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科学课堂中如何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019-11-27林梅芳
林梅芳
(福建省南平实验小学 福建 南平 353000)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种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推动学生科学学习的内在动力,对其终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可见在科学课堂保护孩子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觉得“保护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打造趣味课堂、培育好奇心和求知欲
科学课堂是科学教学的主阵地,孩子们大部分的科学学习、探究、实验都在课堂上完成,因此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应该课堂做起。作为科学教师应该认真研读课标、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创新教学思维,创设趣味课堂,让学生对科学课充满兴趣和喜爱。
如在六年级下册《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一课中,老师采用地下党传密信的方式引出课题,学生的作为接收密信的交通员,要通过自己探究实践来揭示密信的奥秘。这样有趣的课堂让学生不仅上课时热情高涨,下课后任然兴奋异常。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喜欢丰富、多元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喜欢在做种学、玩中学。因此,科学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尽可能多让学生动手、动脑,而不能仅仅是单纯的讲授式教学。
2.创新教学程序,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各个地区的科学教学资源不同,不同地区的学生月存在着差异,教师应据此对教材做适切性处理。这说明科学老师不能总是“照本宣科”、“用教材教”。而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优化处理,创新教学程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如六年级下册《减少丢弃和重新使用》本来是一节教枯燥的交流汇报课,在以往教学中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课堂较沉闷,教学效果也不理想。经过思考,我把这节课与校本课程整合,让孩子们发挥想象,用各种各样的废旧物品进行创意制作,并把这些制作作品送给自己的亲友、老师、同学等。学生的学习热情非常高,他们把各种各样的废旧物品加工成了漂亮的工艺品、实用的工具和有趣的玩具。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使学生认识到废旧物品可以进行重新利用,也很好地锻炼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在五年级上册《食物链和食物网》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如果仅仅通过幻灯片和老师的讲解很难理解什么是食物网以及食物网中各种成员的关系。在以往教学中往往老师讲得费劲,学生学的沉闷,课堂教学效果很不理想。于是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把班级变成了田野,学生们分别扮演田野里食物网的各种成员,通过拉绳的方式来表示吃和被吃的关系,最后通过剪断“灭绝生物”手中的线条,来模拟部分生物的灭绝。通过亲历这样有趣的课堂活动,学生们不仅理解了食物网,也感受到了食物网中一些成员的灭绝会给整个生态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很好地突破了这节课的重难点。
3.关爱尊重学生,呵护好奇心和求知欲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爱的滋润,学生时代当然也不例外。作为教师,创设平等、宽松、相互尊重的课堂环境是爱孩子的重要方式。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不能总把自己当成课堂的“领导者”,而应该和学生平等交流,这样学生才敢在课堂上说出自己的想法。尤其是在对待”后进生”,部分老师在潜意识里会认为“差生什么都差”,“他平时不听课肯定考不好”等,这样的观念会在课堂上左右我们的教学行为,严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记得入校的第三年,我去接一个新的班级,有一次在上“解剖蚕豆种子”活动的时候一个平时不怎么听课的男孩一直举手,但是由于他平时上课不是很认真,我总认为他说不出什么,一直没请他起来回答问题。最后他忍不住了就自己站起来要说话,但是我却粗暴地打断了他,并请他坐回座位,这位男孩很沮丧,一节课都耷拉这脑袋。课后男孩找到我,他对种子的了解让我大吃一惊,原来他爸爸就是“农技站”的专家,他从小跟着爸爸研究植物,对植物了解比我这个老师还多。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我主动向男孩承认自己的错误,并鼓励他回去把自己知道的种植的知识整理出来下节课给大家分享,第二节课男孩做了精心准备,他的分享获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我趁机表扬鼓励他,希望他不仅仅是一个“小植物学家”,更能成为一个“小小科学家”。从那以后每节科学课小男孩特别认真,真正成为了班级的“小科学家”。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作为科学教师,只有努力学习、认真备课、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与学生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关爱尊重学生,才能更好地呵护好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