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时“糊涂”,演绎学生精彩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把握时机教学
2019-11-27刘莉
刘 莉
(重庆市江北区港城小学,重庆 江北 400025)
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记得小学语文课堂中有一篇《自己去吧》,教孩子们学会独立,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同理,在数学课堂中,当孩子有能力自己“摘桃”时,我们应该让他们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培养其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教学北师大教材第八册,小数乘法中学习“小数乘以小数”部分,学生在做一道练习题1.1×0.4,引起了争议:
当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写出答案1.1×0.4=0.44时,一位女同学举手了。
“老师,这道题你出错了吧?”
“恩?”师有些奇怪,“为什么?”
其他学生也一脸不懈,有的小声嘀咕“没错啊!是这么算的啊。”
“积怎么会变得这么小了?”困惑的小脸。
她这么一说,教室里顿时像平静的湖面里丢了一颗小石头,小水珠四处乱溅 “对啊,怎么越乘越小了?”“好像是不对。”其他学生开始小声议论,“可是,是应该这么算啊!”“好像没算错。”……
“是啊,怎么会这样呢?怎么会越乘越小呢?”面对学生在在学习新知识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的,有能力自己解决的认知冲突,教师并没有直接回答,反手乒乓一挡,微笑着又把问题推给了学生。
教师里一下子安静下来,学生们疑惑地望着老师。老师摆摆手,也故意一脸迷惑地望着学生。“这道题的计算方法没有错吗?”师问。
“没错!”学生看了又看之后,肯定地回答。
“那,我们再做几道题目看看。”教师接下来针对性地出了两组题目:
0.3×0.2 3.2×0.3
0.3×1 3.2×1
0.3×1.2 3.2×2.1
计算之后,有的学生一脸“我明白了”的表情,有的迫不及待地和同桌说着什么。
“为什么会越乘越小呢?”教师继续引导。
大部分学生都举起了手,“我发现乘以一个比1小的数,积就会变小。”
最后学生得出结论:一个数乘以一个比1大(小)的数,积比原数大(小)。
如此,在学生碰到认知冲突提出异议时,笔者并未越俎代庖,而是把握时机,将问题又“巧妙”地给了学生,接着引导学生用已知的知识解决自己的问题,疏通症结。教师有意识地“糊涂”,退作指引者,让学生真正体现其主体地位,使其有了自己解决问题的体验;正是教师的往后退一步,才促使学生主动往前走了一大步,放飞思维,收获能力!
二、教师的“兴风作浪”
在教学中,有时教师认真教了,学生不一定懂;学生学懂了,但不一定会做。有时,教师就要故意“兴风作浪”,踩准知识点,设置陷阱,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在学习轴对称图形时,一堂课下来,风平浪静,学生似乎都掌握了。为了促进学生思考,巩固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在练习时,教师安排了这样一个判断题:“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
一位学生回答:“是错的。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教师故意糊涂,反问:“平行四边形对折后,两边完全是一模一样的,为什么它就不是轴对称图形呢?我认为是。”为学生设置一个陷阱。
有的学生立刻点头,同意了教师的观点,有的开始怀疑。
“不对!”一位女同学大胆地起立“轴对称图形是两边完全重合,而不是两边一模一样。所以,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是错误的。”
教学中突出重点与分析难点,是每位教师课堂教学中常常遇到的问题,“一味地讲”会使学生感到厌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这里教师找准时机,假装糊涂,抛出问题,使学生认识到“一模一样”与“完全重合”的区别,加深了学生会学习内容的理解,效果良好。
三、学生的“顿悟”
北师大教材从一年级开始就学习观察物体,每往上一个年级内容更深入一些。到四年级的时候,观察的对象由以前摆放的物体(小正方体、长方体构成的立方体)转化为观察实际生活中的物体(屋子里摆放的物体或者远山近水)
本着陶行知先生“好的教师,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的思想。教师由学生已有知识基础,让学生自己进行课堂学习,并总结这一课所学知识。
学生学习,教师巡视,偶尔有学生举手提问,教师个人指导。
总之,教师把握教学时机,巧妙利用教学情境,“糊涂”一把,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如“春风潜入夜”式的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糊涂”一把,会发现学生比想象中更聪明,让学生放飞思维,更能创造出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