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案例《一颗纽扣》
2019-11-27李小宇
李小宇
(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煎茶幼儿园,四川 成都 610221)
在学扣纽扣生活指导活动中,一个善于观察的孩子对我说:“老师,我的扣子是小的!”,其他孩子也纷纷告诉我:“我的扣子和她的不一样”、“我的扣子也是小小的”……我注意到孩子们对形状各异、大小不同的纽扣很感兴趣,而这当中恰好又蕴含着3-4岁幼儿在数学认知方面的教育目标——“注意事物的形状特征,尝试用表示形状的词来描述事物”,“能感知和区分物体的大小、多少等方面的特点,并能用相应的词表示。”我便以绘本故事《一颗纽扣》为载体,设计了这节数学课。该活动旨在让孩子在生动有趣的故事与操作中,感知物体的形状、大小、数量的不同,培养其仔细观察、认真比较、大胆操作的好习惯,体验数学的好玩和有趣!
活动目标:
1.尝试按纽扣的特征(颜色、形状、大小、纽扣上的扣眼数量等)进行配对
2.乐意帮助别人,知道捡到的东西要归还主人。
3.学会礼貌用语。
活动准备:一颗纽扣PPT、塑封的动物衣服图片等。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PPT1:今天李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个故事,叫《一颗纽扣》。小朋友身上有纽扣吗?
二、观看PPT
PPT2:天气真好,一只小老鼠出来散步,走着走着,前面滚来了一颗纽扣。(提问:这是一颗怎样的纽扣?谁能完整的说说看?)
小结:这是一颗白色的、圆圆的、有四个洞眼的纽扣,这颗纽扣是谁的呢?丢纽扣的朋友一定很着急,小老鼠决定去问问它的朋友们。
PPT3:它先找到了小狗,“小狗你好,我捡到了一颗纽扣,是你丢的吗?。(提问:这颗纽扣是小狗的吗?从哪里看出来?)
小结:小狗的纽扣是黄色的,小老鼠捡到的纽扣是白色的,所以不是小狗的纽扣。
PPT4:小老鼠又:找到了小兔,“小兔你好,我捡到一颗纽扣,是你丢的吗?”(提问:猜猜小兔怎样说?)
小结:小兔用放大镜仔细瞧了瞧,摇摇头说:“我的纽扣是三角形的”。
PPT5:告别了两位朋友,小老鼠继续往前走,这次它遇到了小刺猬。(提问:它会怎样问呢?谁来学学看?如果你是小刺猬会怎么回答呢?)
小结:小刺猬的纽扣上有六个洞眼,所以不是小刺猬的纽扣。
PPT6:看这次小老鼠遇到了谁?(大象和小虫)小老鼠说:“大象、蟋蟀你们好,我捡到一颗纽扣,是你们丢的吗?”(提问:你觉得纽扣可能是它们丢的吗?为什么?)
小结:大象和蟋蟀看了看自己的纽扣,都摇摇头,“这不是我们的纽扣”。
PPT7:小老鼠问过了所有的朋友,可还是没找到纽扣的主人。小老鼠只好拿着纽扣回家了,妈妈给它做了好吃的点心。小老鼠一抬头,突然发现:咦?妈妈的衣服上怎么少了一块纽扣。(提问:小老鼠是怎么问的?我们一学学它的话。)
小结:妈妈说,“你把纽扣放上来,试试看对不对”。PPT8:“小宝贝,谢谢你!你真是个爱动脑筋又会帮助别人的好孩子。”说完妈妈还在小老鼠的头上亲了又亲。
三、幼儿操作
播放PPT9:
1.师:故事结束了,可故事里的动物还没有找到自己的纽扣,愿意帮助它们吗?
2.集体操作
师:桌上有许多的纽扣,你们每人都去捡一颗,看看自己拿到的是什么样的纽扣,和旁边的朋友说一说,然后每人找一张图片,帮动物把纽扣装上去。
3.验证讲评
师:你们拿到的是一颗什么样的纽扣?你们把纽扣送给了谁?我们一起看看对不对?
活动反思:
1.通过ppt,幼儿对活动非常感兴趣,积极参与,在有趣的故事中轻松愉快地认识了颜色、形状、大小、数量等数的知识。仔细观察理解故事内容,并用简单的语言讲述。在活动的导入部分就渗透了主要内容,开始用谜图片的形式导入,其中更是加重“一颗纽扣”这个词,让幼儿即能根据图片主要特征进行理解,又能加深幼儿的印象,之后又引导幼儿说出故事“一颗纽扣”的名称,有说漏的老师进行补充,最后请幼儿根据自己的记忆说出所有名称。
2.通过故事对话,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在活动时间的把握上面,给幼儿充足的时间和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但因活动时间没有把握好,最后结束部分很匆忙。
3.幼儿操作时,摆放的图片位置欠妥,应夹在活动室周围。幼儿操作活动,在活动时间的把握上面,一定要给幼儿充足的时间进行操作活动,让幼儿更好的感受其中了。但因时间的限制,个别幼儿无法完成自己的作品,老师应该在幼儿操作时加强对他们的指导,在最后的总结评价环节给予他们跟多的鼓励,在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多鼓励幼儿自己讲述自己的作品,给予有创意的幼儿,模仿得较好的幼儿适当的肯定与赞扬,尊重幼儿的个别差异。
4.教师主控性太强,在讲故事环节可以多让幼儿讲出小老鼠的语言或回答。
5.活动准备比较充分,但是幼儿操作材料提供方面,可以精致、准确一点。
6.在活动过程方面,教师能比较熟练的引出下一环节的内容,教师提问的语言需要积累经验,提高。活动运用了故事讲述的方式进行了活动,教师提问贯穿了整个活动,幼儿能准确的回答出教师想要的回答,能积极回答问题。但个别幼儿的积极性不高,不爱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