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新常态课堂融入互动式教学的研究
2019-11-27郑惠萍
郑惠萍
(惠安工农学校 福建 泉州 362100)
初中设置历史学科的目的旨在教育学生认知和了解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明以及历史事件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巨大影响,通过学习历史,树立正确的个人价值观、社会责任感。而学好初中历史的前提就是要掌握合理、有效的学习方法,进而收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1.互动式教学的实际意义
教育的宗旨在于育人,而初中历史学科正是通过展现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以及世界历史宝库中的精髓,使学生的思想和精神受到洗理,进而实现育人的效果。通过引入互动式教学方法,可以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1]。
1.1 以兴趣为切入点,开展课堂互动式教育。学好历史首先要对历史感兴趣,由于历史课堂所讲述的理论性知识过多,加之枯燥的讲授过程,无法提起学生的兴趣,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抓住他们的心理所需,提高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
在学到《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出一个关于殖民地人民现实生活状况的例子,让学生们针对此话题,展开讨论和互动。比如殖民地人民常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缺衣少食,医疗水平低下、教育水平低下、生活质量低下,甚至有些百姓流离失所,饿死街头,这些现实状况的存在才会激起人民的反抗情绪,与殖民者展开斗争,不过,殖民地人民属于弱势群体,大多数的反抗斗争都以失败告终。通过这些描述,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殖民者为什么要大肆侵略,为什么要占有他国领土。针对这一问题,学生们展开课堂互动,教师将学生不同的心声和答案记录在黑板或者笔记上面,逐一的对这些反馈信息进行解答,解开学生们的心中之谜。
如果仅仅通过机械式的灌输,不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降低了课堂教学质量。学生们在互动过程中,不仅增进了同学间的情感交流,而且还大大提高了学生们的兴趣,哪怕是平时不爱说话的学生,也会被这样拓展性的话题所吸引,而参与到互动中来,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1.2 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精神所需。教育改革打破了过去以教师为课堂主体的局面,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坚力量,而互动式教学正是在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将课堂主体转移到学生身上,使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动性充分展现出来[2]。
在课堂的互动环节,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一种默契协作的关系,平时,有的学生见到教师就躲的远远的,生怕与其接触,久而久之就使师生间的距离拉远,情感弱化,这对教师的课堂教学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极为不利。通过课堂互动,教师走进学生中间,一个微笑、一个善意的眼神、一句和蔼的话语都能够使学生对教师的印象发生转变,打消了畏惧心理,而学生从心理与精神上同时得到一种慰藉与肯定,进而让他们爱上学习、爱上历史。
2.如何强化互动式教学效果
互动式教学可以分为三个步骤融入初中历史课堂,其一是教师的正确引导;其二是学生积极参与;其三是集中问题的解决,通过“三步走”不仅可以将历史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还能够解决历史知识延伸其他学科的问题,可谓一举两得。
2.1 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养,夯实历史知识根基。教师做为传授知识的一线工作者,必须具备正直的品格、丰富的知识底蕴以及儒雅的学者风范。做为历史教师不仅在充分掌握教材内容外,还要兼顾一些其他学科的基础知识,对历史事件予以正确定位、对历史人物予以正确点评、对历史文化予以正确诠解,不能将学生引入历史知识的误区当中,而失去了教学的意义。
基于此,学校应定期举办一些培训学习,以学科的专业知识为主,以思想价值观、正确精神导向为辅,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高标准、严要求,使其适应历史学科岗位,将历史知识中的正能量传递给学生。
2.2 结合教材内容,适时引入互动式教学。教师在历史课堂应注重结合教材内容,展开互动式教学,不得脱离实际、脱离教材,而凭空想象互动内容[3]。
在学习到《古代亚非文明》时,教师就很容易错用互动话题,而把学生引入误区。比如将现代文明、欧洲文明做为互动话题,让学生们展开交流讨论,但讨论的结果暂且不谈,针对其出发点就是一个错误的导向,即使将现代文明、欧洲文明说的天花乱坠,也对本单元知识点毫无帮助,因此,正确的引入互动话题至关重要。
在学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一课时,教师就可以根据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别为话题,引入课堂互动教学中,学生们通过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了解,从而上升为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解读,这种依据教材内容展开的知识点延伸互动,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大有帮助。
2.3 优化互动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好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科知识点快速渗透到学生的脑海之中,由于初中生的理性思维相对成熟,对学科知识的学习也采取各种适宜的方法,但是,没有课堂氛围做为铺垫,学生们的方法就会失去实际意义。同样的,教师在采取课堂互动教学时,也应适当的创新和优化互动模式,不能一味的以讨论及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4]。
比如,在课堂互动前,教师可以针对本堂课的内容进行精简的讲述,而引出一个热点话题,然后将全班的学生分为三到五组,并在每个组当中选出一个组长,做为话题的引入者,再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做好小组内的分工,而具体分工由小组负责,由谁来搜集相关资料、由谁来做最后的讲解、由谁负责讨论的记录、由谁做为与其他组成员之间辨论的代表等,通过这种细化的分工,可以提升小组长的优越感和自信心。此外,在互动环节结束前,教师分别进行小组间的成果展示和相互比拼,把课堂互动变成一场激烈的竞赛,增加学生们的竞争意识。通过采取这种互动方式,历史课堂也变成了欢乐的海洋,而在笑声当中,每个学生都学到了历史知识,教师的教学压力也相对减轻。
2.4 课堂互动与现实生活的有机结合。一切知识均来自生活,历史学科虽然讲述的过去的人物和事件,不过,它们对现代文明与生活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因此,教师在开展课堂互动时,应与现实生活完美的结合起来[5]。
在讲到《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教师可以把学生互动的话题引入到现实生活中来,比如在经历了世界大战之后,所有参战国与被侵略的国家人民生活的状况如何,在将其引入到现实生活中来。现在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很多学生都是家里的独苗,从小就娇生惯养,甚至出生的时候,嘴里就含着金元宝,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出门坐轿车,通过这些,学生们可以试着想一想,在战争过后,世界各地的人民群众都过着苦不堪言的生活。以这个话题做为切入点,在学生中间展开互动,并将热爱和平、向往和平做为互动主题,教育学生们,要想过上好的生活,必须远离战争。在课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们体验现实生活中美好,感受现代社会的安宁与祥和,远离战争,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
结束语
综上,将互动式教学方法融入到初中历史课堂,不但可以有效调动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而且通过互动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以最大限度开发,进而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新课改实施的方向就是要培养全能型的学生、综合能力强的学生,相信初中历史课堂的互动教学方法,一定能实现新课改的改革目标,使学生在个人素养、知识文化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