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美术教学对创造能力的培养

2019-11-27许玉梅

学周刊 2019年31期
关键词:创造美术培养

摘 要:在当前时代,美术教学有了较大的改变和发展,它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无疑有着其他学科不可取代的优势。这些优势不仅体现在作品的构思与技巧的独特上,还可以表现在学生对新材料的开发与应用上,以及对作品的独特的思维和见解上。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发挥美术教育的优势,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全方面渗透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美术;教学;创造;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31-0144-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31.133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造能力的培养是基础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而美术课程标准的提出,非常有利于学生作品创造力的提升。

一、正視学生的创造能力

现代心理学认为创造性是以探索和求新为特征的。创造能力通俗来说指的就是人在社会实践中产生新的想法,做出新的产品,创造出新产品的能力以及由此需要的一些意志、毅力等品德。创造能力也是人们根据一定的目标、任务、目的,在创造性活动中运用自己的知识、技能和智力等综合素质去获取某一新成果的能力。这种新成果可能包括一些新的发现、新的发明、新的设计、新的工艺、新的产品、新的制度等。

在当前,学生的创造能力则包含两层涵义:一是对外在事物的超越,二是对自身的超越。具体而言,“对外在事物的超越”的创新一方面对人类社会来讲是前所未有的;另一方面对社会某一特定群体来说则是全新的。“自身的超越”的创新对每一个作为独立个体的人来说都是新的,前所未有的。通常将对应于这一层次的人的创造能力称为“自我实现的创造能力”。因此,对于中学生而言,其创造性也不限于首创前所未有的新知识、新见解,更主要体现在对自我实现的创造能力上。这种创造能力应包括:在学习上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新知识;有丰富的想象力,喜欢出新点子和解决疑难问题,爱标新立异和发表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同时,自己善于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等。

创造能力的内涵核心就是产生新的想法的能力,即通常所说的创造性思维。所以,在中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必须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善于独立思索和分析,不因循守旧,能主动探索、积极创新的思维因素及思维能力。

二、美术教学中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美术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是全方位渗透的。教师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激励他们不断追求进取的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同时,教师要不断解放自己的思想,采用一些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去诱发学生的创作灵感,不能给他们套上条条框框,意在培养一代充满创造力的人才。我们应该高度强调尊重、保护、鼓励学生的自由和想象空间,让学生去发挥自己的特长,表现自己的个性,创造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教师只有大胆放手让学生去体验生活,才能使他们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一)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落实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在当前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即使在一个很窄很浅的专业领域,教师也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都传授给学生。因此,教师若不给学生留有自己思考的时空,就不可能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而且,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的发展必将带来教学方法上的革新。

1.激励教学法。提高学生的猜想能力,练就学生的质疑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鼓励学生大胆进行发散思维练习,同时激励他们不要满足于现有的结论,经常性地组织学生间的互相讨论,把思考和讨论过程中出现的可能性全部列举出来。

2.实践探究教学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紧密联系的。因为在任何富有创新精神的思维领域里,必须要加以深化、发展,必定要通过不断的探索、实践,才能得以提高和成功。所以,教师要把教学和实践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动手,多组织一些动手的活动,进一步通过实践探讨事物发展的规律。

(二)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应该尽可能丰富多样,以求进一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提高学生的兴趣,进一步与学生的生活相贴近。在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基础上,教师要注重发展学生的感知、记忆和想象能力,特别是要加强创作性、设计性的学习教学内容,开展创造性活动。同时,教师要重视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及创造性思维方法的掌握,进一步发展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学习评价

建立发展性学习评价体系。学生通过对学习过程、态度、效果等进行发展性评价,了解自己学习的进展。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人格,发展创造性个性品质,开拓创新精神,激发创造兴趣,锻炼意志和毅力,树立创造志向。

美术教育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所以,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不断学习、探究,积极研究,为培养具有创造力的新世纪人才而加倍努力。

参考文献:

[1]倪高武.美术教学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J].教育科研论坛, 2004(9).

[2]罗恩菲德,王德育.创造与心智的成长[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3.

[3]尹少淳.美术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 李 媛]

作者简介: 许玉梅(1977.4— ),女,汉族,甘肃民勤人,中小学二级,研究方向:中学美术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创造美术培养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