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
2019-11-27阿热阿依马欧亚
阿热阿依·马欧亚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市阿苇滩镇寄宿制学校 新疆 阿勒泰 836500)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创新源之“好奇”与“质疑”。课堂上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激发思维,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因此,教师要注意尤其语文教师更应注意课堂提问的艺术。问题设计要讲究发问方式,提问角度,使问题提的巧,发人深思,激发情趣。
1.探索遣词炼字的奥妙,激发情趣
如教《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战士蹲防空洞吃雪一段时,若教师随便发问:这体现了什么精神?那是非常空洞、呆板、令学生乏味的。如果教师能抓住三笑”做文章,让学生思考:“笑了笑”、“笑起来”、“笑着”三者可以调换吗?各表达了什么感情?这就具体多了,细微且有趣味,学生的思维会一下子活跃起来:“笑了笑”表现了志愿军战士态度谦逊和蔼、胸怀宽广美丽和“苦了我一个,幸福千万人”的思想;“笑起来”表示志愿军战士对祖国的思念是刻骨铭心的;“笑着”表现了不计报酬、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且,学生还可从“三笑”不可调换的语言事实中认识到何谓用词准确的道理。
2.教学过程应科学化
语文教学过程是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掌握教学重点内容的过程,是实现教学目标、落实教学内容、形成语文素养的过程,是学生收效最大化的过程。目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片面追求教学“艺术”和堆砌滥用教学手段等现象,已造成课堂教学层次混乱。比如有一节高年级语文预习课。教师为了教学生识字,使用卡片、幻灯、小组对读等形式,就学七八个生字花了十几分钟,占了1/4节课时间。大量事实证明:复杂、繁琐的教学过程会破坏学生思维的连续性,学生不仅不能进行持续、深入思考,而且容易出现走神、开小差等不遵守课堂纪律的现象,长期以往还会形成厌学情绪和浮躁性格。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要大力做到科学合理,在搭好课文教学最基本的框架(教学重难点的解决)后再安排其他的教学内容。这样做,不仅有助于教师把握教学的层次性目标,使课堂教学更有条理,也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让学生拥有更多时间去朗读、去感悟、去思考、去体验。具体到一篇课文的教学,可以突出以下几个教学环节:初读感知→精读理解→熟读迁移。初读感知,即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对课文内容获得一个初步了解,找到学生因阅读障碍而生成的学习目标;精读理解,是指教师在学生对课文有了全面把握和整体认识后,帮助学生体味、领悟课文的重、难点,解决预设本节课和生成的重难点目标;熟读迁移,则是指教师主要通过对范文语言的迁移运用,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逐步形成对语言文字的悟性,达到“双基”落实、语文素养递进形成的目的。
3.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运用各种形式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认识内化成行为的具体表现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主动参与,即主体参与认识的行为实践不是被强制的、勉强的、被动的,而是自觉的、积极的、主动的。如果学生主动性越明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越大,越表明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因此,我们应创设情景给学生以主动施展才能的平台,促成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所以,我们教师应该精心组织学生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
3.1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勤思多问。“学以思为贵”。爱因斯坦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牛顿说:“如果说我对世界有些微贡献的话,那不是由于别的,而只是由于我的辛勤耐久的思索所致。”可以说,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善于思索,都有好思的习惯。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一定要注意多启发,多反问,不要包办代替,要鼓励他们想问题、提问题、钻研问题。现在有些学生不但手懒,脑子也懒,有一点难题就想问,总想依赖别人。学生一看题目较难尚未好好琢磨就去问老师,这时候如果老师鼓鼓劲,学生仔细一分析,可能就想出来了。如果鼓劲还不行,老师可以给学生指思路。要根据学生所提的问题教给学生思维方法。
3.2 提倡学生合作学习,取长补短。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新问题需要解决,当学生独立思考后还是解决不了,是知难而退,是指望老师讲解,还是有意识地寻找伙伴,共同合作解决,这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合作学习的时机是很多的,可以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展开“合作学习”。不少新知识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后,大部分能解决问题,只要让学生同桌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教师稍加点拨即可,节约大量时间,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发展。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也有很多,如教师的因素,学生的因素,教材的因素,以及课堂环境的因素等等,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