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探微
2019-11-27陈贤英
陈贤英
(贵州省福泉市第三小学 贵州 福泉 550599)
1.考虑个体差异,进行合理分组
一个班级的学生之中存在身心发展的个体差异,对学生进行分组学习的时候应该尽量采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因此教师在组建学习小组的时候首先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一个充分的了解。一个小组内的学生要有成绩较好的学生,也有成绩较差的学生,这样一来,在进行合作学习的时候,基础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对基础水平较低的学习进行帮助,从而更好地发挥学习中的优势互补作用。在合作学习中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学习的成功只是成功的一部分,还有对所在小组的同学负责,大家协调一致,相互帮助,共同走向进步。对一个小组内的合作学习分工可以进行经常的轮换,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不同的角色美丽,从而获得不同的成功感受。
2.激发合作兴趣,树立合作意识
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才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因此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充满热情地参加小组合作学习,为了提高学生参加小组合作学习的兴趣,可以在学习中引入游戏、竞赛等形式,激起学生的求胜欲望,这样的组间竞争会促进更好的组内合作。对此,教师要对课文的知识点结构体系进行巧妙的构思,使整个学习过程变成一个充满乐趣的过程。
学生是否具有合作意识可以对合作学习的程度产生直接的影响。而对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并不是靠简单的说教和理论灌输,而是要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合作的优势,在与同伴互动的过程中学会合作的方法,提高合作意识。在合作学习活动中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合作阅读、对知识的讨论、对练习的交流最终使自己得到知识上的增长、能力上的提高和态度方面的转变。
3.小组合作学习既要重形式又要重内容
任何教学组织形式都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小组合作学习也不能只重形式,而忽视了教学内容方面的学习。教师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要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小组合作学习要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与人合作的技能,还要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过程中要引导小组成员建立一种平等、互助的合作关系,使每个小组成员对小组的学习任务建立一种责任感,以保证小组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
小组合作学习虽然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但它并不是万能的,教师在运用的时候要恰当选择学习的内容。对于一些学生通过个人独立思考和阅读课文就能解决的问题。可以采取个人独立自学或开展传统的全班教学即可。而开展合作学习必须选择那些具有一定挑战性、开放性、探究性的问题,学生个体解决有一定困难,这样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比个体学习更有效率,更有质量。如在讲授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小鹿的玫瑰花》一文时,教师可组织学生就“小鹿的玫瑰花有没有白栽”这一问题展开小组讨论,通过这个问题的讨论,使学生在认知上产生矛盾和冲突,最后全班进行交流,形成统一意见。这样,既突破重点,又解决了难点,而且提高了合作质量。
4.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指导、组织和激励
没有教师的组织、引导、参与和促进,就很难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初始阶段要让学生做好小组学习的准备,并指导他们进行分组,指导学生应该如何开展交流,指导学生如何汇报小组研究成果等;在小组讨论中教师要深入每一个小组,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适时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在学生遇到讨论的难点无法进行解时,教师要适时加以引导以促进学生开阔思路,深入思考;在学生进行小组学习结果汇报后,教师要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和结果适时、适当地给予评价和奖赏,不但要评价小组整体,还要注意对小组个体成员进行评价。教师的鼓励和表扬,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总之,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加有效、有序地进行下去。
5.明确的角色分工,形成积极的角色相互依赖
语文合作学习中,若无明确的角色分工会使合作效率低下,无法达到合作学习的目标。所以为了更好地完成小组任务,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各小组应明确角色分工。首先要合理组建讨论小组,成员的构成要考虑学生学习成绩好、中、差的搭配,又要考虑他们原有的性格、感情等非智力因素,创造有效学习的组织基础。其次,小组成员要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由谁负责记录,由谁任组长,由谁担任报告员等都要有明确的分工,而且要实行轮换制,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小组讨论中。这样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实践,人人都有一定的合作能力,在组织形式上保证了全体学生参与合作的可能性,提高了合作的参与度与合作效率。
总之,有效的合作学习不是轻易就能达成,这需要教师对合作团体的组成精心安排;对合作团体的活动精心组织;对小组成员的合作习惯精心培养;对合作活动的时机精心把握;对合作中的多种因素精心处理。笔者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实践、去反思、去提升,就一定能让我们的小组合作学习越来越有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