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少儿美术学习的恒久兴趣
2019-11-27肖玲琳
肖玲琳
(四川省广汉市光华双语学校,四川 德阳 618300)
任何学习,兴趣都是强劲的内驱力。少儿美术学习,兴趣尤其不能缺失。有兴趣,不用老师循循善诱,学生就会兴味盎然、乐此不疲;没兴趣,任随老师苦口婆心,学生仍然味同嚼腊、苦恼不已。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引自《中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
一、兴趣取向,了解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认知特征
学生是教育主体,教学中,老师要让学生保持持久注意力,就必须对学生不同年龄段的特征及认知习惯有较全面的把握。“备学生”也就是教师课前必须做足的功课。小学低段不同于高段,低段孩子偏爱童话、神话类故事;高段孩子则喜欢惊险、神秘及恶作剧。如果将低段童话引入高段课堂,学生会觉得“小儿科”、“幼稚”;反之,低段孩子对于“神秘事物”也茫然不知。
二、人格魅力,教师充分展示自我的武器
要让学生喜欢美术课,首先就要让学生喜欢上这位老师。温和亲切的言语、大方得体的举止、高雅优美的装扮、激情饱满的教学都是吸引学生的有力武器。
其次,需要构建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充分体验平等、自由、尊严、理解、信任、宽容、友情,并引导、激励、鼓舞、于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与人生态度。老师只有将自己与学生放在相同的位置,平等对话,他们才会向你敞开心扉,述说心中那一个个充满稚趣的童话,发自内心地亲近老师并对美术产生强烈的兴趣。
再次,老师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扎实的专业技能也是吸引学生的有力法宝。当一名教师在讲台上游刃有余地展示着自己过硬的基本功时,孩子们早已为你的才华所折服,无意中他们已然成为你小小的粉丝。当孩子们眨着大眼认真地对我说长大了要当和我一样的美术老师时,我的心里满是感动,为学生,更为自己。
三、教学手段,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少儿美术教学是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渗透于教学之中的,传统的教学讲授模式只会让孩子们感觉枯燥而失去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尽可能丰富地调动各种教学手段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低段孩子易对新鲜事物产生强烈好奇心,新课导入时,我常会用一些趣味性强的教学方式,“魔术”、“谜语”、“讲故事”、“游戏”、“视频”、“表演”等等都不失为好的方法;教学中间环节中又常设法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去进行体验,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全方位上阵,“玩中学,学中玩”,孩子们乐在其中,对事物的感觉也就相对到位了。如一年级《好吃的水果》一课,我先是用几则谜语导入新课,学生顿时来了兴趣,同时也集中了注意力。接下来,通过让他们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甚至尝一尝的方式,加大加深了他们对水果的印象,不仅开心地学到了知识,也为后期创作作好了准备。
四、因人施教,放大孩子的闪光点
少儿美术教育并非要将每个孩子培养成未来的艺术家,而是培养其整体素质,促进其个性的全面发展和创造力的提高。学习中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是肯定存在的,有的孩子在学习中整体感觉不错,有的则相对弱一些,但是每个孩子都有其自身的闪光点,这就需要老师做个有心人仔细去观察、分析每个孩子。有的孩子用笔大胆,颇有豪放之气;有的色彩感觉很好,充满童趣;有的造型生动,想象力丰富;有的画面细腻,一丝不苟。对于孩子作品我们不能以成人观点去评品优劣,不论孩子的作品有多少不足,只要抓住一点长处并将之放大,适时表扬,充分鼓励,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孩子们就会获得一种被肯定的愉悦,继而更能保持对美术学科的浓厚兴趣。
五、尊重孩子,注意教学活动后的每个细节
教学活动一结束,孩子们之前种种兴趣持久表现的结果就诞生了一幅幅五彩缤纷、充满童趣和想像力的作品,这时孩子们都希望得到老师的最后肯定与鼓励。在这一环节中老师一定要尊重孩子,从他们的感受出发注意每个细节,设身处地为他们考虑。
再有一个细节就是学生迫不及待地交作业时老师的态度。记得一次我刚上完课带着疲惫回到办公室,对面教室的一名孩子就小鸟般飞到我窗边来交画。当我看到他的画缺少背景,色彩也很平淡时,就不耐烦地告诉他还需要再添背景与强调色彩,说完,我就看到一双亮晶晶的眼睛顿时灰暗了下去,然后他转身慢慢回到了教室。这时看着他小小的背影,我心里很是内疚:为什么我就不能耐心一点呢!我竟然无意中伤害了一个积极的孩子,也许还摧毁了他建立起的对美术的极大兴趣。可是,悔之晚矣!果然,后来交作业他就不再如以前那般积极了。为了弥补,在后来的美术课中,我特别关注他,一发现他作品中给我的惊喜,我就忙不迭地表扬鼓励,终于,那颗快乐的童心又被我拾回来了!吃一堑,长一智,对于后来积极交作业的孩子我是再也不敢“怠慢”了!
除了上述的几点外,对于美术学科的兴趣培养与保持,其实在教学的前前后后还有很多需要老师注意和留心的。比如让教学与生活相联系,学生才有真情实感;让学生走出教室,感受大自然,他们也才能有真切感悟……但是不论何种形式,最终还是要求老师做个有心人。我们的教学只有始终让学生有一种期待,有一种无法抗拒的吸引,我们才能实现美术教育所负担的教学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