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解决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9-11-27高敏
高 敏
(甘肃省静宁县第二中学 甘肃 静宁 743400)
1 问题解决式教学概述
问题解决式教学就是问题教学法,该教学方法是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条件下,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在正式上课前进行预习,然后将自己不懂的问题向老师提出疑问,教师通过对学生们问题的分类整合,将典型的问题在课堂上拿出来供学生们一起讨论研究。问题解决教学法具有的特点和优势包括以下几点:首先调动了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因为教师在提出问题以后,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会主动思考然后讨论,注意力集中会专注地投入到问题思考分析和解决中。其次,问题教学法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引导使学生自觉地加入到问题讨论中,不但提高了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在和同学们的讨论以及教师对问题的拓展引导下,学生的思维也朝着宽和深的方向发展,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高。此外,问题解决式教学是为了提高学生自主参与的兴趣,提升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在应用该教学方法时,教师要注意人性化教学,使问题教学法发挥最大的价值。
2 问题解决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1 创设问题情境,吸引学生兴趣。问题解决教学的第一步是要结合高中数学和学生们的特点,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这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必须从学生实际着手,结合学生们熟悉的生活场景设计生活类数学问题。比如在教学指数函数时,可以以“在棋盘上放米粒”的故事作为问题情景;又如在教学分段函数时,教师结合学生上学经历设置情景,对学生上学途中的历程绘制函数图像。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们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快速帮助学生融入到课堂中。另外可以选择具有探索性或开放性的问题,比如在学习不等式性质时设置这样一个问题情境:鞋盒厂生产了一批长方形的硬纸板,长宽分别为80cm和50cm,要做一个加盖的长方体鞋盒,要求学生们设计出体积最大的长方体。
2.2 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索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学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需给予恰当的指导,要求教师关注课堂上每一位学生的表现,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但是同时也要注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及时对学生们课堂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总结。教师应当鼓励学生们提出质疑,并对他们的质疑精神进行一定的表扬,激发学生发现、质疑和思考的能力。在学生解决完一道数学问题以后,除了表扬鼓励还应该引导学生对该问题涉及到的相关数学知识的概念、性质等进行了解,然后由数学公式推导出计算方法。课件,问题解决教学对教师的要求很高,不仅要有极高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引导艺术。
2.3 指导学生解决问题,对整个课堂进行总结归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问题解决教学法,更应该重视的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所以在课堂上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题意,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教师应该指导学生了解问题涉及到的知识点,为学生问题的解决提供依据。接着指导学生找到已知条件和问题间的关系,在和其他学生的讨论中选择正确合理的解决方案。在一个个数学问题解决以后,教师还需要对整个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归纳,分析学生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实际的学习结果。在对学生的评价中重新理清教学思路,可适当调整教学计划。而对于学生而言,也能在自我评价、互评和教师评价过程中形成对数学学习的整体认识,选择适合自己的解题思路,同时调整以后的学习计划。
2.4 避免形式化的教学,注重数学基础。为保证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该结合学生们在学习高中数学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运用问题解决教学法开展相关教学。比如高中部分学生往往喜欢钻研数学难题,忽视了数学基础性问题,导致在考试中出现了眼高手低的情况。这是因为在高中数学与考试中,数学基础知识的比例达到了80%,如果一味钻研难题忽视了基础问题,在考试中肯定难以得到高分。所以教师应该避免形式化的教学,应用针对性教学方式,注重对数学基础知识的传授。比如应该解决问题总结引导相关数学知识的概念,夯实基础,然后再引导学生开展下一步学习,这种渐进式的学习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数学学习的有效性,帮助学生在实际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3.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数学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应该冲破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创新教学方法和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解决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为目标,在基于学生实际情况、高中数学特点以及学生兴趣的基础上,采取问题解决教学法可有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当然教师自身也应该不断加强修养,提高问题解决教学应用的灵活性和有效性,真正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