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现,让小语课堂更美丽

2019-11-27李晓舟

教育界·下旬 2019年8期
关键词:发现阅读美丽

李晓舟

【摘要】长期以来,语文课堂教学高耗低效的现象一直困扰着广大教师。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引下,深入实施发现课堂的操作模式无疑是一次生动积极的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通过“启学激思,设问定标”“研学深思,置问得法”“悟学反思,妙问创新”的学习策略,实现“有广度”“有态度”“有深度”“有力度”的发现路径,使阅读教学真正成为一种被引导的创造。

【关键词】发现;阅读;美丽

一、缘起问题,直面困境:理念难以照进现实,不能无缝对接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高耗低效的现象一直困扰着广大教师。语文学科,本应是一门最有情趣、最生动的课程,但诸多教师在教学中一味关注教学进度,一味追赶教学时间而鲜去关注课堂真正的主体——学生。无视学生作为独特生命个体的客观存在,无视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导致本该充满生命活力和张力的双向教学活动沦为死板的单项灌输,一篇篇有情有味、情趣盎然的文本,被分析讲解得支离破碎,变得索然无味、味同嚼蜡。老师教得疲惫,学生学得乏味。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开宗明义地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1]。在上述理念的指引下,我们的阅读教学该何去何从,如何进行?在日常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即使有了关注学生学习主体的意识,但往往不知如何实施或存在诸多操作误区。如有的老师在课堂上完全放手,任由学生天马行空地表达与想象,即使有了错误的观点,也熟视无睹,不敢也不愿纠正,就算是落实这一理念的“自主”“探究”课堂了……这恰恰说明,接受和认同语文新课程理念只是落实的前提,落实的真正难点是能够让理念照进现实,无缝对接课堂,从而使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真正发生改变。

二、且行且思,追寻成效:构建指向高效阅读的发现课堂

我们深切感到: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把握好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着实是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亦是不断探索的永恒课题。基于上述认知,我们开展了发现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提出了这样的发现课堂实施路径:启学(情境激思)、研学(探究深思);一问定标:我想发现什么?二问得法:我是怎么发现的?并指向一、主动发现搜一搜:有广度;二、合作发现议一议:有力度; 三、体验发现试一试:有态度;四、探究发现挖一挖:有深度。

发现课堂的着力点旨在从对文本机械的概念分析转为注重强调学生的自主发现、自主探究,关切学生的自主感悟、自主体验、自主创造,让学生在发现阅读中感知文本、品味文本、建构文本,在此基础上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提升自我。让学生在认知上,由不懂到懂,由不会到会,由少知到多知;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1.启学激思,设问定标,两度发现

(1)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主动发现搜一搜:有广度

【片段一】

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七十多年前,中国革命史上发生了一件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那就是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的长征。对于长征,你们有哪些了解?

生1:这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生2:长征是从江西出发,最终前往陕北会师。

生3: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生4:我还知道长征途中发生的动人故事,如《金色的鱼钩》《珍贵的教科书》等。

……

环节二:丰富积累,延伸课外

师:同学们,除了这首《七律长征》,你还知道毛主席写了哪些有关长征的革命史诗吗?

生1:《清平乐·六盘山》

生2:《忆秦娥·娄山关 》

师:看来,平时多阅读,多积累,多查阅资料信息,的确有助于拓展我们的课外视野啊。

片段一的《七律长征》,毛主席笔下这首波澜壮阔的史诗,表现了红军战士大无畏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有鉴于此,引导学生课前主动发现搜一搜,搜集有关长征和这首史诗的资料信息,能使他们对这一往昔峥嵘岁月、这一气吞山河的历史事件有整体的感知。同时,待文本学完后,再要求学生主动搜集毛主席的其他革命史诗,如《忆秦娥·娄山关 》《清平乐·六盘山》等,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延伸其思维广度。

(2)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体验发现试一试:有态度

【片段二】

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有位愛国华侨很想去九寨沟看一看,游览一番,但不知九寨沟在哪儿?九寨沟的名字是怎么得来的?有哪些奇妙风光?他打听到有一篇《九寨沟》的课文,便想问问大家,并请一位同学做他的导游。同学们先不要着急回答,不妨细细读课文,从文中找到答案,再提提自己的发现”。

环节二:体验角色,积累内化

师:“学完了课文,可是那位老华侨想邀请一位小伙伴做导游的事情还没着落呢。大家有没有兴趣来竞争一下呢?谁愿意做小导游,来介绍九寨沟?”

