭州市
2 成都市
3 上海市
4 昆明市
5 北京市
6 天津市
7 海口市
8 重庆市
9 西安市
10 武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