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游戏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2019-11-27付晓华
付晓华
(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太平镇仙潭小学,四川 泸州 646500)
数学游戏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强调教学和游戏的有机结合,通过游戏的趣味性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学生主体地位进一步突出,可以改善传统填鸭式教学法的不足,为学生营造轻松、欢快的学习氛围,与师生之间的距离大大缩短,在享受游戏的乐趣同时,加深数学知识理解和记忆。通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游戏应用分析,可以推动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
一、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中的意义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迎合新课程改革要求,将数学游戏应用其中,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游戏过程中相互竞争,促使学生享受游戏的同时,赋予学习持久动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之间相互竞争,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不仅可以提升想学习效率,还可以有效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1]。与此同时,数学游戏的应用,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布置任务,学生在参与游戏过程中挖掘潜在知识,导入新课,原本复杂的数学知识精简化,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素养。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游戏的应用途径
(一)优化课前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前导入是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关乎到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主要是由于课堂教学初始阶段学生精神状态较为兴奋,注意力难以集中。所以,如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十分重要,而数学游戏可以帮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为后续学习活动开始奠定基础[2]。诸如,在讲解平移和旋转内容时,可以设计拼图游戏,将课前准备好不同形状的硬纸板,然后让学生自行拼出不同的图形,学生可以保持较高的注意力,积极配合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之间距离进一步缩短,加强师生和生生交流,对图形设计有效总结,对于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具有积极作用,为后续教学活动顺利展开奠定基础。
(二)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创设游戏教学情境
小学生由于自身年龄较小,学习更多的是在游戏基础上进行学习,在合理的课前导入基础上,还要注重游戏教学情境的创设,促使学生享受游戏乐趣同时,更加集中注意力学习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设计合理的数学游戏,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诸如,在学习三角形分类内容时,教师可以准备不同的三角形,包括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组织“找朋友”游戏活动来学习三角形分类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勇敢表现自我,积极主动的去归纳不同三角形的特点,逐渐掌握三角形分类方法,更加高效的学习数学知识,保持长久的学习兴趣,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三)完善知识结构,巩固理解和记忆
教师在讲解完数学知识,为了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和记忆,可以布置练习任务帮助学生巩固理解和记忆。以往的题海战术会令学生感到十分枯燥、乏味,难以保持持久的注意力,甚至逐渐忘掉所学的新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发挥自身引导作用,通过游戏活动来帮助学生复习所学知识[3]。诸如,引导学生一起参与“骰子游戏”,学生两人一组,互相抛骰子,抛到几就走几步,看最终谁会获胜。这样在游戏过程中,学生逐渐看到对应形象就是几点,有效培养学生的数感。如果是学习“数的分成”中,可以组织套圈比赛,包括套中和没套中两部分,在竞争中保持学习积极性,加深抽象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此外,在课后总结和归纳中,同样可以运用数学游戏进行,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进行互动,小组成员表达自己认为的教学重点,然后小组总结和归纳,最后在全班同学面前分享。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知识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营造轻松的学习分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后续长久学习奠定基础。
结论: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数学游戏,是顺应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可以有效改善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便于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这样不仅可以享受游戏乐趣,还可以学习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