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培养小学生数学自主探究能力之浅谈
2019-11-27杨平
杨 平
(四川省阆中市文成镇云台中心校 四川 阆中 637400)
小学数学以学定教课堂教学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结合小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和学习情况来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以学定教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是新课程背景下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要求,对小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以及数学思维的培养能够产生重要的影响。本篇文章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分析小学数学以学定教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希望能够对小学数学教学产生一定的借鉴意义。
1.营造和谐课堂,赢得学生信任是实现自主探究的前提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实践证明:学生在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心情舒畅的情况下,思维最活跃,实践能力最强。这就是说学生学习在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中,有不怕失败的心理,有充分交流的机会,有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因而,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现代学生观,确立服务意识。其次要热爱每一位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有所发展。把微笑带进课堂,及时鼓励学生,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评价,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
2.体现扎实功底,适时有效讲解是实现自主探究的关键
教师的责任主要不是“教”,而是指导学生“学”。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因此,教师不能满足于学生学会,而是要重视引导学生会学。课堂上我十分注意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启发并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方法,不断促成学生由不知到知的转化。在课堂上努力做到“教”致力于导,服务于学。
2.1 激情导课,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新课的引入关系到学生是否能主动学习新知识的关键。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前我采用创设不同情境引入课题。课中我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唤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情趣,让学生一上课就进入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数学世界,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2 适时点拨,促进学生主动探究。主动探究强调学生是主体,强调学生要通过能动的创造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但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不是对学生放任自流,也不是不需要教师教,而是重视教师的“导”。课堂上我抓住时机,抓住关键,在学生的疑惑处、教材的精华处、深奥处等地方进行点拨,激发了学生主动学探究的积极性。例如“能化成有限小数的特征”一课,我问学生:“这些分数中有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有的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这是为什么呢?”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屡屡碰壁。当学生思维出现“中断”或“偏离”时。我不再让学生漫无目的的争论。而是启发学生把分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看看你能发现什么?一句话,使学生找到了思维的突破口,很快便找出了规律。接着,再出示7/35、9/18先让学生判断,再进行验证,学生心中不免产生疑惑:为什么这两个分数的分母除了2、5以外含有其他质因数,却能化成有限小数呢?学生通过分析比较,最后让学生认识到在发现的规律前面不得补充个“最简分数”。课堂上,我适时适度的对学生进行点拨,能促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实现自主学习。
3.开展有效学习过程,充分到位训练是实现自主探究的根本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这说明每一个学生都有主动学习的愿望和需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努力发展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动”起来,使他们的所有感官都充分的发挥作用,使学习的各个环节都得到优化,训练处处到位。
3.1 优化“看”的过程,观察到位。观察是一种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直觉,是人们认识事物,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数学观察能力强的人,善于发现图形的特点、数量关系的特征和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惊醒正确恰当的判断,合乎逻辑的推理和准确迅速的运算。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比较重视对学生数学观察能力的培养。例如:六年级,在学习《圆的周长》一课,我引导学生观察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首先用电脑出示三个不同大小的圆,组织学生观察比较,得出结论,圆的周长与直径有关,那么,他们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再让学生动手操作,量一量直径与周长的长度,并计算出它们的比值,接着,让学生观察这三组数据,你能发现什么?学生通过操作、观察、讨论,得出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三倍多一些。最后,再利用电脑演示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此时,教师无需要更多的语言,便将不易的内容清晰、形象、生动地展示与学生面前,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2 优化“做”的过程,操作到位。我在教学中通过摆、拼、画、制作、演示、实验、练习等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例如:在教学《三角形三边关系》时,我把自主权交给学生,并鼓励学生不要被书中现在的结论所束缚,大胆实践,勇于创新。首先让学生拿出10cm、8cm、7cm长的三根小棒,在桌子上摆三角形,学生非常轻松自如地摆出来了,接着又让学生拿出10cm、4cm、5cm长的三根小棒摆三角形,结果学生怎么摆也摆不出来。然后提出疑问:“同样都是三条边,为什么后三根小棒摆不出三角形呢?”请同学们讨论。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创设自主探究的情景氛围,多给学生机会,多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励学生不断积极自主探究、乐于发现问题、乐于解决问题、最终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习惯、能力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