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里的小学数学课程资源开发及应用研究
2019-11-27李连芹
李连芹
(河北省迁安市闫家店乡隔滦河初级小学 河北 迁安 064400)
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生活价值,教学资源不应局限于课堂,而是要延伸到课下,让小学生真正的动起来,提高数学认知与应用能力。受定势教育思想的干扰,有些数学教师对课程资源的理解不透彻,片面的认为教材和挂图等直观教具就是全部的课程资源,忽视了校园内的资源,不能让这部分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提示我们:课程资源要由国家课程到校本课程,由课上教材到课下生活,只要符合数学学科要求和学生需求,能引发学生思考探究,培养应用意识和创新体验的都可以整合到数学课堂上。因此,如何开发校园里的小学数学课程资源,利用校内课程资源提升教学质量,就成为了每一名数学教师应该深思的课题,本文从以下几点论述该课题的研究方法。
1.树立课程资源观念,强化开发意识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家园,具备丰富的课程资源,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树立新型的课程资源观念,善于挖掘和拓展,使校内资源更好的为师生服务。比如,讲冀教版《辨认方向》时,教师要引导小学生经历方向的辨认过程,发展小学生的方位感,能够根据一个方向去辨认其他的方向。首先教师让小学生辨认教室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有的小学生反映很快,立即指出了东边,并说东边是太阳升起的方向。然后教师引导小学生继续辨认其他的方向,理解方向具有相对性的特点。然后教师和小学生一起走到操场,站在操场中间,要求小学生辨认东南、西北等方向,小学生都积极的互动交流,收到较好的效果。最后,当学生对方向有个基本概念后,教师进一步深化训练内容,请小学生思考:学校图书馆在教学楼的什么方向?学校篮球操的东北方向是什么建筑?
2.利用校园文化资源,提高参与热情
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文化资源,这些资源是很好的教学素材。小学数学教师要结合实际,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资源,提高小学生的参与热情,实现数学课程的创新和高效。比如,讲冀教版《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以前我们用的方法是通过测量法和数格法进行操作,小学生容易产生厌烦感,使教学效率下降。因此,数学教师应打破常规,开拓思维,引导小学生去发掘校园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物体,并去计算它们的面积,培植自信心和探索精神。教师可提出如下问题:你能通过测量计算出长方形的跳远沙坑和门卫正方形的窗口的面积吗?教室内前黑板的长度为4.5米,高度为1.4米,求黑板的面积?黑板所在的墙的长度为8.6米,高度为3.8米,如果要粉刷这面墙,请算出粉刷的面积。通过设计贴近生活实际的问题,有利于拓宽小学生的视野,使小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深化所学面积知识。
3.合理配置课程资源,开阔学习思路
小学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必须要走出误区,多角度、多层次去开发校内资源,并对各种教学资源进行合理配置,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数学教师应把握小学生的个性,切实开阔小学生的学习思路。比如,讲小学数学应用题物价折扣问题时,很多小学生一提到应用题就发愁,有的小学生不会梳理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有的小学生不会单位换算,从而导致错误。为了提高小学生的解题能力,数学教师积极营造校园超市物价折扣情境,学生在购物活动中体验折扣的概念,优化课程资源利用效率。本节课师生将课堂放在校园超市门口,教师扮演小超市店员,学生扮演顾客,教师用白板展示校园超市里的打折信息:一支钢笔20元,现在优惠20%;篮球打完七五折的价格是30元;文具盒原价10元,现价8元。然后让小学生思考问题:钢笔的现价是多少元?篮球的原价是多少?文具盒打了几折?这些问题让学生通过购物、合作讨论等方式自主解决,开阔了解题思路,有效保证了学会对折扣概念的理解及运用。
4.发挥隐性课程优势,实现学以致用
小学数学教师要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结合起来,相互配合,互促共效。隐性课程在校内课程开发上占据重要地位,有利于改变课堂现状,活跃课堂氛围,消除小学生的抵触情绪。比如,讲冀教版《统计与概率》时,当讲到统计图的时候,涉及到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等。小学生容易注意力不易集中,班级氛围难以掌控,这时数学教师可以发挥隐性课程的优势,让小学生快速整理出班级中男女同学的数量比例,并制作成统计图,对既快又准的小学生给予奖励。这时小学生都积极的参与制作,注意力又集中到了课堂上。教师留足学生展示自己画法的时间,让学生互相交流,从而学会用最佳的统计图来表示数据。通过数学教师巧设的各种训练活动,小学生对数据统计有了新的认识,能够根据统计结果做出简单的分析,实现学以致用。
总之,小学数学应注重开发和应用校园内的课程资源,提高小学生的对数学的敏感度,引导小学生从不同的方向思考问题,从而提高实践能力和数学素养。在新课程引领下,数学教师要合理利用各种资源尤其是校园资源创设数学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思维,把校园内数学资源很好地应用到数学课堂之中,提高数学应用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