片段二中,《九寨沟》以生动优美的笔触,精心描绘了九寨沟奇丽美妙、蔚为壮观的自然景观,饱蘸着对祖国锦绣河山的热爱之情。这是一篇有着深厚的文本积淀及丰富的好词佳句的美文。“体验角色,积累内化”这一环节的设置,旨在让孩子们在内化文本语言的基础上,体验导游工作,进而以实践的态度去深刻体悟、运用语言文字,寓教于乐,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研学深思,置问得法,两度发现

(1)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探究发现挖一挖:有深度

【片段三】

探究表达“秘妙”,体悟侧面烘托的功用

师:作者要写的是扫路老人,为什么不惜笔墨去描绘天游峰呢?

生:峰越高、越险,越能烘托出老人扫地的艰难,也更能彰显老人的积极乐观、悠闲自得。

师(顺势小结):像这样通过描写其他事物从侧面突出人物形象的方法就叫“侧面烘托”。

师:如若这篇课文没有使用侧面烘托,效果会怎样?

师生交流、对话。

师:类似于这种侧面烘托,文中还有吗?相机让学生找出文中另三处侧面烘托。

(回顾《最后的姿势》,在对比中深化表达“秘妙”)

师:还记得咱们上学期学过的《最后的姿势》吗?今天再回顾一下,读一读,在表達上你有什么新发现?

师:如若将这两篇文本进行对比,大家认为一般情况下作者会从哪几个方面进行侧面烘托呢?

生:他人反应或表现、环境的刻画描绘、作者自身的感触等几方面。

师(相机点拨小结):像这样,我们学习一篇,就能够迁移至两篇、多篇,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片段三选自语文教材苏教版六年级下学期文本《天游峰的扫路人》,这是一篇写人散文,作者章武先生以极其生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游览天游峰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赞美了一位豁达开朗、自信乐观的扫路人,给读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本文最大的写作学习迁移点是侧面烘托,即作者通过天游峰的险峻、游人的疲惫、作者自身的洋洋得意,从侧面表现出扫路老人“不累”“能舍得走吗”等蕴藏于话语背后的知足常乐、积极乐观的精神品质。学生或多或少业已接触过侧面,如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最后的姿势》一文中通过三位旁观人物的对话从侧面烘托出谭千秋老师舍己为人、大爱无疆的高尚品质,但这些仅是只言片语,学生依旧停驻在模糊的认知层次上,尚未进行探究文本的深挖细掘。怎样进行侧面烘托教学,让学生发现表达方式,得意更得法呢?这篇文本的表达“秘妙”无疑为学生创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研学场。

(2)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合作发现议一议:有力度

【片段四】

以课文《孔子游春》为例,教学重点之一是引导学生深刻体悟水具有的优秀品质,然后着重让学生续说水还有哪些品质。

①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同学们,作者由看到的水,想到了水具有的优秀品质。其实文中有关水的描述并未写完,你看,一个“……”向我们透露了这个秘密。现在,你能否展开想象的翅膀,把水的品质续写下去?来,拿起笔,每人想一句。

②小组合作,对话发现:先在小组内议一议,然后推选一位小伙伴归纳小组成员的意见,并以小组为单位,参加全班交流。为了使本组交流获得好评,小伙伴们必须全力以赴,集思广益。

③集体交流,智慧点拨。

师:这一组的每个成员先交流,然后整合成一段有“水”的内容;

生1:水哺育一切生灵,它无私奉献。

生2:水勇往直前,不畏艰险,它有梦想。

生3:水滴石穿,水有毅力。

生4:“水往低处流”,水很低调谦逊。

师:由此看来——

生(小组四人齐):水是真君子啊!

……

片段四中,笔者借助学伴之间的合作发现,凭借集思广益,进一步拓宽集体智慧的广度。学生在交流中,一方面结合生活实际,一方面巧用联想,融入想象,基于小组合作的学习成果由此变得颇有力度与质地:“我们组读出了水有毅力,有梦想”,“我发现了水很低调谦逊,无私奉献”,学生说出来的素材丰盈了,写出来的内容立体了。教师智慧的点拨,要求组内每人将一句话整合成一段话,其实质是指向一种有序表达的语用实践,让学生不仅言之有物,更能言之有序,言之有理。文化的力量随即也在他们的内心落地生根,生长开来。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2]发现课堂,发现美好,让小语课堂更美丽,更有魅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16.

猜你喜欢

发现阅读美丽
我们创造美丽
平凡又美丽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不可错过的美丽配饰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