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析氧电极处理垃圾渗沥液MBR出水的技术研究
2019-11-27高兴旺
郭 燕,高兴旺,戴 昕
(南京万德斯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 211100)
垃圾渗沥液是一种成分复杂的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不当将会对环境带来严重影响。常规处理工艺是膜处理方法(超滤、NF、RO、DTRO等),但由于膜污染及浓缩液出路问题,现考虑从非膜法工艺着手,探索一种垃圾渗沥液非膜法处理技术,避免浓液产生严重问题。而电化学方法无额外添加剂的加入,利用电能在电极表面反应,使废水内有机物及其他离子得以去除,相较于其他水处理方法具有能量效率高、反应条件及装置简单、工艺灵活、可控制性强、易于自动化等特点,可用于处理各类难降解废水[1]。但由于现有电极材料的电流效率低、能耗高、处理费用高,电化学处理生物难降解有机废水在国内外的工业化程度较低。因此,选用高析氧电极材料来处理生物难降解废水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2]。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装置与条件
试验装置尺寸20 cm×10 cm×0 cm,处理规模为50 L/d,如图1所示。装置采用10 A恒电流直流电源,内置5组阳极试验电极,尺寸为100 mm2×100 mm2,5组阴极碳钢电极,尺寸为100 mm2×100 mm2,阳极电极与阴极电极交叉放置,极间距为2 cm。装置底部布有穿孔布水管,通过蠕动泵实现被处理液体在装置内的循环。
图1 电解装置实物图
1.2 试验用极板的选取
选用江苏安凯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钛板作为基材,采用的5种钛基极板为Ti/Pt、Ti/PbO2、Ti/RuO2、Ti/SnO2SbO3CuO、Ti/BDD。
1.3 试验用垃圾渗沥液来源
针对安徽某垃圾填埋场渗沥液处理系统,取其MBR出水作为处理对象,COD为830 mg/L,氨氮为47 mg/L,TN为103 mg/L,电导率为13 000 μS/cm,pH为7.90。水体呈棕黄色,无明显气味。
1.4 模拟废水组成
富里酸构成中COD浓度为470 mg/L,Na2SO4浓度为0.25 mol/L。本研究通过改变溶液中氯离子浓度来考察Cl-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
1.5 检测指标及方法
1.5.1 电极析氧电位检测方法
在0.5 mol/L Na2SO4溶液中,以1.0~2.0 V(汞/氯化汞电极)为电极电势的扫描范围,采用1 mV/s扫描速度获得伏安扫描曲线,测定不同研究电极表面的析氧电位。
1.5.2 垃圾渗沥液中污染物检测方法
COD采用重铬酸盐法,氨氮采用纳氏试剂法,TN采用碱性过硫酸钾法,电导率采用电导率测定仪,pH采用pH测定仪。
2 高析氧电极筛选
2.1 各电极表面析氧电位检测分析
对各电极表面的析氧电位进行检测,Ti/Pt电极析氧电位≈1.35 V;Ti/PbO2电极析氧电位≈1.70 V;Ti/RuO2电极析氧电位≈1.15 V;Ti/SnO2SbO3CuO电极析氧电位≈2.0 V;Ti/BDD电极析氧电位≈2.30 V。其中,Ti/BDD电极析氧电位最高,达到2.3 V,其次为Ti/SnO2SbO3CuO电极,析氧电位达2.0 V。在垃圾渗沥液电化学处理过程中,电极表面可产生高氧化性物质,可更高效地降解废水中有机物。但BDD电极在制作过程中需采用气相沉积等方法制备,目前的设备制作水平限制了其工业化生产,尚无能够市场化应用的大尺寸BDD极板[3]。
2.2 各电极处理渗沥液MBR出水的效果分析
对垃圾渗沥液MBR出水进行电化学氧化试验,记录不同时间下渗沥液中COD的降解情况,电流密度采用25 mA/cm2,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不同电极板对渗沥液生化出水COD的降解情况
采用Ti/SnO2SbO3X电极对垃圾渗沥液MBR出水中的COD降解最快,其次为Ti/PbO2电极。这是因为Ti/SnO2SbO3X与Ti/PbO2均具有较高的析氧电位,电极表面产生大量的·OH,能够迅速高效地降解有机物,且Ti/SnO2SbO3CuO具有更高的析氧电位,其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更好。因此,在处理垃圾渗沥液MBR出水时,宜选用具有高析氧电位的Ti/SnO2SbO3CuO。
3 高析氧电极对渗沥液处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3.1 氯离子浓度对富里酸构成COD的降解影响
采用Ti/SnO2SbO3CuO电极在模拟高盐废水中进行电化学反应,控制COD废水内氯离子浓度、电流密度、溶液的初始pH值三个方面因素,考察氯离子浓度对高盐废水中COD去除效果的影响。试验中设计废水初始COD含量为470 mg/L,电流密度取25 mA/cm2,初始pH取7.0。
由图3可以看出,当[Cl-]=0 g/L时,溶液中COD随电解时间的增加无明显变化。随着[Cl-]的增加,COD去除效果不断提高,当[Cl-]达到10 g/L时,COD从470 mg/L降解至54 mg/L。由Ti/SnO2SbO3CuO电极的析氯析氧特性可知,随着氯离子浓度的增加,析氧反应受到抑制,电极的析氯活性大于析氧活性,电极表面产生更多的有效氯,有利于间接电化学氧化降解COD。而当Cl-浓度大于10 g/L时,其浓度的持续增加对COD的去除速率并无明显影响。这是因为此时系统中的电子转移为控制步骤,Cl-浓度的增加并不会增加电子转移的速率,因此COD的去除速率基本保持不变。
图3 Cl-浓度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
3.2 电流密度对COD降解的影响
分别将电流密度设为5、10、15、20、25、30 mA/cm2,考察在不同电流密度情况下Ti/SnO2SbO3CuO电极对垃圾渗沥液MBR出水中COD的去除影响,如图4所示。
图4 不同电流密度条件下COD降解效果
电流密度不同时,COD浓度均呈现先降低再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初始阶段,COD的降低主要源于废水中小分子有机物的降解,中间阶段,COD的升高是由于污水中的大分子物质被分解为小分子,最后阶段,COD的再降低是因为废水中的有机物基本被降解掉。在不同电流密度的条件下,Ti/SnO2SbO3X电极对此废水中COD的降解速度差别较大,电流密度越大,COD的降解速率越快。采用本试验装置处理垃圾渗沥液MBR出水,当电流密度分别为5、10、15、20、25、30 mA/cm2时,要将该废水的COD降至《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要求的100 mg/L,处理1 m3污水的耗电量分别为:9.94、21.25、26.65、18.48、15.53、33.81 kW·h,当电流密度为5 mA/cm2时,需180 min,而当电流密度为25 mA/cm2时,只需40 min。综合处理时间和能耗考虑,25 mA/cm2是该系统电解时的最佳电流密度。
4 结论
Ti/SnO2SbO3CuO电极具有较高的析氧电位,其表面可产生大量的·OH,较好地降解废水中的COD。在垃圾渗沥液电解试验中,Ti/SnO2SbO3CuO较其他电极表现出较高的COD去除能力,最佳电流密度为25 mA/cm2。Ti/SnO2SbO3CuO电极可将垃圾渗沥液MBR出水中COD降至小于100 mg/L,达到《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表2排放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