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尼泊尔与总统合影之后(手记)
2019-11-27赵益普
本报赴尼泊尔特派记者 赵益普
从尼泊尔采访回来已有一段时间,当时的经历与感受仍然深深留在脑海中。最初得知要去这个南亚国家采访,对它了解不深的我非常忐忑。驻印度的同事则对我说:“放心去吧,尼泊尔是我们的朋友。”
刚到首都加德满都,我便开始尝试联系“终极难度”的采访——尼泊尔总统比迪娅·戴维·班达里。邮件、电话、面谈……经过与总统新闻顾问马达夫数次沟通后,采访成行。我以往申请采访外国领导人,少则耗时10天,多则数月,这次我们仅仅花了3天时间。
采访结束后,马达夫发来了他抓拍的一张照片——班达里总统正在侃侃而谈,而我们一行人在倾听、认真记录。彼时的我没想到,这张采访尼总统的工作照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有多关键。
当中国领导人结束对印度的访问,从金奈飞往加德满都时,他即将下榻的酒店周围早早挤满了热烈欢迎的人群。对记者来说,这是绝佳的采访素材。当时打车路过的我立刻抓起相机,下车奔向人群。
拍照、录像、交谈,在人群里忙了大约10分钟,两名强壮的尼泊尔警察向我走来。尼泊尔旅游行业以外的英语普及率并不高,两名警察用尼泊尔语“训斥”了半天,我大致明白他们的意思是“这里不允许采访”,但无法向他们解释,记者证上的中英文他们也看不懂。情急之下,我给警察看了手机里采访班达里总统的工作照,他们立刻明白我是中国记者,顿时放松了警惕。其中一名警察用手指着远处一块巨大的展板——那是中尼领导人握手的照片。后来,他们还组织群众一起用尼泊尔语喊起了口号:“将跨越喜马拉雅的友谊推向新高度!”我立即按下录制键,记录下这珍贵的时刻。
不仅是警察,我在加德满都遇到的每一个人,无论他们是餐馆老板、报亭小贩,还是总理府门卫、外交部秘书,只要确认了我是中国记者,便表现出最大的善意,尽最大可能给予帮助与协调 工作。当我们要进杜巴广场采访中国援尼的文物修复团队时,售票的大姐甚至想帮我们把门票钱都免了。她说:“杜巴广场的九层神庙就是你们修复的,中国记者来报道,我们感谢还来不及,怎么能收钱呢?”
离开加德满都前,看着手里那张与班达里总统珍贵的合照,想起在这里每一个友善的瞬间,我心里默默地道别:“下次再见,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